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们创作了反映广西东兰县板栗经纪人协会党支部服务栗农事迹的党员电教片《板栗金桥》。与我们以往拍的片子不同的是,该片运用了大量镜头语言,充分调动了各种摄影手法和拍摄技巧,尽可能用画面讲故事。全片十几分钟,解说词仅有几百字,画面真正地成为了专题片的“主角”。
平时多攒“米”
用画面讲故事其实也是大家常谈的了,但真正这么去做的人却不多,为什么?因为无“米”下锅。其实电教片创作领域藏龙卧虎,大家都有本事去做“巧妇”,但要真的试图用画面来讲故事,却总是发现拍到的画面不够用。平时对素材没有积累,制作任务来了后在几天时间里突击取材,拍到的画面和场景单一,没有时间跨度,也没有细节刻画,这样的画面能讲些什么呢?所以想用画面讲故事,首先你要拍到足够的画面才行。
平时积累要独到。瞄准一个素材长期跟拍,是积累画面的好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采访宣传工作中,有些基层涌现的亮点在大家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那么这个亮点就是值得持续关注、深入挖掘的,我们越是跟拍下去,画面资料就越是丰富。也许这个亮点将来用得到,也许用不到,但利用工作便利对其建档进行视频积累,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费什么事。一旦有了制作任务,这个亮点素材形成选题并且通过了,再按照常规流程集中拍摄一番,我们的画面积累就会更加丰富。《板栗金桥》的制作过程正是如此。早在2008年,“中国板栗之乡”东兰县隘洞镇成立了一个板栗经纪人协会党支部,我们将这个党建工作新亮点制作成了一条新闻,从此这个协会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我们持续宣传板栗之乡,协会活动到哪里,我们的摄像机就跟拍到哪里,积累了大量视频资料。这些积累起来的视频资料使我们有了用画面讲故事的底气。
精益求精拍出采。有不少同仁拍起片来一遍过,我们对此很不理解:既然有了数码技术,为什么不利用这一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呢?我们在拍摄《板栗金桥》时,凡是涉及到场面调度的画面,都是换着场景拍、换着时序拍,多次拍、重复拍,尽可能让每一个片段都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这样在后期制作中素材选择面就会更宽。在拍摄群众用竹竿采收板栗的特写镜头时,为了形象地展示出群众丰收的喜悦,我们先后多次进村,扛着摄像机在树下守着,喊老百姓过来采收。有的老百姓在镜头前表现得很别扭,我们就停下来和他交流,交流好了再拍。片中的采收场景不多,只不过闪现了几秒钟,但这几秒钟,却是我们在四年来的多次抓拍中的某一次里拍到的。没有这种劲头儿,就不可能拍到群众那种写在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
选好“米”下锅
画面素材多也是对创作者的一种考验:选择什么画面来讲这个故事?我们的筛选办法很平实也很管用:第一就是编导选择,选取那些表意功能强的镜头;第二就是观众选择,找人来看样片,反复看,多个层面多个群体地看。
绘声绘色选画面。既然要用画面讲故事,那么选取的画面就要带有大量信息,表意功能强。比如我们在反映板栗外运过程中,协会党支部安排人员跟车保护,防止夜间车辆迷路或不法分子偷盗这段内容时,组织了我们单位所有的人手,多种角度、多个机位地拍下这一场景的远景、中景、近景,在拍摄过程中多次聚焦人们的面部表情,同时录下同期声。而在选择画面时,则选了协会人员与群众嬉笑谈天的画面,反映协会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又选择了暮色四合、车辆上坡协会人员帮忙推车的画面,告诉观众协会人员此时肩负着什么任务。这些画面本身就能反映这一情节的全貌,不需要解说词就能把事件讲得很生动。
广邀干群看样片。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个创作习惯,就是常把自己的诗拿给人们看,人家看懂了说好则可,若看不懂说不好就拿回来修改。我们在制作《板栗金桥》时也采取了这种白居易式的“共同创作法”,每次制作出样片后除了坚持自己反复看,还邀请领导看、专家看、群众看。各个群体看片子的角度不同,意见也不一致,我们则把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大家看没看懂。领导说没有体现出主题,专家说看着不太流畅,群众说没看明白里面说什么,这都说明我们选的画面不好,那就要重新选、重新编,甚至重新去 补拍。这一部片子制作下来,我们先后换了十几次脚本,重选画面更是不可胜计。比如反映板栗老板拒绝客商送钱送礼这一段,我们先后换过多个画面,实拍式、偷拍式的表现模式都试验过,最后听取群众意见,采用了话剧式场景,反映事件发生地点的全貌和人物全身,通过主体动作和同期声推进情节。
解说要精到
用画面讲故事是一种艺术追求,却不是原则。实际上解说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恰到好处的解说词可以对画面起到补足说明作用,还可以交代好那些画面难以传达的信息。如果说解说词泛滥是以文害意,那么刻意抛弃解说词无疑就是因噎废食。我们在用画面讲故事的同时,仍然要重视解说词的写作和运用,只不过要处理好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
声画相成讲故事。《板栗金桥》的成片只有几百字的解说词,可实际上在拍摄之初我们是进行过多次解说词创作的,前后写下的解说词恐怕总计有几万字。但在后期制作时,我们发现大量的解说词和同样大量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没有使内容更丰富,反而头绪纷乱、枝节旁生,很不协调。解说词太多,画面也太多,双方的内容反而不好结合。有时画面表达得很具体,解说词却表达得很抽象;有时画面讲得已经挺精彩,又加上了解说词却是画蛇添足。在多次反思之后,我们才最终确定了用画面讲故事的创作思想。虽然全片的解说词很少,但我们在解说词创作上下的功夫却一点也不少,成片后的几百字解说词,其实是我们先期创作的几万字解说词的精华。只不过在成片中,解说词成为画面补足和画面延伸的“道具”,以画为主,以说为辅。
提前构思配画面。《板栗金桥》的很多镜头都是提前进行了细致构思的。比如板栗协会的来龙去脉,就要交代清楚。当然这也可以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用字幕来表达,但却会加重画面表现任务,可能延长片子时长,不如用解说词来得简洁。凡是这样的环节,我们就把解说词先写出来,文字尽可能简洁,然后根据解说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去拍摄和选择恰当的画面。有的画面本身意味深长,不需要大量解说,但还是要交代一些必要信息,形成提示或补充作用。凡是这样的部分,就以画面为蓝本,根据表达的需要酌情加以解说。比如画面中出现了蓝天白云下的红水河大桥,桥上运板栗的大车排成长龙,桥下运板栗的船只扎成一堆,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板栗协会开会商讨保护客商问题的场景。这种场景变换是情节递进的关键,不加解说词予以说明就会很突兀,所以已离开观众很久的解说词此刻适时“归来”:“板栗产业因为有了‘金桥’,才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用画面讲故事,其实是件很吃力的事,需要创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到一线重复采访抓拍;吃力也就罢了,有时也不一定讨好,一旦故事讲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过,电教片要追求个性,才可能打造精品。为了电教片园地花开更艳,我们这些创作者也不妨多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作者为广西东兰县委组织部干部)
平时多攒“米”
用画面讲故事其实也是大家常谈的了,但真正这么去做的人却不多,为什么?因为无“米”下锅。其实电教片创作领域藏龙卧虎,大家都有本事去做“巧妇”,但要真的试图用画面来讲故事,却总是发现拍到的画面不够用。平时对素材没有积累,制作任务来了后在几天时间里突击取材,拍到的画面和场景单一,没有时间跨度,也没有细节刻画,这样的画面能讲些什么呢?所以想用画面讲故事,首先你要拍到足够的画面才行。
平时积累要独到。瞄准一个素材长期跟拍,是积累画面的好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采访宣传工作中,有些基层涌现的亮点在大家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那么这个亮点就是值得持续关注、深入挖掘的,我们越是跟拍下去,画面资料就越是丰富。也许这个亮点将来用得到,也许用不到,但利用工作便利对其建档进行视频积累,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费什么事。一旦有了制作任务,这个亮点素材形成选题并且通过了,再按照常规流程集中拍摄一番,我们的画面积累就会更加丰富。《板栗金桥》的制作过程正是如此。早在2008年,“中国板栗之乡”东兰县隘洞镇成立了一个板栗经纪人协会党支部,我们将这个党建工作新亮点制作成了一条新闻,从此这个协会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我们持续宣传板栗之乡,协会活动到哪里,我们的摄像机就跟拍到哪里,积累了大量视频资料。这些积累起来的视频资料使我们有了用画面讲故事的底气。
精益求精拍出采。有不少同仁拍起片来一遍过,我们对此很不理解:既然有了数码技术,为什么不利用这一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呢?我们在拍摄《板栗金桥》时,凡是涉及到场面调度的画面,都是换着场景拍、换着时序拍,多次拍、重复拍,尽可能让每一个片段都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这样在后期制作中素材选择面就会更宽。在拍摄群众用竹竿采收板栗的特写镜头时,为了形象地展示出群众丰收的喜悦,我们先后多次进村,扛着摄像机在树下守着,喊老百姓过来采收。有的老百姓在镜头前表现得很别扭,我们就停下来和他交流,交流好了再拍。片中的采收场景不多,只不过闪现了几秒钟,但这几秒钟,却是我们在四年来的多次抓拍中的某一次里拍到的。没有这种劲头儿,就不可能拍到群众那种写在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
选好“米”下锅
画面素材多也是对创作者的一种考验:选择什么画面来讲这个故事?我们的筛选办法很平实也很管用:第一就是编导选择,选取那些表意功能强的镜头;第二就是观众选择,找人来看样片,反复看,多个层面多个群体地看。
绘声绘色选画面。既然要用画面讲故事,那么选取的画面就要带有大量信息,表意功能强。比如我们在反映板栗外运过程中,协会党支部安排人员跟车保护,防止夜间车辆迷路或不法分子偷盗这段内容时,组织了我们单位所有的人手,多种角度、多个机位地拍下这一场景的远景、中景、近景,在拍摄过程中多次聚焦人们的面部表情,同时录下同期声。而在选择画面时,则选了协会人员与群众嬉笑谈天的画面,反映协会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又选择了暮色四合、车辆上坡协会人员帮忙推车的画面,告诉观众协会人员此时肩负着什么任务。这些画面本身就能反映这一情节的全貌,不需要解说词就能把事件讲得很生动。
广邀干群看样片。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个创作习惯,就是常把自己的诗拿给人们看,人家看懂了说好则可,若看不懂说不好就拿回来修改。我们在制作《板栗金桥》时也采取了这种白居易式的“共同创作法”,每次制作出样片后除了坚持自己反复看,还邀请领导看、专家看、群众看。各个群体看片子的角度不同,意见也不一致,我们则把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大家看没看懂。领导说没有体现出主题,专家说看着不太流畅,群众说没看明白里面说什么,这都说明我们选的画面不好,那就要重新选、重新编,甚至重新去 补拍。这一部片子制作下来,我们先后换了十几次脚本,重选画面更是不可胜计。比如反映板栗老板拒绝客商送钱送礼这一段,我们先后换过多个画面,实拍式、偷拍式的表现模式都试验过,最后听取群众意见,采用了话剧式场景,反映事件发生地点的全貌和人物全身,通过主体动作和同期声推进情节。
解说要精到
用画面讲故事是一种艺术追求,却不是原则。实际上解说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恰到好处的解说词可以对画面起到补足说明作用,还可以交代好那些画面难以传达的信息。如果说解说词泛滥是以文害意,那么刻意抛弃解说词无疑就是因噎废食。我们在用画面讲故事的同时,仍然要重视解说词的写作和运用,只不过要处理好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
声画相成讲故事。《板栗金桥》的成片只有几百字的解说词,可实际上在拍摄之初我们是进行过多次解说词创作的,前后写下的解说词恐怕总计有几万字。但在后期制作时,我们发现大量的解说词和同样大量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没有使内容更丰富,反而头绪纷乱、枝节旁生,很不协调。解说词太多,画面也太多,双方的内容反而不好结合。有时画面表达得很具体,解说词却表达得很抽象;有时画面讲得已经挺精彩,又加上了解说词却是画蛇添足。在多次反思之后,我们才最终确定了用画面讲故事的创作思想。虽然全片的解说词很少,但我们在解说词创作上下的功夫却一点也不少,成片后的几百字解说词,其实是我们先期创作的几万字解说词的精华。只不过在成片中,解说词成为画面补足和画面延伸的“道具”,以画为主,以说为辅。
提前构思配画面。《板栗金桥》的很多镜头都是提前进行了细致构思的。比如板栗协会的来龙去脉,就要交代清楚。当然这也可以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用字幕来表达,但却会加重画面表现任务,可能延长片子时长,不如用解说词来得简洁。凡是这样的环节,我们就把解说词先写出来,文字尽可能简洁,然后根据解说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去拍摄和选择恰当的画面。有的画面本身意味深长,不需要大量解说,但还是要交代一些必要信息,形成提示或补充作用。凡是这样的部分,就以画面为蓝本,根据表达的需要酌情加以解说。比如画面中出现了蓝天白云下的红水河大桥,桥上运板栗的大车排成长龙,桥下运板栗的船只扎成一堆,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板栗协会开会商讨保护客商问题的场景。这种场景变换是情节递进的关键,不加解说词予以说明就会很突兀,所以已离开观众很久的解说词此刻适时“归来”:“板栗产业因为有了‘金桥’,才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用画面讲故事,其实是件很吃力的事,需要创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到一线重复采访抓拍;吃力也就罢了,有时也不一定讨好,一旦故事讲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过,电教片要追求个性,才可能打造精品。为了电教片园地花开更艳,我们这些创作者也不妨多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作者为广西东兰县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