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眺望生命的更多可能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苏沧桑散文集《纸上》的日子里,眼前时不时划过一个个画面。
  一个个画面,组合而成的是一个传统中国。这恰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期待的,她期待未来的人能“从中触摸到一双双人民的手,听到更接近天空或大地的声音,看到始终萦绕在人类文明之河上古老而丰盈的元气”。
  古老而丰盈的元气从何而来?从站在时代边缘的一群人身上而来。相对于喧嚣的,他们是沉默的;相较于焦躁的,他们是沉静的;相较于志存高远的,他们是内敛自守的。
  他们是谁?他们是养蚕的、造纸的、唱戏的、种茶的、养蜂的、酿酒的、划船的。徐师傅最痛的是肩膀和腰,因为捞纸用不得蛮力,非用巧劲不可,“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一站得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赛菊她们穿着戏服捂个大半天是常有的事,半年的时间里只要有戏的日子,天天都是如此。
  他们是辛苦的,也是细致的。黄建春的炒茶很讲究。“第一步青锅的火候、第二步回潮的时间、第三步辉锅的火候,都掌握得无比精确。”这样炒完还不行,得过一周退火之后才好喝。伊海伯的酿酒从浸米开始,一步都错不得,如此再在糯米发酵后,把它们灌到五只巨型酿罐里,过了三四十日,酒水先是豆青色,再变成琥珀色,最好的是变成金黄色。
  因为专注于对细节的打理,因为受苦受累常达到身体的极限,故而快不得,归根到底他们做的是慢条斯理之事。他们也不想快,他们惯于慢、熟悉慢、享受慢。
  慢是表相,静是心相。如同苏沧桑写周小通的,“和蜜蜂在一起,和大地河流在一起,和‘甜蜜的事业’在一起,他从不孤单”。更如她写灵江伯时说的,“他只管把酒做好,他自己吃着有数,好酒,总有人要的”。他们只专注于手中的活、心中的念,此外无它。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就是最大的快活。
  他们收获了快活,也活出了自己心中的精彩,而非众人眼中的精彩。这既是黄建春“不倒自己的牌子”,亦是赛菊的“演给自己的心看”。先有自我的沉浸、痴迷、陶醉,而后才有生活的精彩与生命的充实,因此活儿再苦再累,皆能熬得住、扛得了。
  是他们的存在,让冥顽不灵、一意孤行、执迷不悟、螳臂当车这类词汇在现代语境中多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注脚。在现代生活的滚滚浪潮中,这些画面因为特立独行而充满多元的解读可能。独特性与丰富性兼具,为读者敞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是,这些画面是不为多数现代人认可的,甚至将之视为落伍、腐朽,乃至应该被抛弃的旧物。这种态度在无形之中,挤压着本就被边缘化的人与物的生存空间。
  对苏沧桑来讲,《纸上》的写作是对传统中国的遥遥致敬。此番写作的来源,是她对日常生活的眺望与突围。故而,也是她对自我个体生命的细细梳理。“我是一只深海的贝,龟缩在硬壳之中,常想探出触手,去刺探另一种具有强烈陌生感的人生,眺望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比如去草原养蜂,去戏班演戏,冬酿时节赤足蹚过酒作坊地面的积水,像祖先一样出海打鱼。”
  显然,苏沧桑正是她本人打量的对象之一。也就是说,在《纸上》这本书里,作者和她笔下的人们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未有高低之别。她的郑重扮相与上台清唱,她的对书中人物的牵肠挂肚,她的想尽各种方法的融入那些既累且细更慢的生命里。她虽是书写者,却不是疏远的、隔阂的、冷漠的抑或高高在上的。
  这样的作品不是三五天走马观花似的采风可以写成。换言之,心急写不出动人的篇幅。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妨也放慢阅读速度,体会作者和书中人的静与慢。

本期推荐


  一部饭桌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薛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书店是城市的审美底色
  作者:绿茶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時间:2021年4月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家获批了宅基地,在远离主村落的山脚下盖了新房子,周围邻居一共有11家。我们的房子是统一规划的,都有平屋顶。这种平屋顶很实用,我们再也不用去场院和马路上晒粮食了。  庄稼收割回家,直接运上自家屋顶。我们小孩子是屋顶上的常客,没事就被父母赶上去,当“稻草人”吓麻雀。  我家有架木梯,但我上屋顶不爬梯子,我都是踩着鸡窝爬到院墙上,再从院墙爬到平屋探出的水泥雨搭上,再从雨搭爬上屋顶。 
期刊
从高考“独木桥”到中考分流,中国教育体系即将迎来一场变革。面对孩子50%进入职教体系的可能性,很多家长开始纠结了。毕竟这个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很可能关系孩子的一生。不过,这事可能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玄乎”。因为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达到了四成,即使推行“五五开”的新政策,影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不过,政策信号清楚地显示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会提高,这是大势所
期刊
图① 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图② 通信战士在紧张地发报。图③ 周恩来在转战陕北途中批阅电讯稿。图④ 转战陕北时,范长江留下的行军路线图。“中央委员加电台等于党中央”  1947年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团对延安发起“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放弃延安。3月18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3月29日晚至30日,毛泽东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前敌委员
期刊
常有人慕名前来拜访江澄波,其中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读者。深圳《晶报》总编辑胡洪侠和夫人姚峥华都是“书痴”,来到苏州后,忙不迭地赶赴钮家巷深处的文学山房,去见见96岁的“掌柜”江澄波先生,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14年前。五代书店人,接力经营  江家人的书业故事从江澄波的曾祖父江椿山开始。这个湖州男子因为战乱来到苏州,就在苏州阊门的扫叶山房书店做店员。江家早在原籍地就擅长古籍研究,因此后辈多从事此业。  扫
期刊
▲ 李阳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银牌。 ▲ 李阳抖音账号截图。  他实现了身体的突破,也在带货供养家庭的同时,帮上百户农民开拓了销路。“做运动员可以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很光彩,可那更多是个人的光荣。现在,我不光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还助农帮到了更多人,我反而觉得自己价值更大。”突然火了  开通抖音账号3个月后的一天,李阳发的一条大蒜的视频突然火了。他满头大汗,单手举起一大袋刚挖好的大蒜,却因用力过猛,单
期刊
专栏作家,知名文化评论人,影评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万物皆有光》等作品20部。  不少著名作家写作时是有一些小怪癖的,比如马克·吐温要划一只小舟到湖面上才能写得得心应手;如果没有咖啡,巴尔扎克写作时会一筹莫展;海明威喜欢“金鸡独立”式的站立写作,这样会让他更自在。  我写作时,也有一些谈不上怪癖的小习惯,比如每次动笔前要把手洗干净。写到中间卡壳的时候还得再洗一两次,仿佛洗手
期刊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是广东一位归侨富商的女儿。为了反抗封建婚姻,她毅然外出求学,并结识了中共妇女运动领导人蔡畅、邓颖超。1926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正式改名为铁军。  陈铁军的哥哥也是位富商,出于对妹妹的担心,他劝阻道:“你搞革命一旦被捉,就没命了!你要读书,我供你去香港或出国留学都可以,你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呀!”  陈铁军清楚哥哥的苦心,但没有被亲情融化革命意志。1927年,邓颖超因病留在广州
期刊
1  我梦到一棵树生病了,因此我醒来就开始哭。梦中的季节是初夏,在青绿的森林里,那棵树却满身黄叶,偶尔被风吹落一两片。父亲突然出现,他捡起枯叶卷成一支烟,坐在石头上点燃,惬意地抽起来。我喊几声“爸爸”,一声比一声尖,但父亲没有任何反应。我感到心里很难受,于是就醒过来。我哭了一会,看到对面的床是空的,估计父亲已去做活路。我整理一下情绪,翻身起床。  不用揭开锅盖,家里没有可吃的东西。一只蟑螂钻出碗柜
期刊
国人对“国货”最初的认知,和“洋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货起步发展的年代,国家正处于民族危亡、时局动荡之中,尽管那时国货尚无力反制洋货倾销,但在凝聚国人士气、提振国人信心方面,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2021年上映的电影《1921》中,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李达和妻子王会悟在天台聊天,谈到他当初开展爱国救亡运动,带头抵制日货,却在点火焚烧日货时,赫然发现手中的火柴竟也是“日本制造”。这一幕表现出建党
期刊
傍晚时候,从县城开往村里的班车来到了鎮街上。  几位镇上乘客下车后,上来一群赶集回家的村民,车内顿时热闹拥挤起来,过道间塞满了蛇皮袋、竹篮子,售票员忙着整理、卖票。当车子要开动时,一根拐杖戳进了车门,门边的乘客喊了声“邹老师”,忙俯身把老人拉上了车。  我闻声望过去,上来的是村里已91岁高龄的邹老师,他衣着整洁,挺直的腰间斜背着一个黑色褡裢。我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请邹老师到我的座位上来坐,邹老师笑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