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野上,稻子熟了,微风一吹,荡起阵阵涟漪。扯一根干枯了的稻叶子,轻轻一揉,碎了,空气里充满了稻谷和泥土的香味。我摸出平安符,拿出里面那颗沾染了血液的干谷粒。红的血已经浸到了谷壳的细缝里。风把沙子吹进了我的眼,泪,滴了下来……
   那年,为了供我们两姊妹读书,干瘦黝黑的父母咬咬牙插下了六亩水田的禾苗。我明白:这六亩田里要灌的汗水还多着呢。
   最炎热的夏天到了,酷烈的阳光给万物笼罩上了一层青烟。天快黑时父亲终于回来了,他抽下肩上那条黑黑的已经破了好多洞的毛巾擦着脸,另一只手背过去,想捶捶腰和微驼的背,可硬是够不到。我鼻子酸了,趁着屋内昏暗的光线,赶快拿衣角拭了拭眼,走过去给爹捶背。南风吹着屋外晾衣的竹棍子,“吱呀,吱呀”地唱着无奈的歌。
   “他爹,明儿趁天气好把谷子收了吧,啊?”“再过一天吧,等谷子再饱些。”身子比前些天更佝偻的父亲嘴角向上扯了几分,是一个微笑的表情。我知道,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门外金灿灿一片,他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
   田埂上人来人往,两头挑着冒尖的谷堆的扁担发出“吱呦吱呦”的声音,像是笑得呼吸急促;田里“刷、刷”割稻的声音就像是走动的秒针,一声赶着一声。天大亮了,太阳咧嘴大笑着。人们脸上挂着累累的汗珠,衣服全湿透了。母亲弓着背,打着补丁的裤子被汗水紧贴在腿上。腰痛了,她直起身子扭两下,眼神里掩饰不住那份高兴劲儿。枝头几只布谷鸟不厌其烦唱着“不哭不哭……”。
   人影变短,逐渐缩成浓黑的一团。快过午了,午前割的谷子不易发霉。快,快,我心这么想着,动作更快了,“嚓、嚓、嚓”,耳边只听得镰刀发出爽利的声音。母亲割稻的速度我总也赶不上,她很快就割到前面去了。
   “四儿妈,你先带四儿回吧,我割完这片就回,啊?”父亲抹了一把汗,说。“只剩下不大的一片了,一块儿割吧……啊哟!”母亲的镰刀割到手了!鲜红的血从食指上一条长长的口子里涌出,滴到她手里那把稻穗上。沾染了鲜血的谷粒仿佛更饱满了。血一滴一滴滚落在她脚下,和泥土一起凝成了团。母亲把被割的手指头放到嘴里吮着,紧皱着眉头,疼得弯下了腰。我的心颤了一下,轻轻地喊了一声“妈”。
   “先敷上这个,快。”父亲不知从哪弄了些苦瓜叶子,揉碎了,绿色的汁水从他的指缝中溢出来。这是治刀伤的土方。母亲颤颤地伸出手指,我才看到那条伤口不仅长还非常深。“妈……”我不禁哽咽了,从母亲手中拿过那把染上了血迹的谷穗。
   第二年春天,父亲卖了这些谷子,凑齐了我们姊妹的学费。母亲把一叠理得整整齐齐的旧钞票递给我,食指上的伤疤像利刃割在我心上———痛———就是这种感觉。
   如今又到了割稻的收获季节,我望着随风起伏的金色稻浪,想到仍在这一片海洋中拼命劳作的父母亲,不由得紧紧握住了手中那血染的谷粒———相信它能永远守护我的信念和意志。
其他文献
  
期刊
老妈从我上小学五年级起,便患上了严重的恐叉症,注意,不是恐高症,是恐叉症———只要看见我作业本上、卷子上有那么一两个“×”,这恐叉症就发作了。   通常我的本子有“×”的那一页会被狠狠地撕下,紧接着被迅速地捏成一团后飞速向我砸来,同时铺天盖地的斥责声也不绝于耳:   “这么简单的题你也做错!白吃了这么多年的饭!你有没有用脑子?人家张三李四王五怎么不错?那是因为别人怎样怎样怎样……”   “什
期刊
如今,体罚已被明令禁止,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使用这种粗暴的惩戒方式,家长们似乎也不再那么爱挥舞鸡毛掸子了。然而,大人们或许并未意识到,成长中的少年仍然时刻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另一种暴力的突袭,那可能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心灵遭到鞭笞后的痛楚———那就是心理暴力。   你有过被老师冷嘲热讽之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的经历吗?要么是被宣布“谁也不要和某某某在一起”从此遭到了孤立?或者家长总是把你和他们认为更
期刊
我们这里喜欢把孩子的保姆叫做“姆”,前面再冠以她的姓氏。比如“马姆”就是我儿时那姓马的保姆。   20世纪60年代的保姆,不像现在的保姆住在孩子的家里。特别是在小城市,找到保姆的孩子几乎全部是住在保姆家养着的。   母亲说,我两岁半以前换过好几个保姆,因为我性子急吃饭挑食爱哭爱闹实在淘气。   去马姆家之前是在李姆家。   母亲说那晚我无端哭闹不休,不吃饭还摔了自己的小瓷饭碗。那李姆就无奈
期刊
在我住的公寓里有不少罗马尼亚人,其中一个长着橘红色头发和鱼泡大眼的纤瘦女生常在晚上用公用电脑聊天。她总有很好的理由占用公用的东西,比如她是跟人约好的,所以你最好在那个时候让她用电脑,而她一用就是很长时间。多么文质彬彬的蛮仪呵。她总喜欢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声音从劣质耳机里沙沙地泄漏出来,再好的音乐听起来也很不是滋味。雅格来的前一天晚上,打电话让我去收他的E-mail。我拖拖拉拉地下楼,两台电脑有
期刊
豆豆坐在那里。   操场上踢毽子的女孩“一、二、三……”清脆地数着数,跳皮筋的脚跺着地面“咚咚”作响,看篮球的人群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连树叶也“沙沙”地拍手叫好。   但这一切,豆豆都听不到。他的耳边只有沉闷的“嗡嗡”声,仿佛一万只蚊子在拍打翅膀。   云朵是牛奶一样的白,鲜艳的红旗火苗般猎猎招展,校服绿得像小草一样明快,黑色的甲虫拱着拱着在地上钻洞。   但这一切,豆豆都看不到。他的
期刊
酸枣树在我们这边乡下比较常见,它冬天叶子会落得光秃秃,夏天又非常繁茂。方言里把酸枣树结出的果实叫做“酸豆子”。   一到夏天,小孩子们都会在酸枣树下走来走去寻找掉落的酸豆子———酸枣树大多长得高而直,树枝上还有刺,所以很难爬上去摘。可是酸枣树并没有我们期待中那么大方,经常围着树转了半天才能捡到几个酸豆子。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竹竿敲,透过浓密的树叶,看准小小的酸豆子,用力一敲,一个一个可爱的酸豆子就这
期刊
向《少年文艺》的读者介绍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然而很长时间内我觉得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说起。因为安房的童话故事是无法复述的,就像你面对一个美丽的细磁薄胎花瓶,你可以告诉别人它的颜色是多么纯正优雅,花纹是多么繁复精致,然而,你怎么对别人传达你抚触时的手感,还有它静静地立在那儿时,散发出的氤氲清淡的光芒?那样的光芒,只有因它的美而引起应和的心灵才能感知到,察觉到。   某
期刊
早晨7点,手机震得天昏地暗,我半眯着眼看短信:   “新年快乐,祝开开心心,要好好学习;我换了个彩屏手机,有空拍照给你看。”   “怎么有这么老土的消息,换了彩屏了不起啊?”我一边想一边看落款,“外公”。   ……   这个早晨我有点晕晕乎乎的,说实话,我没想过手机收件箱里会出现一个年逾70岁的老人发来的消息,在我的概念中他们会打字就不错了。   不过也没什么,外公总是很让我惊喜的。  
期刊
那时候我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那一年的春天好像来得特别迟,开学都快一个月了,天空还常常阴沉得似乎一拧就能冒出水来。就在这时,高一(6)班的女生宿舍里又发生了一起失窃事件。   一个名叫李娟的女生星期天从家里带来的50块钱,塞在枕头里不翼而飞了。   对一个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50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李娟来办公室找到班主任范老师,说着说着,嗓子就因气愤、伤心而变哑了,“那是我妈妈卖鹅的钱……”范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