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的成绩,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每到完成作文任务时,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敷衍塞责,没有写作的激情和欲望,可想而知,写下的作文没有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表达似白开水,淡而无味,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思路不够条理。让老师看了为之头疼,长时间的教学作文,结果学生是那么令人失望,不仅学生厌烦作文,就连语文老师为之困扰,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曾反思良久,摸索总结,想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记下来,目的就是想和专家做一下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并提出建议。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作文的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学生写出个样来,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初中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我觉得要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语文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语文知识,喜欢阅读文学书籍,喜欢文字写作,喜欢语言文字中所表现的灵动的情感、优美的画面、睿智的思想,都能在他的内心深处有感动,文字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都能在心灵上受到感染。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注重兴趣的培养,它的功效将超过我们的预想,学生因为对语文有兴趣而成就自己的未来,
2注重写作的阶梯性训练
学生写作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初中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各种文体提出了不同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会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要达到训练目的,教师指导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就必须有系统性与层次性。初中阶段必须注重制定阶梯形写作训练目标,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与善于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能力,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考场作文的技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评改文章的习惯等等。
根据具体训练目标,制定学年、学期写作创新教学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七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从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入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然后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让学生敢写、爱写。教学可以重在指导学生多观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积累生活、学习、社会、自然、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每学期写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形式多样,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摘记、随笔等形式,做好长期写作的预热准备,再指导记叙文的分类和写作方法,就显得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做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七年级作文训练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八、九年级可以从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和简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展开议论着手,指导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通过目标细化,阶段性的强化,综合性的深化,训练效果是有效的,学生的作文整体水平会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作文教学成功的经验,作文训练的宗旨要日积月累,养成习惯,任务有趣,展示成果,互相评改,在这样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做一篇作文要达到立意高新,思路条理,技巧夺人,情感深厚,文辞尽美。经过这样阶段性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 纵深写作专题训练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在原有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针对不同文体设置不同专题进行科学训练。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议论文从观点确立和论据陈述上进行重点训练,具体训练分三步完成:
3. 1示范讲解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教师按教学专题精心备好课,根据课时安排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清楚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及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借助课文范文进行分析,重在讲清系统知识,就材料剪裁,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使学生作文有章可循,训练有“文”可依。
3.2仿写训练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如何仿写呢?对学生来讲,要经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最基本就是从教材中模仿。叶老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如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笔者在教《我的老师》后让学生写《我的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后写《春天》或《夏》、《秋》、《冬》,在教邹韬奋《我的母亲》后写《我的母亲或父亲》,这样的习作模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切进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表达能力。
3.3讲评再写
讲评作文应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文与个别不足的作文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范文提供给学生,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作文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和问题出现的原因。 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评之后再次修改,再次作文,让学生充分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结合自己多次的强化训练,达到写作力求表现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思考。
4 激发学生写作个性
写作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的直接体现。我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自主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学生的自主作文训练是作文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方式,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作文水平,更能体现写作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自身生活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与学生阅读借鉴的差异。家庭、学校和社会气象万千,内容丰富,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都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是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的。“我”是文章的灵魂,无“我”之情,必使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必使文章没真知灼见。因此,教师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文,最好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这样容易获得成功,引导学生选取自己亲自经历的或者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并对此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悟,捕捉出最感动的一点,从而迸发一种强烈的写作激情,展开身临其境的联想、想象,倾注笔端,一吐为快。如笔者曾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初三》为题的记叙文,先让学生明确“要选择生活中我亲身经历的初三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这个意图后,再引导他们展开广泛的联想,回想关于初三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引发学生的特别记忆,挖掘出更多的素材,然后,从这些生活素材中提炼一次特别的经历作为记叙文的基本内容。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广泛的联想,提取更具体、更详尽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形象和细节的积累,开拓了学生的构思,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广阔,能写出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的好文章来。
这种自主训练通常在平时的每周练笔中进行,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写随笔、写片段、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往往较随意,可以评时事、写读书笔记,写自已的喜怒哀乐、写生活学习琐事、也可以自已定题创作等,学生的写作欲望自由,任意发挥。学生作品在小组内自由传阅,选出优秀的文章进行全班展示,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有了底气、都想把自己的优秀的作品让大家阅读和交流,改变了过去写下文章不好意思让别人看的坏习气,正是因为这种作文有更多丰富的思想情感的流露,更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写作兴趣一来,思维活跃,文章就活了。长期下来,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了张扬。
5 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应吸取课标精髓,实现多角度评价。明确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作文的发展,多些鼓励,多些具体,多一些衡量尺度。评价可以从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和个性创意等方面进行,采用生生互评、自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优推先,促进学生作文发展。
5.1学生互评与自评
“文从改中出”,传统的作文批改,常常是教师“精批细改”,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且效率低下;学生对评语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只能一塞了之,造成批与不批一个样。但是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却具有明显的好处。学生批改作文比老师认真仔细,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老师批语的关注程度,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教给学生评改方法。例如:教育名师魏书生要求学生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这是有借鉴意义的。我在作文评改方面对学生的批阅是有要求的,我让学生批改前,从修改符号,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主题突出、选材丰富几方面进行批阅和批改,刚尝试时,学生很有兴趣,但出现学生不敢动手改,无从入手改,把握尺度难以确定等问题,教师在指导中逐步归纳问题,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使得批改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有益的尝试,如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学生互评后,学生还可进行自评,针对同学的评语再阅读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的评改观点进行比较,在批阅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学生自己的作文技巧,作文方法。
5.2教师再评
教师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与自评,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这时作文的格式、书写、语言、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进行再评语。给学生按百分制打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量化的估计,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才能弥补不足,发挥长处,螺旋式的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漫漫,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只有把好作文这一关,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敢写、乐写、会写,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语文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语文知识,喜欢阅读文学书籍,喜欢文字写作,喜欢语言文字中所表现的灵动的情感、优美的画面、睿智的思想,都能在他的内心深处有感动,文字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都能在心灵上受到感染。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注重兴趣的培养,它的功效将超过我们的预想,学生因为对语文有兴趣而成就自己的未来,
2注重写作的阶梯性训练
学生写作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初中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各种文体提出了不同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会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要达到训练目的,教师指导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就必须有系统性与层次性。初中阶段必须注重制定阶梯形写作训练目标,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与善于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能力,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考场作文的技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评改文章的习惯等等。
根据具体训练目标,制定学年、学期写作创新教学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七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从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入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然后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让学生敢写、爱写。教学可以重在指导学生多观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积累生活、学习、社会、自然、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每学期写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形式多样,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摘记、随笔等形式,做好长期写作的预热准备,再指导记叙文的分类和写作方法,就显得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做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七年级作文训练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八、九年级可以从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和简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展开议论着手,指导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通过目标细化,阶段性的强化,综合性的深化,训练效果是有效的,学生的作文整体水平会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作文教学成功的经验,作文训练的宗旨要日积月累,养成习惯,任务有趣,展示成果,互相评改,在这样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做一篇作文要达到立意高新,思路条理,技巧夺人,情感深厚,文辞尽美。经过这样阶段性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 纵深写作专题训练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在原有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针对不同文体设置不同专题进行科学训练。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议论文从观点确立和论据陈述上进行重点训练,具体训练分三步完成:
3. 1示范讲解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教师按教学专题精心备好课,根据课时安排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清楚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及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借助课文范文进行分析,重在讲清系统知识,就材料剪裁,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使学生作文有章可循,训练有“文”可依。
3.2仿写训练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如何仿写呢?对学生来讲,要经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最基本就是从教材中模仿。叶老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如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笔者在教《我的老师》后让学生写《我的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后写《春天》或《夏》、《秋》、《冬》,在教邹韬奋《我的母亲》后写《我的母亲或父亲》,这样的习作模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切进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表达能力。
3.3讲评再写
讲评作文应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文与个别不足的作文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范文提供给学生,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作文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和问题出现的原因。 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评之后再次修改,再次作文,让学生充分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结合自己多次的强化训练,达到写作力求表现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思考。
4 激发学生写作个性
写作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的直接体现。我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自主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学生的自主作文训练是作文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方式,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作文水平,更能体现写作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自身生活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与学生阅读借鉴的差异。家庭、学校和社会气象万千,内容丰富,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都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是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的。“我”是文章的灵魂,无“我”之情,必使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必使文章没真知灼见。因此,教师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文,最好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这样容易获得成功,引导学生选取自己亲自经历的或者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并对此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悟,捕捉出最感动的一点,从而迸发一种强烈的写作激情,展开身临其境的联想、想象,倾注笔端,一吐为快。如笔者曾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初三》为题的记叙文,先让学生明确“要选择生活中我亲身经历的初三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这个意图后,再引导他们展开广泛的联想,回想关于初三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引发学生的特别记忆,挖掘出更多的素材,然后,从这些生活素材中提炼一次特别的经历作为记叙文的基本内容。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广泛的联想,提取更具体、更详尽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形象和细节的积累,开拓了学生的构思,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广阔,能写出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的好文章来。
这种自主训练通常在平时的每周练笔中进行,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写随笔、写片段、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往往较随意,可以评时事、写读书笔记,写自已的喜怒哀乐、写生活学习琐事、也可以自已定题创作等,学生的写作欲望自由,任意发挥。学生作品在小组内自由传阅,选出优秀的文章进行全班展示,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有了底气、都想把自己的优秀的作品让大家阅读和交流,改变了过去写下文章不好意思让别人看的坏习气,正是因为这种作文有更多丰富的思想情感的流露,更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写作兴趣一来,思维活跃,文章就活了。长期下来,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了张扬。
5 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应吸取课标精髓,实现多角度评价。明确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作文的发展,多些鼓励,多些具体,多一些衡量尺度。评价可以从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和个性创意等方面进行,采用生生互评、自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优推先,促进学生作文发展。
5.1学生互评与自评
“文从改中出”,传统的作文批改,常常是教师“精批细改”,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且效率低下;学生对评语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只能一塞了之,造成批与不批一个样。但是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却具有明显的好处。学生批改作文比老师认真仔细,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老师批语的关注程度,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教给学生评改方法。例如:教育名师魏书生要求学生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这是有借鉴意义的。我在作文评改方面对学生的批阅是有要求的,我让学生批改前,从修改符号,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主题突出、选材丰富几方面进行批阅和批改,刚尝试时,学生很有兴趣,但出现学生不敢动手改,无从入手改,把握尺度难以确定等问题,教师在指导中逐步归纳问题,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使得批改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有益的尝试,如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学生互评后,学生还可进行自评,针对同学的评语再阅读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的评改观点进行比较,在批阅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学生自己的作文技巧,作文方法。
5.2教师再评
教师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与自评,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这时作文的格式、书写、语言、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进行再评语。给学生按百分制打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量化的估计,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才能弥补不足,发挥长处,螺旋式的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漫漫,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只有把好作文这一关,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敢写、乐写、会写,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