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起点。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乐于思考,不要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懒散的心理。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打开思路,学生才会愿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对于新事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只是对知识点进行简单讲授罗列,这样枯燥的讲解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可以在讲解的同时,根据教材为同学们设计一些情境,让他们参与其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会更深刻。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日常感兴趣的一些东西,结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或者利用游戏、问答的形式对数学知识加以应用,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游戏,同学们把自己的笔放在一个手里,并保证是偶数支,然后从中拿出二分之一放在另一个手里高高举起来。
师: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举起来的手里的笔的数量与自己的一样吗?
师:为什么大家都拿的是二分之一,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手里笔的总数不一样。
(教师进行总结)
师:小丽看了数学课本的四分之一页,小明看了字典的四分之一(教师拿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字典)。那么,他们看得书的页数同样多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谁看的多一些呢?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生:小丽看得多,因为字典的页数多,数学课本的页数少。
师生总结:分数相同,如果整体的数量不同,那么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如果整体的数量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多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千万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素材,也是最全面的教学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不要机械地讲授教材,要合理适当地将教材内容展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首先,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性质的认知。如长短、大小、圆方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利用加减法的计算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定理性质,一定要先让他们理解、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定理成立,引导学生对某些性质进行应用,然后对其进行理解记忆,这样的记忆才会深刻牢固,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否则背得快忘得也快。
其次,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授,还要随时和学生互动,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说一下对所讲内容是否有所了解,自己目前所认知的有哪些方面;巩固旧知识时,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解答题目或者对其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加深学生的理解。
最后,对于课后的习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做题是巩固知识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做的题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选择一些题目进行训练,所选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也要把握好,切忌运用“题海战术”。有些好的题目不是做完就没事了,还要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可以根据题目做出调整,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直观地讲解一些知识。比如结合一些视频、音频、图像演示,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吸收消化所讲内容,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讲解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师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一些制作风车的材料。教师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风车,出示一个已经做好的风车,并问:“同学们喜欢风车吗?谁知道风车是怎么做成的吗?都需要哪些东西?
生:纸、木棒……
师:需要什么形状的纸呢?
生:正方形。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下,除了正方形外同学们还认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这些图形中,与正方形最相似的图形有哪些呢?为什么呢?
生:长方形,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边都很直。
师:大家再想象一下,我们平时都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生:黑板、橡皮是长方形的,钟表是正方形的……
师:对,大家说的都很正确。
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一下旧的知识,总结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那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的各边长,有什么不同呢?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动手折纸,也让学生动手折纸)。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折痕,再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图形自己动手拼组一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善于观察问题,乐于思考问题,巧于解答问题,勤于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起点。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乐于思考,不要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懒散的心理。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打开思路,学生才会愿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对于新事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只是对知识点进行简单讲授罗列,这样枯燥的讲解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可以在讲解的同时,根据教材为同学们设计一些情境,让他们参与其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会更深刻。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日常感兴趣的一些东西,结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或者利用游戏、问答的形式对数学知识加以应用,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游戏,同学们把自己的笔放在一个手里,并保证是偶数支,然后从中拿出二分之一放在另一个手里高高举起来。
师: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举起来的手里的笔的数量与自己的一样吗?
师:为什么大家都拿的是二分之一,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手里笔的总数不一样。
(教师进行总结)
师:小丽看了数学课本的四分之一页,小明看了字典的四分之一(教师拿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字典)。那么,他们看得书的页数同样多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谁看的多一些呢?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生:小丽看得多,因为字典的页数多,数学课本的页数少。
师生总结:分数相同,如果整体的数量不同,那么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如果整体的数量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多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千万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素材,也是最全面的教学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不要机械地讲授教材,要合理适当地将教材内容展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首先,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性质的认知。如长短、大小、圆方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利用加减法的计算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定理性质,一定要先让他们理解、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定理成立,引导学生对某些性质进行应用,然后对其进行理解记忆,这样的记忆才会深刻牢固,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否则背得快忘得也快。
其次,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授,还要随时和学生互动,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说一下对所讲内容是否有所了解,自己目前所认知的有哪些方面;巩固旧知识时,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解答题目或者对其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加深学生的理解。
最后,对于课后的习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做题是巩固知识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做的题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选择一些题目进行训练,所选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也要把握好,切忌运用“题海战术”。有些好的题目不是做完就没事了,还要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可以根据题目做出调整,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直观地讲解一些知识。比如结合一些视频、音频、图像演示,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吸收消化所讲内容,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讲解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师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一些制作风车的材料。教师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风车,出示一个已经做好的风车,并问:“同学们喜欢风车吗?谁知道风车是怎么做成的吗?都需要哪些东西?
生:纸、木棒……
师:需要什么形状的纸呢?
生:正方形。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下,除了正方形外同学们还认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这些图形中,与正方形最相似的图形有哪些呢?为什么呢?
生:长方形,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边都很直。
师:大家再想象一下,我们平时都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生:黑板、橡皮是长方形的,钟表是正方形的……
师:对,大家说的都很正确。
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一下旧的知识,总结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那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的各边长,有什么不同呢?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动手折纸,也让学生动手折纸)。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折痕,再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图形自己动手拼组一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善于观察问题,乐于思考问题,巧于解答问题,勤于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