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礼习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文章以崇义县上堡乡丁家排客家婚礼仪式为案例,对婚礼仪中的礼仪程序的变迁及仪式过程中的用乐、乐师传承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说明婚俗仪式蕴含了该民族民系的心理取向和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价值。
[关键词]客家婚俗 婚礼过程;仪式用乐;传承;精神内涵;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8-0061-05
上堡乡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湘、赣两省交界处,毗邻湖南桂东沙田镇,总面积148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2年底总人口12742人。林地面积185万亩,森林覆盖率926%,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4的面积分布在上堡,面积约65万亩,境内高山林立,平均海拔750米,最高是赤水仙山,海拔17488米,最低处为梅杭,海拔2478米。上堡是中国第三大梯田之乡,有全国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2012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上堡梯田“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客家梯田——江西崇义上堡梯田”称号。还有暖水温泉、第四世纪冰川遗迹、赤水仙,上堡整训遗址、上堡大峡谷漂流等众多旅游景点;有舞瑞狮、舞春牛、田埂文化、烈酒文化等灿烂多姿的客家文化,其中,上堡“舞春牛”已被列入省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图1:
上堡梯田
一、崇义传统的婚俗仪式过程
据《崇义县志》记载:“崇义婚俗在明、清时期封建礼俗极为繁缛,崇义各地大同小异,1949年贯彻新的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移风易俗。”[2]婚礼的程序有所简化,倡导自由恋爱,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程式还是在遵循古礼的基础上进行,大体上分为相亲、报期、迎娶三大阶段。
(一)相亲
相亲(即说媒,做介绍)包括:初见(偷看)、书庚、看妹仔、看妹郎。相亲说媒,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和,才能“结丝萝”,“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称为“做介绍”。[3]
1初见:旧时初见时男女双方及其家长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或者在酒店里远远的“偷看”,为什么这里要说成偷看,意思是客家人自认为儿女长大成人时便要托人四处打探,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去相亲,据说是为了娶嫁姻合理之意。《孟子·公文》:“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云隙相窥踏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5]虽然目前大多数年轻人自由恋爱,但这种方式的见面并没有因此消失,相亲男女还是会选择这一方式进行。
2看妹仔:严格来说,“看妹仔”是赣南客家婚俗礼仪的开端,为了了解姑娘的品质与为人,男方要到女方家里去考察,这叫“看妹仔”、“查家门”、“看亲”,崇义客家人把相亲和看亲是分开来的,过去较长的历史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儿女的婚姻生活起主宰作用,年轻人的婚事大多由父母出面操持料理,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仍然可见其遗迹。男方给叔伯 、兄妹等人的红包大多带“九”,象征姑娘出嫁后和亲朋好友的亲情、友情天长地久。尾数为七和八在崇义的婚嫁中是不会出现,代表不吉利,这是崇义客家文化意象的符号形式。
3看妹郎:“看妹郎”也就是看男方,意思是女方亲属及本人在媒人家或酒店与男子相见,主要是弄清男方的家境,进行德、才、为人等方面的试探,以决定是否能托付终生。
(二)报期
报期主要包括拉屋场、定数、赶日子。
1拉屋场:是指女方亲属得到男方家的邀请前去家里了解生活环境、住房状况及邻里关系、家族地位等。这是因为客家人长期的颠沛流离,数次迁移后,渴望有个安乐的家,这种心理的祈求表现在婚嫁上就不难理解了。男方则要置办酒席予以款待,通常是同宗族的好友们自发地备送酒果和荤盘前来接待,以示热情友好,邻里团结。当女方家里离开时,用放鞭炮的方式来欢送,此时男方要备好红包,每人一个红包,尾数带9和6,以表吉利。
2定数:用现在的话来讲即定亲。是整个婚礼流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意思是两个人已经把婚事定了下来,是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了,用客家农村的话讲叫领了结婚证。定数当天男方得置办好“三斩”①,带好给姑娘的衣物、鞋帽、金银首饰等,这些物品都要贴好红纸或染红,以表喜庆。女方则根据婚规及男方家境列出彩礼数目,包括操办婚宴的“三斩”数量,孝敬父母的“恩恤礼”②,以及置办婚嫁的嫁妆钱等。男方则对女方的要求进行还价,客家俗语说“讲亲讲亲,越讲越亲”。从定数到出嫁这段时间里女方要在家赶制嫁妆、绣花、纳鞋、织衣等。由于现在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3选(报)日子:即男方确定迎娶日期。选日子一般是男方家为主,选好吉日通知女家。双方准备书庚。在这个过程要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请书庚先生执笔。写好后送往女方家,女方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一切妥当,出大庚,婚约才基本上定下来,这是客家崇义人通常的做法。为什么崇义客家人这么注重这一环节?这是由于崇义长期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崇义县曾经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先生以“崇尚礼仪”之意立县。据《崇义县志》记载:“崇义人民素有‘尊祖轻教’的传统观念,对祖先很尊重,而对宗教就不一样。”[1]三纲五常,敬畏天地,尊敬祖先的思想在文化的传承中被继承下来。崇义客家人认“命”相信天定姻缘,所以在确定婚姻关系的时候要“合八字”,八字不能相冲,否则只有再等适合的日子在进行婚娶。
二、亲迎仪式
(一)迎亲
迎亲是六礼的最后一礼,也称完婚。男方称“归亲”,女方称“行嫁”。在整个环节中最隆重,最繁琐,也是整个婚嫁的高潮。在古代,如果没有举行归娶仪式的婚姻,社会是不予认可的。唐代孔颖达:“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5]在客家人看来也是这样的,因此归娶仪式的仪式过程显得异常神圣。 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是正式迎娶,早晨5点钟出门迎亲,迎亲队伍中还要有礼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司仪(伴娘)及吹鼓手等。客家人接亲队伍讲究规模、排场、热闹。接亲人数有规定,去时逢单(奇数),通常是九人或十一人,回时逢双(偶数),伴娘必须是未出阁的女子担任。一切准备就绪后,男方开始吹着唢呐去女方迎亲。客家习俗迎亲的队伍一般是同族之人。车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七点左右到达崇义县城。
(二)出亲
古时出亲,归门时辰一到,唢呐手便来到姑娘闺房,口吹,催促新娘“出亲”,但新娘一般不会轻易“出亲”,而是紧抱“手箱子”嚎啕大哭,这是我们所说的“哭嫁”。出亲时,司娘把事先准备好的盖头,罩上米筛。这是因为米筛平放头顶,寓意闺女出嫁千眼看过,正大光明。待新娘罩上米筛后由其哥哥或胞叔背出房门入大厅,脚不沾地踩在红凳上,待新郎开启轿门后入轿。1949年后提倡新式结婚,这些礼仪形式呈不断精简和文明化的趋势。早上七点半队伍到达接亲地点,新娘选择在婚纱店进行简单的出亲仪式,据说现在不按古礼出亲。( 见图例2、3)
男家主事便点燃鞭炮,迎亲队伍在唢呐爆竹声中离开“女家”归门。一路上接亲队伍都是吹吹打打,欢声笑语,非常热闹,随着鞭炮的鸣放及唢呐的吹奏,归至男方家门口。
(三)进亲
经过一路的颠簸之后,十一点半新娘来到了男方家(见图4),此时要举行隆重的接亲仪式,吉时一到便开始行定婚礼,古时称“合卺”
合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进门之前有许多规矩,有些规矩属于禁忌,如新郎的父母兄弟要暂时回避,孕妇要回避,据说是不相冲以求日后和睦。
(四)拜堂
新娘由“伴娘”牵进大门后,在礼生的主持下,新婚夫妇到厅堂上先拜天地敬东西南北的各路神明,再拜祖宗,保佑新人白头偕老。然后夫妇对拜,饮交杯酒,喝了交杯酒则寓意新人自此已结永好,永不分离。行礼后,新娘进洞房,便有许多小孩上来讨吃,新娘便将娘家事先准备好的“新娘果子(枣子、花生、桂圆、瓜子、糖果)”分发给围观的小孩,古时候称“撒帐”要让孩子门抢,越多孩子抢就越吉利。
三、婚礼仪式过程中的用乐
(一)婚礼中乐队的编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崇义民间婚俗仪式在社会的变迁的影响下,由繁趋简,仪式蕴含的含义有所衍变,其仪式程序音乐中的“哭嫁”部分——哭嫁歌已经逐渐走向消亡,但仪式中的器乐音乐却仍在坚守。客家崇义上堡乡的民间吹打乐由两支唢呐组成。古时吹打,所谓有吹有打,唢呐、大锣、小钹等吹管和打击乐器。目前崇义上堡乡的乐队编制通常是由2人的乐队组成(见图5)。由于婚俗礼节的简化,部分乡镇的婚俗礼仪只请两个唢呐,有打击乐队相伴的则非常少见。吹奏时年纪较大或经验丰富的乐师先进入,起着定调的作用,后一乐师再进入,有主有次,配合默契。
(三)吹奏曲牌(见表)
(三)曲牌分析
在整个婚嫁过程中,唢呐乐器一直起烘托气氛的作用,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婚礼过程中曲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拜将台》,贯穿整个婚礼仪式。为什么崇义上堡的婚嫁仪式用乐中次数使用最多的是《拜将台》这一曲牌?这主要和当地民众传统审美习俗因素的趋势有关。一方面《拜将台》的曲牌名已经诠释了部分内涵:蕴意尊重祖先,祈求保佑,得功名,成事业。另一方面《拜将台》自古已有,崇义各地婚丧喜庆均有这一曲牌。
本曲共22小节,第一小节以C音作为开始音,下行到A音,三度关系,最后一小节结束在C音上,可以看出C音可能是整首曲子的主音,曲子节拍规整,4/4拍,属慢板。节奏鲜明,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偶尔出现附点节奏,气氛热烈。演奏时重复两遍,旋律上较为欢快,并且带有一定的喜庆色彩。表现了客家上堡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情感。
有缘
江贵胜、汤文胜演奏
谱例2:(片段)何厚伟 记谱
古人曾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友人的祝愿之情,《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非奴自贱……岂不闻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谓之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在这里常常寓指男女间的婚配。崇义地区多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走亲戚,拜朋友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所以这首曲子对于土生土长的客家崇义人看来,更多的表达了祝福感谢之意,对情谊的重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这种客家人特有的精神纽带都不会断裂。
整首曲子有28个小节,1~8小节为第一部分,9~20小节为第二部分,21~28小节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使用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舒缓,基本上以三度关系进行,第四小节长音D使用了颤音,加花处理。9~20小节以八分为主,速度逐渐有中速转为慢速。21~28小节旋律起伏明显,自由,整首曲子看来,节拍为规整的4/4拍,音色明亮,情绪愉快。师傅在演奏时加上了即兴成分,如颤音的运用,旋律的变奏,在演奏手法上运用了重复对比,三个部分不断进行重复演奏,但又不完全一样,给人一种“似与不似”的感觉,体现了艺人的高超技巧。
由于时代的变迁,经艺人们的不断演变,即兴成分的增加,各地演奏均有所不同,使得《拜将台》在同一县区发生了变化,光曲牌名称在叫法上就存在差异。如杰坝乡称“《拜相台》”,麟潭乡称“《傍相台》”上堡乡称“《拜将台》”又叫“八相台”,和湖南桂东地区的叫法相似,主要用于接客或丧事,在上坛和下坛时多用。存在这种情况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唢呐曲牌《有缘》,在上堡乡称“有缘”,杰坝乡称“千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器乐曲牌在同一县区不同乡镇之间也存在着名称上的差异。笔者在次翻看《崇义县志》,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
“崇义,位于赣州地区西部边陲。古属大余、南康、上犹三县的边远山区……境内各原辖地的居民,保留了当地的传统语腔。特别是从粤北、闽西等地迁来大量客户,会同当地居民从事开发垦殖……年深月久,繁衍生息,土著和客户、本县和邻县在语言交流中互相影响,各片语腔稍有差异,但相通地方居多。 现据调查,全县语腔,大致可分为东西南北两大片。东南片又分城郊、扬眉、聂都三部分,对西部片而言,他们自称本地语腔。城郊语腔分布在横水镇、横水乡,铅长乡、关田乡等地。扬眉语腔分布在扬眉乡、长龙乡、龙沟乡等地;……西北片语腔分布在茶滩、杰坝、过埠、金坑、思顺、麟潭、上堡、丰州等乡及古亭等地。这篇语腔保留了广东梅县一带的基本特色”[2]。
不难知道语腔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崇义各乡镇的语调都不太一样,地方方言的差异较大。另外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礼乐制度,而仪式用乐也存在着一致的相通性,各地存在着同名异曲,同曲异名,一曲多变的现象。
在演奏风格上,两首曲子都有鲜明的客家音乐特征,节奏鲜明,乐曲的结构上,唢呐牌子属于单牌子,有固定曲名,可单独演奏。经过不同的乐师吹奏发挥,加上滑音装饰而有所变化,但主要的骨干音框架基本一样,从当时的记写的工尺谱可知,限于当时的条件及文化水平,记出来的谱例与正规工尺谱记谱方式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经师傅的口传一番,便无法运用,这可能是历来老艺人采取“工尺过玉口”的方式带徒的缘由。
(四)乐师传承情况
客家崇义的唢呐乐手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职业化艺人,尽管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乐器,但吹奏唢呐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职业,充其量只是闲时一项副业而已。当地唢呐手的传承方式一般有师徒传承和自学两种。这就需要这些乐手们具备兴趣和一定音乐方面的素质、良好的乐感、节奏感等。有的乐手在解放后村文艺队待过,习得一些音乐知识。另外艺人们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单席间吹打中艺人们就要演奏接近两小时,时间非常长,所以他们在吹奏中要是有一拍、两拍或者半拍的间隙,其中就得有一人充分换气,这样反反复复,使曲调能一气呵成,没有间隙,这点也充分体现了艺人们的默契程度。
对两位师傅
江贵胜(58)、汤文胜(43),本次田野采访对象,崇义本地人。的采访中,能看出他们对技艺传承的担忧。据《上堡乡志》记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文艺活动最普及最活跃的时期,凡重大政治活动或节庆,公社都组织文艺演唱会……2000年12月上堡村老演员为骨干的戏剧队赴县参‘崇义县十大特色村成品展览会’上演了‘文革’期间改编的采茶戏老节目《红灯记》、《沙家浜》等”。[3]因戏剧的演出本地唢呐、锣鼓乐队很活跃。其中唢呐手具有严格师承关系,民间办婚丧,喜事都被请去奏乐。民国时期的竹溪寮林屋的林文光、林文充等最有名。目前,上堡的唢呐手有十几个,程昭新、程昭扬、古乃文,他们都能熟练的将一支曲子用本调、上字调、尺字调、工字调、六字调,半调等七种调吹奏出来,较年轻一点有江贵胜及徒弟等人,其中程昭新、程昭扬两人在1985年县举办的唢呐比赛获得第一名。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堡结婚还有十几人的乐队,有打击乐,80年代后期人们多注重发展经济,加上文艺队自行解散,90年代以后至今,“青黄不接”年轻人忙于务工赚钱已无意演戏,县文化局试图在上堡村组建省、县定向的村级业余剧团,因资金无着落人们兴趣不高而无果。现如今懂锣鼓技法的人已很少,而懂得的人大多已经七八十岁或已逝世。所以上堡婚礼仪式用乐较之前有所简化,只剩下两人的唢呐组合居多。
四、崇义婚俗仪式所引发的思考
婚礼作为人生的一大礼仪,是民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客家人对中原宗法制度文化强烈的传承,尤其是在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婚礼仪式的内容重宗法,尚隆重,求吉祥,具有浓烈的乡土情结。它是在长期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反映了这个地方人民的心理及宗法观念,对仪式开展日期的敏感性,对时辰的重视,如结婚前要请算命先生进行占卜,进行“合八字”,选择一个最佳的黄道吉日进行迎娶,日后才能幸福美满,家庭和睦。历史上中国社会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在人类还不能完全的认识自然时,就采取这种占卜方式来趋利避害。许多乡村地区还较为封闭,交通不便,这种观念还普遍存在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变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无论是城镇地区还是乡村地区都在“面子”的驱使下,婚礼仪式的排场不断扩大,为了体面,父母都希望婚礼操办得风光。客家地区一旦有婚嫁喜事,不同地区,不同宗族,乡里亲朋都会不邀自到,前来祝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印证了客家人历来对婚姻仪式的重视,对礼教的笃行,增进了街坊邻里,族与族之间的了解沟通。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客观上造成财力、人力的耗支,使得攀比之风日益严重。新时期的婚礼也趋向于的科学化,文明化。客家崇义的婚俗礼仪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演变,增添新内容,体现新特色。当代的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恋爱,提倡婚姻自主,力求简单操办。婚礼形式繁多,有旅行结婚、田园结婚、海洋结婚等。以前的说媒、偷看、查家、哭嫁等传统习俗随时代变化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婚礼过程的变化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婚礼仪式在整个婚俗文化中也也呈现出传承性和稳定性,古老的仪式程序在本体上改变不大。婚礼中的礼仪用乐仍作为重要的环节坚守着,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乐”在国民心目有一定的高度。如学者郑樵曾经说所说,“在乡间社会中相当多礼俗都有仪式的存在,而这些仪式中又有乐与之相伴”,婚礼、葬礼、生日、满月、周年等等,请乐班不仅仅是为了热闹,还有深层的文化内涵,乐也承载着教育、娱乐等功能乐,可以表达情感,调节气氛,既可以用来娱神,也用来娱人。更多的是营造“人—神”共在的精神氛围。俗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崇义上堡婚礼使用的唢呐曲牌,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细微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崇义各地婚礼的用乐也呈现出规定性和一致性,这些音乐都和当地民众的审美习惯、生活内容息息相关。
结语
正如2001年在巴黎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的那样:“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举行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崇义客家婚礼蕴含了该民族民系的心理取向和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并不会消失殆尽,只要“根”和“源”在,这种活态文化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传统就像是一条河流,古代的优秀文化积淀在当下,形成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想对待祖先一样尊重。
[参 考 文 献]
[1]谢小林崇义年鉴[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2]黄诗崇义县志[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3]李宗汉上堡乡志[M]江西:上堡乡志编辑委员会,2009
[4]刘善群客家礼仪[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曾晓林,刘述玖上犹客家婚俗的程式描述与价值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报,2004(02)
[6]蓝希林、罗琼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7]葛传生、叶林客家民俗风情[G]赣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编2004
[8]胡小东论民俗变迁中音乐传统的坚守以永新民间婚嫁仪式音乐研究为例[J]艺术探索,2009(03)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客家婚俗 婚礼过程;仪式用乐;传承;精神内涵;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8-0061-05
上堡乡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湘、赣两省交界处,毗邻湖南桂东沙田镇,总面积148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2年底总人口12742人。林地面积185万亩,森林覆盖率926%,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4的面积分布在上堡,面积约65万亩,境内高山林立,平均海拔750米,最高是赤水仙山,海拔17488米,最低处为梅杭,海拔2478米。上堡是中国第三大梯田之乡,有全国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2012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上堡梯田“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客家梯田——江西崇义上堡梯田”称号。还有暖水温泉、第四世纪冰川遗迹、赤水仙,上堡整训遗址、上堡大峡谷漂流等众多旅游景点;有舞瑞狮、舞春牛、田埂文化、烈酒文化等灿烂多姿的客家文化,其中,上堡“舞春牛”已被列入省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图1:
上堡梯田
一、崇义传统的婚俗仪式过程
据《崇义县志》记载:“崇义婚俗在明、清时期封建礼俗极为繁缛,崇义各地大同小异,1949年贯彻新的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移风易俗。”[2]婚礼的程序有所简化,倡导自由恋爱,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程式还是在遵循古礼的基础上进行,大体上分为相亲、报期、迎娶三大阶段。
(一)相亲
相亲(即说媒,做介绍)包括:初见(偷看)、书庚、看妹仔、看妹郎。相亲说媒,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和,才能“结丝萝”,“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称为“做介绍”。[3]
1初见:旧时初见时男女双方及其家长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或者在酒店里远远的“偷看”,为什么这里要说成偷看,意思是客家人自认为儿女长大成人时便要托人四处打探,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去相亲,据说是为了娶嫁姻合理之意。《孟子·公文》:“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云隙相窥踏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5]虽然目前大多数年轻人自由恋爱,但这种方式的见面并没有因此消失,相亲男女还是会选择这一方式进行。
2看妹仔:严格来说,“看妹仔”是赣南客家婚俗礼仪的开端,为了了解姑娘的品质与为人,男方要到女方家里去考察,这叫“看妹仔”、“查家门”、“看亲”,崇义客家人把相亲和看亲是分开来的,过去较长的历史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儿女的婚姻生活起主宰作用,年轻人的婚事大多由父母出面操持料理,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仍然可见其遗迹。男方给叔伯 、兄妹等人的红包大多带“九”,象征姑娘出嫁后和亲朋好友的亲情、友情天长地久。尾数为七和八在崇义的婚嫁中是不会出现,代表不吉利,这是崇义客家文化意象的符号形式。
3看妹郎:“看妹郎”也就是看男方,意思是女方亲属及本人在媒人家或酒店与男子相见,主要是弄清男方的家境,进行德、才、为人等方面的试探,以决定是否能托付终生。
(二)报期
报期主要包括拉屋场、定数、赶日子。
1拉屋场:是指女方亲属得到男方家的邀请前去家里了解生活环境、住房状况及邻里关系、家族地位等。这是因为客家人长期的颠沛流离,数次迁移后,渴望有个安乐的家,这种心理的祈求表现在婚嫁上就不难理解了。男方则要置办酒席予以款待,通常是同宗族的好友们自发地备送酒果和荤盘前来接待,以示热情友好,邻里团结。当女方家里离开时,用放鞭炮的方式来欢送,此时男方要备好红包,每人一个红包,尾数带9和6,以表吉利。
2定数:用现在的话来讲即定亲。是整个婚礼流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意思是两个人已经把婚事定了下来,是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了,用客家农村的话讲叫领了结婚证。定数当天男方得置办好“三斩”①,带好给姑娘的衣物、鞋帽、金银首饰等,这些物品都要贴好红纸或染红,以表喜庆。女方则根据婚规及男方家境列出彩礼数目,包括操办婚宴的“三斩”数量,孝敬父母的“恩恤礼”②,以及置办婚嫁的嫁妆钱等。男方则对女方的要求进行还价,客家俗语说“讲亲讲亲,越讲越亲”。从定数到出嫁这段时间里女方要在家赶制嫁妆、绣花、纳鞋、织衣等。由于现在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3选(报)日子:即男方确定迎娶日期。选日子一般是男方家为主,选好吉日通知女家。双方准备书庚。在这个过程要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请书庚先生执笔。写好后送往女方家,女方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一切妥当,出大庚,婚约才基本上定下来,这是客家崇义人通常的做法。为什么崇义客家人这么注重这一环节?这是由于崇义长期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崇义县曾经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先生以“崇尚礼仪”之意立县。据《崇义县志》记载:“崇义人民素有‘尊祖轻教’的传统观念,对祖先很尊重,而对宗教就不一样。”[1]三纲五常,敬畏天地,尊敬祖先的思想在文化的传承中被继承下来。崇义客家人认“命”相信天定姻缘,所以在确定婚姻关系的时候要“合八字”,八字不能相冲,否则只有再等适合的日子在进行婚娶。
二、亲迎仪式
(一)迎亲
迎亲是六礼的最后一礼,也称完婚。男方称“归亲”,女方称“行嫁”。在整个环节中最隆重,最繁琐,也是整个婚嫁的高潮。在古代,如果没有举行归娶仪式的婚姻,社会是不予认可的。唐代孔颖达:“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5]在客家人看来也是这样的,因此归娶仪式的仪式过程显得异常神圣。 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是正式迎娶,早晨5点钟出门迎亲,迎亲队伍中还要有礼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司仪(伴娘)及吹鼓手等。客家人接亲队伍讲究规模、排场、热闹。接亲人数有规定,去时逢单(奇数),通常是九人或十一人,回时逢双(偶数),伴娘必须是未出阁的女子担任。一切准备就绪后,男方开始吹着唢呐去女方迎亲。客家习俗迎亲的队伍一般是同族之人。车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七点左右到达崇义县城。
(二)出亲
古时出亲,归门时辰一到,唢呐手便来到姑娘闺房,口吹,催促新娘“出亲”,但新娘一般不会轻易“出亲”,而是紧抱“手箱子”嚎啕大哭,这是我们所说的“哭嫁”。出亲时,司娘把事先准备好的盖头,罩上米筛。这是因为米筛平放头顶,寓意闺女出嫁千眼看过,正大光明。待新娘罩上米筛后由其哥哥或胞叔背出房门入大厅,脚不沾地踩在红凳上,待新郎开启轿门后入轿。1949年后提倡新式结婚,这些礼仪形式呈不断精简和文明化的趋势。早上七点半队伍到达接亲地点,新娘选择在婚纱店进行简单的出亲仪式,据说现在不按古礼出亲。( 见图例2、3)
男家主事便点燃鞭炮,迎亲队伍在唢呐爆竹声中离开“女家”归门。一路上接亲队伍都是吹吹打打,欢声笑语,非常热闹,随着鞭炮的鸣放及唢呐的吹奏,归至男方家门口。
(三)进亲
经过一路的颠簸之后,十一点半新娘来到了男方家(见图4),此时要举行隆重的接亲仪式,吉时一到便开始行定婚礼,古时称“合卺”
合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进门之前有许多规矩,有些规矩属于禁忌,如新郎的父母兄弟要暂时回避,孕妇要回避,据说是不相冲以求日后和睦。
(四)拜堂
新娘由“伴娘”牵进大门后,在礼生的主持下,新婚夫妇到厅堂上先拜天地敬东西南北的各路神明,再拜祖宗,保佑新人白头偕老。然后夫妇对拜,饮交杯酒,喝了交杯酒则寓意新人自此已结永好,永不分离。行礼后,新娘进洞房,便有许多小孩上来讨吃,新娘便将娘家事先准备好的“新娘果子(枣子、花生、桂圆、瓜子、糖果)”分发给围观的小孩,古时候称“撒帐”要让孩子门抢,越多孩子抢就越吉利。
三、婚礼仪式过程中的用乐
(一)婚礼中乐队的编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崇义民间婚俗仪式在社会的变迁的影响下,由繁趋简,仪式蕴含的含义有所衍变,其仪式程序音乐中的“哭嫁”部分——哭嫁歌已经逐渐走向消亡,但仪式中的器乐音乐却仍在坚守。客家崇义上堡乡的民间吹打乐由两支唢呐组成。古时吹打,所谓有吹有打,唢呐、大锣、小钹等吹管和打击乐器。目前崇义上堡乡的乐队编制通常是由2人的乐队组成(见图5)。由于婚俗礼节的简化,部分乡镇的婚俗礼仪只请两个唢呐,有打击乐队相伴的则非常少见。吹奏时年纪较大或经验丰富的乐师先进入,起着定调的作用,后一乐师再进入,有主有次,配合默契。
(三)吹奏曲牌(见表)
(三)曲牌分析
在整个婚嫁过程中,唢呐乐器一直起烘托气氛的作用,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婚礼过程中曲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拜将台》,贯穿整个婚礼仪式。为什么崇义上堡的婚嫁仪式用乐中次数使用最多的是《拜将台》这一曲牌?这主要和当地民众传统审美习俗因素的趋势有关。一方面《拜将台》的曲牌名已经诠释了部分内涵:蕴意尊重祖先,祈求保佑,得功名,成事业。另一方面《拜将台》自古已有,崇义各地婚丧喜庆均有这一曲牌。
本曲共22小节,第一小节以C音作为开始音,下行到A音,三度关系,最后一小节结束在C音上,可以看出C音可能是整首曲子的主音,曲子节拍规整,4/4拍,属慢板。节奏鲜明,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偶尔出现附点节奏,气氛热烈。演奏时重复两遍,旋律上较为欢快,并且带有一定的喜庆色彩。表现了客家上堡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情感。
有缘
江贵胜、汤文胜演奏
谱例2:(片段)何厚伟 记谱
古人曾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友人的祝愿之情,《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非奴自贱……岂不闻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谓之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在这里常常寓指男女间的婚配。崇义地区多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走亲戚,拜朋友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所以这首曲子对于土生土长的客家崇义人看来,更多的表达了祝福感谢之意,对情谊的重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这种客家人特有的精神纽带都不会断裂。
整首曲子有28个小节,1~8小节为第一部分,9~20小节为第二部分,21~28小节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使用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舒缓,基本上以三度关系进行,第四小节长音D使用了颤音,加花处理。9~20小节以八分为主,速度逐渐有中速转为慢速。21~28小节旋律起伏明显,自由,整首曲子看来,节拍为规整的4/4拍,音色明亮,情绪愉快。师傅在演奏时加上了即兴成分,如颤音的运用,旋律的变奏,在演奏手法上运用了重复对比,三个部分不断进行重复演奏,但又不完全一样,给人一种“似与不似”的感觉,体现了艺人的高超技巧。
由于时代的变迁,经艺人们的不断演变,即兴成分的增加,各地演奏均有所不同,使得《拜将台》在同一县区发生了变化,光曲牌名称在叫法上就存在差异。如杰坝乡称“《拜相台》”,麟潭乡称“《傍相台》”上堡乡称“《拜将台》”又叫“八相台”,和湖南桂东地区的叫法相似,主要用于接客或丧事,在上坛和下坛时多用。存在这种情况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唢呐曲牌《有缘》,在上堡乡称“有缘”,杰坝乡称“千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器乐曲牌在同一县区不同乡镇之间也存在着名称上的差异。笔者在次翻看《崇义县志》,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
“崇义,位于赣州地区西部边陲。古属大余、南康、上犹三县的边远山区……境内各原辖地的居民,保留了当地的传统语腔。特别是从粤北、闽西等地迁来大量客户,会同当地居民从事开发垦殖……年深月久,繁衍生息,土著和客户、本县和邻县在语言交流中互相影响,各片语腔稍有差异,但相通地方居多。 现据调查,全县语腔,大致可分为东西南北两大片。东南片又分城郊、扬眉、聂都三部分,对西部片而言,他们自称本地语腔。城郊语腔分布在横水镇、横水乡,铅长乡、关田乡等地。扬眉语腔分布在扬眉乡、长龙乡、龙沟乡等地;……西北片语腔分布在茶滩、杰坝、过埠、金坑、思顺、麟潭、上堡、丰州等乡及古亭等地。这篇语腔保留了广东梅县一带的基本特色”[2]。
不难知道语腔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崇义各乡镇的语调都不太一样,地方方言的差异较大。另外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礼乐制度,而仪式用乐也存在着一致的相通性,各地存在着同名异曲,同曲异名,一曲多变的现象。
在演奏风格上,两首曲子都有鲜明的客家音乐特征,节奏鲜明,乐曲的结构上,唢呐牌子属于单牌子,有固定曲名,可单独演奏。经过不同的乐师吹奏发挥,加上滑音装饰而有所变化,但主要的骨干音框架基本一样,从当时的记写的工尺谱可知,限于当时的条件及文化水平,记出来的谱例与正规工尺谱记谱方式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经师傅的口传一番,便无法运用,这可能是历来老艺人采取“工尺过玉口”的方式带徒的缘由。
(四)乐师传承情况
客家崇义的唢呐乐手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职业化艺人,尽管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乐器,但吹奏唢呐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职业,充其量只是闲时一项副业而已。当地唢呐手的传承方式一般有师徒传承和自学两种。这就需要这些乐手们具备兴趣和一定音乐方面的素质、良好的乐感、节奏感等。有的乐手在解放后村文艺队待过,习得一些音乐知识。另外艺人们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单席间吹打中艺人们就要演奏接近两小时,时间非常长,所以他们在吹奏中要是有一拍、两拍或者半拍的间隙,其中就得有一人充分换气,这样反反复复,使曲调能一气呵成,没有间隙,这点也充分体现了艺人们的默契程度。
对两位师傅
江贵胜(58)、汤文胜(43),本次田野采访对象,崇义本地人。的采访中,能看出他们对技艺传承的担忧。据《上堡乡志》记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文艺活动最普及最活跃的时期,凡重大政治活动或节庆,公社都组织文艺演唱会……2000年12月上堡村老演员为骨干的戏剧队赴县参‘崇义县十大特色村成品展览会’上演了‘文革’期间改编的采茶戏老节目《红灯记》、《沙家浜》等”。[3]因戏剧的演出本地唢呐、锣鼓乐队很活跃。其中唢呐手具有严格师承关系,民间办婚丧,喜事都被请去奏乐。民国时期的竹溪寮林屋的林文光、林文充等最有名。目前,上堡的唢呐手有十几个,程昭新、程昭扬、古乃文,他们都能熟练的将一支曲子用本调、上字调、尺字调、工字调、六字调,半调等七种调吹奏出来,较年轻一点有江贵胜及徒弟等人,其中程昭新、程昭扬两人在1985年县举办的唢呐比赛获得第一名。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堡结婚还有十几人的乐队,有打击乐,80年代后期人们多注重发展经济,加上文艺队自行解散,90年代以后至今,“青黄不接”年轻人忙于务工赚钱已无意演戏,县文化局试图在上堡村组建省、县定向的村级业余剧团,因资金无着落人们兴趣不高而无果。现如今懂锣鼓技法的人已很少,而懂得的人大多已经七八十岁或已逝世。所以上堡婚礼仪式用乐较之前有所简化,只剩下两人的唢呐组合居多。
四、崇义婚俗仪式所引发的思考
婚礼作为人生的一大礼仪,是民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客家人对中原宗法制度文化强烈的传承,尤其是在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婚礼仪式的内容重宗法,尚隆重,求吉祥,具有浓烈的乡土情结。它是在长期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反映了这个地方人民的心理及宗法观念,对仪式开展日期的敏感性,对时辰的重视,如结婚前要请算命先生进行占卜,进行“合八字”,选择一个最佳的黄道吉日进行迎娶,日后才能幸福美满,家庭和睦。历史上中国社会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在人类还不能完全的认识自然时,就采取这种占卜方式来趋利避害。许多乡村地区还较为封闭,交通不便,这种观念还普遍存在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变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无论是城镇地区还是乡村地区都在“面子”的驱使下,婚礼仪式的排场不断扩大,为了体面,父母都希望婚礼操办得风光。客家地区一旦有婚嫁喜事,不同地区,不同宗族,乡里亲朋都会不邀自到,前来祝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印证了客家人历来对婚姻仪式的重视,对礼教的笃行,增进了街坊邻里,族与族之间的了解沟通。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客观上造成财力、人力的耗支,使得攀比之风日益严重。新时期的婚礼也趋向于的科学化,文明化。客家崇义的婚俗礼仪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演变,增添新内容,体现新特色。当代的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恋爱,提倡婚姻自主,力求简单操办。婚礼形式繁多,有旅行结婚、田园结婚、海洋结婚等。以前的说媒、偷看、查家、哭嫁等传统习俗随时代变化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婚礼过程的变化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婚礼仪式在整个婚俗文化中也也呈现出传承性和稳定性,古老的仪式程序在本体上改变不大。婚礼中的礼仪用乐仍作为重要的环节坚守着,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乐”在国民心目有一定的高度。如学者郑樵曾经说所说,“在乡间社会中相当多礼俗都有仪式的存在,而这些仪式中又有乐与之相伴”,婚礼、葬礼、生日、满月、周年等等,请乐班不仅仅是为了热闹,还有深层的文化内涵,乐也承载着教育、娱乐等功能乐,可以表达情感,调节气氛,既可以用来娱神,也用来娱人。更多的是营造“人—神”共在的精神氛围。俗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崇义上堡婚礼使用的唢呐曲牌,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细微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崇义各地婚礼的用乐也呈现出规定性和一致性,这些音乐都和当地民众的审美习惯、生活内容息息相关。
结语
正如2001年在巴黎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的那样:“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举行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崇义客家婚礼蕴含了该民族民系的心理取向和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并不会消失殆尽,只要“根”和“源”在,这种活态文化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传统就像是一条河流,古代的优秀文化积淀在当下,形成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想对待祖先一样尊重。
[参 考 文 献]
[1]谢小林崇义年鉴[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2]黄诗崇义县志[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3]李宗汉上堡乡志[M]江西:上堡乡志编辑委员会,2009
[4]刘善群客家礼仪[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曾晓林,刘述玖上犹客家婚俗的程式描述与价值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报,2004(02)
[6]蓝希林、罗琼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7]葛传生、叶林客家民俗风情[G]赣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编2004
[8]胡小东论民俗变迁中音乐传统的坚守以永新民间婚嫁仪式音乐研究为例[J]艺术探索,2009(03)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