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也需要尊重学生,更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生动、高效,活而不乱。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关注;细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课堂添加了几分生动和活力。但反思新课程,仍然令人担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却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堂上追求“新”,却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我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让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失“品位”、“活”而不“乱”的局面。
一、关注“倾听”
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不光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教师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不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课堂上传递的只是答案,缺乏师生思维的碰撞,就是架空在肤浅的“对话”之上。
我读过这样一句话:语文传统教育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我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语文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场景:某个学生已经在回答问题了,却还有其他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教师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课堂就会只呈现热闹的表象而缺乏深度,学生的倾听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答案是错误的就要停下讲课,适当地提醒,让学生再听一遍其他同学的见解,再听一次问题,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就会带来精彩发言,就是学生的亮点所在。
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只有用心倾听,互相倾听,才能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
二、关注“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表扬式评点,这样的评价未必太笼统,不能让学生分辨出自己好在哪里,不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而所谓的评点,更多的是“标准化”的“预备语言”,更可悲的是他们已习惯了这种“作秀”。记得曾经有一位实习教师在教学《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哪里见过角。有的学生说“红领巾上有角”,有的说“牛角就是角”,还有的说“五角的硬币上也有角”。然而教师却不加分析,大声鼓励:“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太棒了!”试问:这位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吗?
也许这样的案例有点极端,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课堂上确实有这样一些教师。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指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这样的评点才有魅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美丽!
三、关注“讨论”
进入新课改,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小组合作真的达到目的了吗?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就投入了讨论,即使有些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已经会的学生把答案告诉给不会的同学,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真正目的。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讨论前—定要留给每个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每位学生都在有了一定的想法或疑惑以后再加入讨论,不然讨论只能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中还存在着学生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的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闲聊”,部分学生没有发言机会,沉默不语,始终未进入讨论的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每个讨论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掌握进度,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记录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报告员,这样,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全面锻炼个人能力。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我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要求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能做到随时站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对别人的观点作出评论。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了,不会发生“闲聊”等现象。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美丽,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理务关小学)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关注;细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课堂添加了几分生动和活力。但反思新课程,仍然令人担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却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堂上追求“新”,却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我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让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失“品位”、“活”而不“乱”的局面。
一、关注“倾听”
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不光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教师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不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课堂上传递的只是答案,缺乏师生思维的碰撞,就是架空在肤浅的“对话”之上。
我读过这样一句话:语文传统教育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我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语文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场景:某个学生已经在回答问题了,却还有其他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教师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课堂就会只呈现热闹的表象而缺乏深度,学生的倾听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答案是错误的就要停下讲课,适当地提醒,让学生再听一遍其他同学的见解,再听一次问题,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就会带来精彩发言,就是学生的亮点所在。
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只有用心倾听,互相倾听,才能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
二、关注“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表扬式评点,这样的评价未必太笼统,不能让学生分辨出自己好在哪里,不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而所谓的评点,更多的是“标准化”的“预备语言”,更可悲的是他们已习惯了这种“作秀”。记得曾经有一位实习教师在教学《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哪里见过角。有的学生说“红领巾上有角”,有的说“牛角就是角”,还有的说“五角的硬币上也有角”。然而教师却不加分析,大声鼓励:“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太棒了!”试问:这位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吗?
也许这样的案例有点极端,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课堂上确实有这样一些教师。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指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这样的评点才有魅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美丽!
三、关注“讨论”
进入新课改,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小组合作真的达到目的了吗?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就投入了讨论,即使有些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已经会的学生把答案告诉给不会的同学,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真正目的。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讨论前—定要留给每个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每位学生都在有了一定的想法或疑惑以后再加入讨论,不然讨论只能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中还存在着学生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的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闲聊”,部分学生没有发言机会,沉默不语,始终未进入讨论的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每个讨论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掌握进度,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记录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报告员,这样,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全面锻炼个人能力。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我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要求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能做到随时站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对别人的观点作出评论。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了,不会发生“闲聊”等现象。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美丽,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理务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