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有众多的同外艺术机构进驻香港,瞄准的是整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巨大潜力市场,其实香港画廊业一直以来不是很发达,香港的也内人士并不是太习惯逛画廊,而是更加习惯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画展,这些“外来”的画廊来到这里,可能还是要面临香港本地专业人士的一些质疑,而香港究竟是一个将来的“亚洲艺术中心”还是一个“大卖场”呢?香港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余元康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从香港本土的收藏文化讲到外来画廊的进港策略,再到艺术家的际遇与机遇,给出了他的答案。
香港是最合适的跳板
国际和内地画廊现在来香港发展,目的不仅仅是香港,他们看到的是亚洲和中国的市场,这些画廊请来的员工不仅会讲英文,而且会讲普通话,并且聘请员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会讲普通话,说到这个大家也就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当然中国台湾、新加坡他们很多也会讲普通话。北京的一些画廊特别是当代艺术领域的画廊也想通过香港这个平台将画廊的艺术家介绍给外国人,他们聚焦的不是香港人。因为要和老外打交道,所以他们的员工也一定会英文,这样的情况是很明显的,这些画廊跟香港的艺术没有关系。我前天去了东站,在那里展闫博的,我去了偏锋,在展俸正杰的,唐人也在展他们自己原有的艺术家,基本上就是把国内那些特别是北京的好卖的东西在这里做一个陈列,作为一个窗口,也就是这样。如果说推动香港艺术市场什么的,这些就说远了,他们是在做生意,不关推动艺术市场的事。
外来画廊来香港,我想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开幕酒会不知道到哪里去请人来,人生路不熟的,就如香港画家到北京办画展,根本不知道请束发给谁,开幕式都不知道请谁来。有时候真的有香港画家问我到底怎么做开幕酒会,他没有办法发请柬,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这些画廊很坚持,继续做,一点一点地积累,就会不断地多一个客户,一个朋友。画廊不是说一开就会怎么样,需要投入和坚持,要看画廊本身的资金、人力等,还有他的心态怎么样。
用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他有用心在香港这块土地上成长,还是很有可为的。东站、偏锋、唐人他们的画廊是在哪里呢?是在ART ONE一楼的商场,那个上面就是苏富比拍卖的地方,佳士得拍卖也在那个上面,国际艺术博览会也是在那个上面。那一天我和他们闲聊,他们说5月这段时间生意好多了,很多人来来往往。其实香港的画廊业一直以来也不是很发达,我们平时也不习惯逛画廊,我们看画展多习惯到博物馆、美术馆去,我觉得他们如果想在香港站住脚,还是要和这些美术馆机构的联系要密切一点,而不把自己当做是外来的画廊,我想这会比较好一些。还是要融入香港这边,要有这种意识。
很多画廊来香港的主要目的是市场,因为现在国际市场基本上是以中国内地市场和亚洲市场为主,香港只不过是一个跳板,香港的好处就是比较自由,很适合他们在这里成长。你看苏富比、佳士得这几家,他们卖的东西和这些画廊卖的东西一样,都是市场上的那些东西。香港有几家本土的画廊,一般规模比较小,他们还是默默无闻地推动香港本土画家,香港本土的艺术培训、艺术环境、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各方面支持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古轩、白立方这些西方的画廊,他们在香港的活动很低调,很神秘,基本没有什么活动,香港大部分人可以说都不知道有这回事,香港的藏家也没有人去,不像LV手袋开店大家都知道。最近开了一家画廊叫艺术门,很是热闹,老板林明珠是香港富豪林百欣的女儿,她当年在上海衡山路搞地产项目衡山路二十一号,画廊开幕刚好撞正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酒会,是晚上6点半开幕式,那天正巧有很多展览开幕,撞在一起了。有人就说画廊开幕式跟艺术家无关,都是邀请的富太太、富小姐,要人、名流去的,所以画家也觉得很不习惯那种场合,也没有什么衣服穿,就不去了。
这些画廊走的是富豪路线,也必须是那样。好像蒙克的《呐喊》,佳士得在香港也是向刘栾雄这样的超级富豪招商,这些作品一般人也买不起。
外来的西方画廊—般有比较长远的打算,把香港作为亚洲的一个重镇,不是东京也不是中国内地,而是放在香港,因为东京背后没有什么依靠,中国内地有税的问题,而且内地对他们来说太神秘了,而香港正好,又能北靠内地,西方各国的外国人也比较集中,在各方面都有自己人。很多国际大企业第一步就是先来香港。香港以前是殖民地,现今是国际大都会,对他们比较合适的,所以他们在香港的投资都较大,挑的都是最好的地点,像高古轩也是选中环最好的地方毕打行,他们不是来卖小菜的,一个多亿的赫斯特也不容易卖,他们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包括这次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主推的都是西方各国的画家,偶然见到一两张赵无极、朱德群,就特高兴,很惊艳,当然这些西方艺术家的水平都非常高,我很推崇大家去看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有趣的是博览会上也有一些毕加索、莫奈,听一些从纽约、伦敦回来的美术学生说:“old!这些都是过时了”,老东西不好看了。
垄断企业的艺术情怀
如果说到国际和内地画廊来香港遇到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讲讲香港收藏家的情况,香港有很多的收藏家,不过他们都很低调,也不会出席什么公开场合剪彩什么的。如果画廊开幕你请一个收藏家去剪彩可能就找不到,这和香港人本身的性格有关,他们很多人也是在国外接受教育,例如一些建筑师、会计师、医生等,他们在收藏界都很有地位,他们收藏很多东西,但是如想邀请他们剪彩,他们是不去的,这是香港文化很特别的一个情况。
另外香港也很少会有一些大企业来赞助艺术活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几个藏家聊天说起:香港社会的结构在上世纪70年代有很多中小企业,很兴旺,带动香港经济飞跃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所改变,香港出现了一些垄断企业,特别是地产垄断,就那几家,制衣业也是那几家,制造业基本上都在中国内地、越南、柬埔寨这些地方,香港只不是一个“写字楼”,所以他们不需要在香港搞艺术赞助等做文化形象。可中国内地有一些人和有一些企业却希望赞助一些艺术活动,建立一个文化的形象。香港的垄断企业已经不需要了,他们已经超级庞大。他们做一个项目就有1000亿!那艺术品是多少呢?中国艺术品行业最高峰的时候一整年的收益也大概就是这个数目。所以他们根本看不上文化产业,如要他们成立一个部门来搞一搞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小意思了,所以他们没有兴趣!因为香港的社会结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就很少有什么企业来赞助艺术。 有“福气”的艺术家
香港艺术发展怎么样呢?香港的艺术家又是怎么样?说真的香港的艺术家也真是很困难。因为如果我们讲中国的F4:岳敏君、方力钩、张晓刚、王广义,他们的作品都是很贴切很深刻地反映中国社会的整个状况,我觉得他们的视点很高、视野很宽,所以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对于香港艺术家来说,没有这样的土壤,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岛,当然香港有它的特色,特色就是~个商业社会,高度发展和高度垄断的商业社会,那你怎样去表现呢?艺术家根本不能切身体验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成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穷艺术家,你怎么牛都是一个小艺术家,他的基因没有那样的情怀,所以不能表达出这种情况。
在这种结构里面艺术家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位置上?只能是望洋兴叹这种角色,要么是自怜自艾,要么是抱怨愤恨,局外人。香港也没有什么真正会饿死的穷人,要很煽情地表现贫穷都很难,当然不可能出现像《父亲》那样的作品,也不会出现像蔡国强那样的爆烈作品,真是纠结呀!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所以像这样能把握时代脉搏的艺术家不是手头功夫的问题、还是你的视野高度思维宏观、你的情怀的问题,这个就不是“艺术学”可以解决的,可能艺术家要学政治学、经济学?所以现在香港艺术家纵使手头功夫很好,也有一些小的想法、小的手头功夫,但没有大气磅礴的气质,也是有原因的。香港这个环境就是培养这样的艺术家,你看现在包括广州深圳也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香港的艺术家很少去拍卖行,我曾经在一个开幕式上讲过“香港是福地”,一直以来很多大艺术家曾经在香港居住过,林风眠是在香港去世的,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在香港居住过,徐悲鸿、吴作人、靳尚谊、詹建俊等都来过香港。如果我是在安徽或者贵州什么其他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好机会;这里每年的拍卖成交额都有几十亿上百亿,这些作品都会免费展览,这对于香港的艺术家来说是很好的机会。香港真是一个非常好地方。
但后来我也了解过,香港的艺术家生活压力很大,家庭、住房等,他们不能像“北漂”一样一走了之,也不可能像圆明园画派那样自由潇洒,我在香港的很多画家朋友,常说“我不怕吃苦”,我说“你们的吃苦不叫吃苦,如果让你去内地某个乡村里去生活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苦,如果你去北京‘北漂’可能连房子都没有住,那才叫吃苦,你会撑不下去”。当然并不是所有成功的人必须有吃苦的不一样经历,但如果我们有不一样的经历,所创作的艺术才会打动人。最近从北京巡展到香港的怀斯的展览,在艺术界影响很大,听到很多人在看展览时,那种由衷的欣赏,说话的那种兴奋,我觉得是很难得的真诚,这不是钱能买到的,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所以香港的画家还是挺诚实的,而且人品很好,很不错的。
香港艺术发展自晚清的外销画,到李铁夫、余本、李秉、陈福善等,这些早期油画和艺术家很不错的,国画受到“岭南派”影响,出了杨善深、赵少昂这些大师,还有丁衍庸、吕寿琨、王无邪,上世纪60年代的新水墨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的刘国松、张义、文楼这些台湾师大毕业的来到香港,对香港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在他们都是属于香港国宝级人物了。从内地来香港的很多艺术家被推出来的就比较少,所以很多内地艺术家都说香港政府不重视他们,当时的香港政府的艺术班底确实大多数都是外国留学回来的,不承认中国内地文凭,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之前提到的刘国松、张义、文楼都是台湾毕业的,香港唯一的艺术院系中文大学艺术系都是由他们主教,另外还有两家教美术的师范学院,主教老师基本是香港本土培养的,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内地的艺术家越来越多,香港政府也每两年组织一次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得奖的很多是从内地来的艺术家,他们的水平都很高,也慢慢得到了香港政府的重视,但还未能在香港政府担任职务,可能是英文不过关?所以造成了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分站两边的局面。
反观中国内地政府对艺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是不是很大呢?其实也不大!很多出名的艺术家也是“在野党”,就是我们说的体制外,因为体制外,艺术家他们才有活力和动力,不能总是指望政府给予艺术家多少。香港政府这几年给了一些房子,把一些老旧工厂改为艺术家工作室,政府也都非常努力地在推动,希望培养一些大师,政府能这样做很好,但是大师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扬州八怪”就不是政府给钱搞出来的,李铁夫、陈福善也不是政府给钱搞出来的,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政府的资金支持能够越来越多。
今年有很多艺术家已经开始在比了,说内地政府现在的资金支持都非常大手笔,艺术家做一个展览都给很多钱。但是我就跟他们说不能这么去想,政府为什么会给这么多的支持给这些艺术家?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做得很好嘛,他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以政府都愿意给他们支持!如果你做得不好,政府不可能支持你的呀!所以,不是先给钱才能做好,而是先做好了,不仅仅是政府,很多私人机构都会给艺术家资金支持。
现在香港正在筹划西九龙艺术区,大家都很关心香港艺术家能分到多少,但我觉得与其关心这个倒不如先做好自己的艺术,如果自己搞得像蔡国强一样有分量,那自然水到渠成,反之再大的空间也不会有你份。在香港做艺术是困难重重的,中小企业不会支持你,因为中小企业本身也没有了,大集团也不会支持你,真的全靠要自己打拼,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己求生存,当然我们对政府有~定的期望,它怎么做我们都觉得不够,但是政府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了,很努力了。我觉得0K了。年初的时候北京市政府宣布投入100个亿发展文化产业,香港的画家都流口水了。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以前有没有听过内地的画家对政府意见很大?不只是意见很大,还被压迫、被打击,不然不会出现岳敏君这种调侃傻笑,方力钧的玩世不恭,也不会有刘炜的“斗鸡眼”,那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创作出来的。现在香港艺术家和内地的互动越来越多,而且有那么多艺术品和展览进来,又有很多从海外回来的把最新资源最新手法带回香港,对我们这些受传统教育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福气,所以要好好地掌握、好好地体会,永远学习,反正事情都是会变的,变得越来越好!
香港是最合适的跳板
国际和内地画廊现在来香港发展,目的不仅仅是香港,他们看到的是亚洲和中国的市场,这些画廊请来的员工不仅会讲英文,而且会讲普通话,并且聘请员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会讲普通话,说到这个大家也就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当然中国台湾、新加坡他们很多也会讲普通话。北京的一些画廊特别是当代艺术领域的画廊也想通过香港这个平台将画廊的艺术家介绍给外国人,他们聚焦的不是香港人。因为要和老外打交道,所以他们的员工也一定会英文,这样的情况是很明显的,这些画廊跟香港的艺术没有关系。我前天去了东站,在那里展闫博的,我去了偏锋,在展俸正杰的,唐人也在展他们自己原有的艺术家,基本上就是把国内那些特别是北京的好卖的东西在这里做一个陈列,作为一个窗口,也就是这样。如果说推动香港艺术市场什么的,这些就说远了,他们是在做生意,不关推动艺术市场的事。
外来画廊来香港,我想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开幕酒会不知道到哪里去请人来,人生路不熟的,就如香港画家到北京办画展,根本不知道请束发给谁,开幕式都不知道请谁来。有时候真的有香港画家问我到底怎么做开幕酒会,他没有办法发请柬,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这些画廊很坚持,继续做,一点一点地积累,就会不断地多一个客户,一个朋友。画廊不是说一开就会怎么样,需要投入和坚持,要看画廊本身的资金、人力等,还有他的心态怎么样。
用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他有用心在香港这块土地上成长,还是很有可为的。东站、偏锋、唐人他们的画廊是在哪里呢?是在ART ONE一楼的商场,那个上面就是苏富比拍卖的地方,佳士得拍卖也在那个上面,国际艺术博览会也是在那个上面。那一天我和他们闲聊,他们说5月这段时间生意好多了,很多人来来往往。其实香港的画廊业一直以来也不是很发达,我们平时也不习惯逛画廊,我们看画展多习惯到博物馆、美术馆去,我觉得他们如果想在香港站住脚,还是要和这些美术馆机构的联系要密切一点,而不把自己当做是外来的画廊,我想这会比较好一些。还是要融入香港这边,要有这种意识。
很多画廊来香港的主要目的是市场,因为现在国际市场基本上是以中国内地市场和亚洲市场为主,香港只不过是一个跳板,香港的好处就是比较自由,很适合他们在这里成长。你看苏富比、佳士得这几家,他们卖的东西和这些画廊卖的东西一样,都是市场上的那些东西。香港有几家本土的画廊,一般规模比较小,他们还是默默无闻地推动香港本土画家,香港本土的艺术培训、艺术环境、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各方面支持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古轩、白立方这些西方的画廊,他们在香港的活动很低调,很神秘,基本没有什么活动,香港大部分人可以说都不知道有这回事,香港的藏家也没有人去,不像LV手袋开店大家都知道。最近开了一家画廊叫艺术门,很是热闹,老板林明珠是香港富豪林百欣的女儿,她当年在上海衡山路搞地产项目衡山路二十一号,画廊开幕刚好撞正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酒会,是晚上6点半开幕式,那天正巧有很多展览开幕,撞在一起了。有人就说画廊开幕式跟艺术家无关,都是邀请的富太太、富小姐,要人、名流去的,所以画家也觉得很不习惯那种场合,也没有什么衣服穿,就不去了。
这些画廊走的是富豪路线,也必须是那样。好像蒙克的《呐喊》,佳士得在香港也是向刘栾雄这样的超级富豪招商,这些作品一般人也买不起。
外来的西方画廊—般有比较长远的打算,把香港作为亚洲的一个重镇,不是东京也不是中国内地,而是放在香港,因为东京背后没有什么依靠,中国内地有税的问题,而且内地对他们来说太神秘了,而香港正好,又能北靠内地,西方各国的外国人也比较集中,在各方面都有自己人。很多国际大企业第一步就是先来香港。香港以前是殖民地,现今是国际大都会,对他们比较合适的,所以他们在香港的投资都较大,挑的都是最好的地点,像高古轩也是选中环最好的地方毕打行,他们不是来卖小菜的,一个多亿的赫斯特也不容易卖,他们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包括这次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主推的都是西方各国的画家,偶然见到一两张赵无极、朱德群,就特高兴,很惊艳,当然这些西方艺术家的水平都非常高,我很推崇大家去看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有趣的是博览会上也有一些毕加索、莫奈,听一些从纽约、伦敦回来的美术学生说:“old!这些都是过时了”,老东西不好看了。
垄断企业的艺术情怀
如果说到国际和内地画廊来香港遇到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讲讲香港收藏家的情况,香港有很多的收藏家,不过他们都很低调,也不会出席什么公开场合剪彩什么的。如果画廊开幕你请一个收藏家去剪彩可能就找不到,这和香港人本身的性格有关,他们很多人也是在国外接受教育,例如一些建筑师、会计师、医生等,他们在收藏界都很有地位,他们收藏很多东西,但是如想邀请他们剪彩,他们是不去的,这是香港文化很特别的一个情况。
另外香港也很少会有一些大企业来赞助艺术活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几个藏家聊天说起:香港社会的结构在上世纪70年代有很多中小企业,很兴旺,带动香港经济飞跃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所改变,香港出现了一些垄断企业,特别是地产垄断,就那几家,制衣业也是那几家,制造业基本上都在中国内地、越南、柬埔寨这些地方,香港只不是一个“写字楼”,所以他们不需要在香港搞艺术赞助等做文化形象。可中国内地有一些人和有一些企业却希望赞助一些艺术活动,建立一个文化的形象。香港的垄断企业已经不需要了,他们已经超级庞大。他们做一个项目就有1000亿!那艺术品是多少呢?中国艺术品行业最高峰的时候一整年的收益也大概就是这个数目。所以他们根本看不上文化产业,如要他们成立一个部门来搞一搞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小意思了,所以他们没有兴趣!因为香港的社会结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就很少有什么企业来赞助艺术。 有“福气”的艺术家
香港艺术发展怎么样呢?香港的艺术家又是怎么样?说真的香港的艺术家也真是很困难。因为如果我们讲中国的F4:岳敏君、方力钩、张晓刚、王广义,他们的作品都是很贴切很深刻地反映中国社会的整个状况,我觉得他们的视点很高、视野很宽,所以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对于香港艺术家来说,没有这样的土壤,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岛,当然香港有它的特色,特色就是~个商业社会,高度发展和高度垄断的商业社会,那你怎样去表现呢?艺术家根本不能切身体验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成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穷艺术家,你怎么牛都是一个小艺术家,他的基因没有那样的情怀,所以不能表达出这种情况。
在这种结构里面艺术家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位置上?只能是望洋兴叹这种角色,要么是自怜自艾,要么是抱怨愤恨,局外人。香港也没有什么真正会饿死的穷人,要很煽情地表现贫穷都很难,当然不可能出现像《父亲》那样的作品,也不会出现像蔡国强那样的爆烈作品,真是纠结呀!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所以像这样能把握时代脉搏的艺术家不是手头功夫的问题、还是你的视野高度思维宏观、你的情怀的问题,这个就不是“艺术学”可以解决的,可能艺术家要学政治学、经济学?所以现在香港艺术家纵使手头功夫很好,也有一些小的想法、小的手头功夫,但没有大气磅礴的气质,也是有原因的。香港这个环境就是培养这样的艺术家,你看现在包括广州深圳也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香港的艺术家很少去拍卖行,我曾经在一个开幕式上讲过“香港是福地”,一直以来很多大艺术家曾经在香港居住过,林风眠是在香港去世的,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在香港居住过,徐悲鸿、吴作人、靳尚谊、詹建俊等都来过香港。如果我是在安徽或者贵州什么其他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好机会;这里每年的拍卖成交额都有几十亿上百亿,这些作品都会免费展览,这对于香港的艺术家来说是很好的机会。香港真是一个非常好地方。
但后来我也了解过,香港的艺术家生活压力很大,家庭、住房等,他们不能像“北漂”一样一走了之,也不可能像圆明园画派那样自由潇洒,我在香港的很多画家朋友,常说“我不怕吃苦”,我说“你们的吃苦不叫吃苦,如果让你去内地某个乡村里去生活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苦,如果你去北京‘北漂’可能连房子都没有住,那才叫吃苦,你会撑不下去”。当然并不是所有成功的人必须有吃苦的不一样经历,但如果我们有不一样的经历,所创作的艺术才会打动人。最近从北京巡展到香港的怀斯的展览,在艺术界影响很大,听到很多人在看展览时,那种由衷的欣赏,说话的那种兴奋,我觉得是很难得的真诚,这不是钱能买到的,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所以香港的画家还是挺诚实的,而且人品很好,很不错的。
香港艺术发展自晚清的外销画,到李铁夫、余本、李秉、陈福善等,这些早期油画和艺术家很不错的,国画受到“岭南派”影响,出了杨善深、赵少昂这些大师,还有丁衍庸、吕寿琨、王无邪,上世纪60年代的新水墨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的刘国松、张义、文楼这些台湾师大毕业的来到香港,对香港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在他们都是属于香港国宝级人物了。从内地来香港的很多艺术家被推出来的就比较少,所以很多内地艺术家都说香港政府不重视他们,当时的香港政府的艺术班底确实大多数都是外国留学回来的,不承认中国内地文凭,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之前提到的刘国松、张义、文楼都是台湾毕业的,香港唯一的艺术院系中文大学艺术系都是由他们主教,另外还有两家教美术的师范学院,主教老师基本是香港本土培养的,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内地的艺术家越来越多,香港政府也每两年组织一次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得奖的很多是从内地来的艺术家,他们的水平都很高,也慢慢得到了香港政府的重视,但还未能在香港政府担任职务,可能是英文不过关?所以造成了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分站两边的局面。
反观中国内地政府对艺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是不是很大呢?其实也不大!很多出名的艺术家也是“在野党”,就是我们说的体制外,因为体制外,艺术家他们才有活力和动力,不能总是指望政府给予艺术家多少。香港政府这几年给了一些房子,把一些老旧工厂改为艺术家工作室,政府也都非常努力地在推动,希望培养一些大师,政府能这样做很好,但是大师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扬州八怪”就不是政府给钱搞出来的,李铁夫、陈福善也不是政府给钱搞出来的,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政府的资金支持能够越来越多。
今年有很多艺术家已经开始在比了,说内地政府现在的资金支持都非常大手笔,艺术家做一个展览都给很多钱。但是我就跟他们说不能这么去想,政府为什么会给这么多的支持给这些艺术家?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做得很好嘛,他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以政府都愿意给他们支持!如果你做得不好,政府不可能支持你的呀!所以,不是先给钱才能做好,而是先做好了,不仅仅是政府,很多私人机构都会给艺术家资金支持。
现在香港正在筹划西九龙艺术区,大家都很关心香港艺术家能分到多少,但我觉得与其关心这个倒不如先做好自己的艺术,如果自己搞得像蔡国强一样有分量,那自然水到渠成,反之再大的空间也不会有你份。在香港做艺术是困难重重的,中小企业不会支持你,因为中小企业本身也没有了,大集团也不会支持你,真的全靠要自己打拼,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己求生存,当然我们对政府有~定的期望,它怎么做我们都觉得不够,但是政府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了,很努力了。我觉得0K了。年初的时候北京市政府宣布投入100个亿发展文化产业,香港的画家都流口水了。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以前有没有听过内地的画家对政府意见很大?不只是意见很大,还被压迫、被打击,不然不会出现岳敏君这种调侃傻笑,方力钧的玩世不恭,也不会有刘炜的“斗鸡眼”,那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创作出来的。现在香港艺术家和内地的互动越来越多,而且有那么多艺术品和展览进来,又有很多从海外回来的把最新资源最新手法带回香港,对我们这些受传统教育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福气,所以要好好地掌握、好好地体会,永远学习,反正事情都是会变的,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