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车立法,要做的还很多
■ (河南)湍水石
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会上,温总理再次强调要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看来,“校车立法”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但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关于校车安全的相关规定事实上一直没有缺位:早在2007年,我国就出台了校车的国家标准,去年国家又发布了首个专门规范小学生校车安全的强制性“国标”。而且,几乎每一次大的校车安全事故之后,相关部门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紧急通知——强调要为孩子们“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但最终都因为没有刚性的制度要求而未能引起社会的真正重视。显然,只依靠一部“国标”和校车安全条例是远远不够的。让没有校车的孩子坐上校车,让校车成为公路上最安全的车辆,在立法上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这就不仅要看政府的决心,更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缺什么
■ (湖北)刘 凌
那天,对门的大李两口子来我家串门,看了在一旁做作业的儿子,说着说着就扯起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大李老婆埋怨道:“我儿子好不容易考进了重点中学,但学习上仍有惰性。时时刻刻要人‘督’着。这不,我们现在在这儿,说不定儿子又在上网玩游戏呢。”大李附和道:“就是。进了重点并不是保险柜,竞争更激烈。我就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按说啥都不缺,他们为什么不懂得珍惜呢?”
我家两口子也添盐加醋,拿旁边写作业的儿子打比,说他们简直就是生活在蜜罐子里。吃、喝、穿、玩哪样不是最好的,就是不能理解做家长的一片苦心。
儿子连着打了几个哈欠,拍拍嘴,怪笑道:“这些都勉强吧。依我看,咱学生现在都缺一样哦……”我们把脸都转向他,忙问:“缺什么?”儿子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满脸无奈地说:“早上6点起床,连着上一天的课,回来各种作业起码要做到晚上11点。我们疲劳,累啊!缺的就是瞌睡。”
伤不起的学校和孩子
■ 丫 丫
媒体报道:南京市六合区大圣小学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吃饭,学校除了一年级的孩子外,二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午饭结束后都会被学校安排轮流值班洗碗。一些家长表示,孩子还太小了,要在学校参加这么重的劳动不可思议。洗那么多的碗后,袖子都弄湿了,孩子们受凉感冒了怎么办。
小学生的袖子怕湿,戴个袖套之类不就可以解决了么?家长不用那么紧张。
现在的孩子很娇贵,在校园里不能弄破点皮,不能受点“委屈”,连洗碗都被认为是不适合的“重劳动”,在家长动不动就投诉的压力下,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越来越谨慎,体育课连单双杠都不用了,连走路都要限速。
面对投诉,校长缄默:算了,还是咱们老师自己来洗吧。又一次退缩了。
伤不起,学校何苦吃力不讨好呢?但在这种家长过度关心之下,孩子的运动兴趣、劳动乐趣也日渐消失,我们能指望校园有多少生机呢?(见金羊网)
不以分数评价孩子
■ (广西)陶丽娟
每当孩子考试过后,我们总想知道孩子考得怎样,知道了成绩,我们又迫不及待地问孩子分数。取得了好成绩,心想孩子真听话,而一旦成绩下降,心里就不是滋味,对孩子的一切不满意、不顺眼,似乎成绩就是孩子的全部。
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但是要知道,分数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不是判断孩子为人处世能力的标准,不是孩子能否干好一番事业的前提。因此不应用分数去評价孩子。
我认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了想,如果一味只注重孩子的分数,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对孩子将有许多不良影响,如会减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程度等。父母让孩子感觉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分数,要为这一枯燥的目标不停地背知识点、没完没了地进行题海战术、一切课外时间都得抱着书本度过,不免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学习兴趣也被这情绪一点点地吞噬掉;分数在父母心中的分量也让孩子感到重压在肩,每次考试前,脑海里会呈现父母那严肃的表情,心里祈祷着一定要考好呀!有如此之压力,又如何谈得上安心学习呢?我看,过于重视分数的父母得改改观念了。
责任编辑 邹韵文
■ (河南)湍水石
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会上,温总理再次强调要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看来,“校车立法”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但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关于校车安全的相关规定事实上一直没有缺位:早在2007年,我国就出台了校车的国家标准,去年国家又发布了首个专门规范小学生校车安全的强制性“国标”。而且,几乎每一次大的校车安全事故之后,相关部门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紧急通知——强调要为孩子们“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但最终都因为没有刚性的制度要求而未能引起社会的真正重视。显然,只依靠一部“国标”和校车安全条例是远远不够的。让没有校车的孩子坐上校车,让校车成为公路上最安全的车辆,在立法上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这就不仅要看政府的决心,更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缺什么
■ (湖北)刘 凌
那天,对门的大李两口子来我家串门,看了在一旁做作业的儿子,说着说着就扯起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大李老婆埋怨道:“我儿子好不容易考进了重点中学,但学习上仍有惰性。时时刻刻要人‘督’着。这不,我们现在在这儿,说不定儿子又在上网玩游戏呢。”大李附和道:“就是。进了重点并不是保险柜,竞争更激烈。我就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按说啥都不缺,他们为什么不懂得珍惜呢?”
我家两口子也添盐加醋,拿旁边写作业的儿子打比,说他们简直就是生活在蜜罐子里。吃、喝、穿、玩哪样不是最好的,就是不能理解做家长的一片苦心。
儿子连着打了几个哈欠,拍拍嘴,怪笑道:“这些都勉强吧。依我看,咱学生现在都缺一样哦……”我们把脸都转向他,忙问:“缺什么?”儿子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满脸无奈地说:“早上6点起床,连着上一天的课,回来各种作业起码要做到晚上11点。我们疲劳,累啊!缺的就是瞌睡。”
伤不起的学校和孩子
■ 丫 丫
媒体报道:南京市六合区大圣小学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吃饭,学校除了一年级的孩子外,二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午饭结束后都会被学校安排轮流值班洗碗。一些家长表示,孩子还太小了,要在学校参加这么重的劳动不可思议。洗那么多的碗后,袖子都弄湿了,孩子们受凉感冒了怎么办。
小学生的袖子怕湿,戴个袖套之类不就可以解决了么?家长不用那么紧张。
现在的孩子很娇贵,在校园里不能弄破点皮,不能受点“委屈”,连洗碗都被认为是不适合的“重劳动”,在家长动不动就投诉的压力下,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越来越谨慎,体育课连单双杠都不用了,连走路都要限速。
面对投诉,校长缄默:算了,还是咱们老师自己来洗吧。又一次退缩了。
伤不起,学校何苦吃力不讨好呢?但在这种家长过度关心之下,孩子的运动兴趣、劳动乐趣也日渐消失,我们能指望校园有多少生机呢?(见金羊网)
不以分数评价孩子
■ (广西)陶丽娟
每当孩子考试过后,我们总想知道孩子考得怎样,知道了成绩,我们又迫不及待地问孩子分数。取得了好成绩,心想孩子真听话,而一旦成绩下降,心里就不是滋味,对孩子的一切不满意、不顺眼,似乎成绩就是孩子的全部。
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但是要知道,分数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不是判断孩子为人处世能力的标准,不是孩子能否干好一番事业的前提。因此不应用分数去評价孩子。
我认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了想,如果一味只注重孩子的分数,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对孩子将有许多不良影响,如会减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程度等。父母让孩子感觉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分数,要为这一枯燥的目标不停地背知识点、没完没了地进行题海战术、一切课外时间都得抱着书本度过,不免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学习兴趣也被这情绪一点点地吞噬掉;分数在父母心中的分量也让孩子感到重压在肩,每次考试前,脑海里会呈现父母那严肃的表情,心里祈祷着一定要考好呀!有如此之压力,又如何谈得上安心学习呢?我看,过于重视分数的父母得改改观念了。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