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中的教师提出,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幼儿逐渐对制作柿饼失去了兴趣。于是,教师感到困惑:幼儿的兴趣转移了,教师要不要将其拉回?制作柿饼总是失败,这样的活动究竟适不适合在幼儿园进行?关于柿子的主题活动到底要如何进行?
教师若要解答这些疑惑,宜重新梳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以诊断柿饼制作活动是不是真的失败了。
起初,孩子们在散步时发现了从柿子树上掉落的果子,并争相表达了自己关于柿子的前期经验。教师判断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便将柿子投放在自然角,方便孩子们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柿子皮看一看。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于柿子的直观感受。之后,为了扩展孩子们有关柿子的经验,教师又组织了阅读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柿饼是什么”和“柿饼怎么做”产生了疑问。在教师看来,制作柿饼将成为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而教师自己也愿意与孩子们共同经历探究的过程。
案例中,教师提出,孩子如能参与柿子的加工过程,便能获得多样的体验和多方面的经验。那么教师究竟希望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怎样的体验和经验呢?在我看来,这位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并不十分明确这次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只是直觉地感到制作柿饼这样一个孩子未曾经历过的、令孩子感到新鲜的活动具有教育价值,而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做出柿饼。
案例中,柿饼制作活动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晾晒柿子的时候遭遇了连绵阴雨,导致柿子发霉了;第二次,在改变晾晒方法和地点后,柿子没有发霉,但也没有成功挂霜,外观看起来与超市售卖的柿饼相差甚远。如果单纯以成功做出与超市售卖的品相相差无几的柿饼为目标,那么这次活动的确是失败的。然而如果像教师一开始设定的那样,想让孩子通过活动获得多样的体验和多方面的经验,那么活动不仅没有失败,甚至可以说挺成功的。两次晾晒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次放在竹匾中,一次穿绳挂起来;两次晾晒还遭遇了不同的天气:一次是连绵阴雨,一次是连日晴好。最终,孩子们观察到了不同的结果:一次是柿子发霉了,一次是柿子变小了一点,出现了一些“皱纹”。这不正是“多样的体验”吗?如果这时教师能把握契机引导孩子结合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来思考为什么两次制作会得到如此不一样的结果,孩子不就有可能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了吗?
由此可见,教师下意识地仍然更为看重柿饼制作活动的结果而非制作过程中孩子的体验。事实上,无论是认识柿子的活动还是制作柿饼的活动,都是孩子发展的契机,认识柿子或学会制作柿饼不是最终目的。无论幼儿园里种的是柿子树还是橘子树、柚子树、苹果树,哪怕只是在种植地里种了一些蔬菜或在自然角里养了一些花花草草,都使得孩子们有机会通过持续的观察发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发展变化,感知环境对于身边事物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世间万物的联系。这些才应是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更为看重的。
如果教师将柿饼制作活动视作丰富孩子经验的机会,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支持可能大为不同。比如,在第一次的晾晒过程中,看到柿子上出现了黑点,还长了一些“毛”,教师可能会引导孩子们讨论:“这是怎么了?你们以前见过这种发黑、‘长毛’的现象吗?为什么会这样?”即使孩子们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对,教师也不会急于告知“真相”。在第二次晾晒时,看到柿子没再出现发霉的情况,教师可以再组织讨论:“为什么这次柿子沒有发黑、‘长毛’?这次晾晒的过程和前面那次相比,有哪些不一样?”也许孩子就能从这些“不一样”中感知柿子发霉可能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又如,在第二次制作时,教师可能不会因考虑晾晒时的通风、干燥而牺牲让孩子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反之,教师会将孩子的观察放在首位,至少会将两者统筹起来考虑。教师也许还会在孩子自己做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每隔几天和孩子一起利用相机拍一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按时间顺序呈现在记录墙上或记录册中,从而更直观地展现柿子连续变化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对柿饼的兴趣也许就能保持得更为长久。再如,无论最终柿饼外观看起来怎样,只要没有变质、可以食用,教师都应该让孩子们分享、品尝,虽说口感也许不像从超市买来的那么好,但这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自然“香甜”无比。
(上海市金山区龙堰路幼儿园 于明鑫)
教师若要解答这些疑惑,宜重新梳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以诊断柿饼制作活动是不是真的失败了。
起初,孩子们在散步时发现了从柿子树上掉落的果子,并争相表达了自己关于柿子的前期经验。教师判断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便将柿子投放在自然角,方便孩子们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柿子皮看一看。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于柿子的直观感受。之后,为了扩展孩子们有关柿子的经验,教师又组织了阅读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柿饼是什么”和“柿饼怎么做”产生了疑问。在教师看来,制作柿饼将成为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而教师自己也愿意与孩子们共同经历探究的过程。
案例中,教师提出,孩子如能参与柿子的加工过程,便能获得多样的体验和多方面的经验。那么教师究竟希望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怎样的体验和经验呢?在我看来,这位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并不十分明确这次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只是直觉地感到制作柿饼这样一个孩子未曾经历过的、令孩子感到新鲜的活动具有教育价值,而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做出柿饼。
案例中,柿饼制作活动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晾晒柿子的时候遭遇了连绵阴雨,导致柿子发霉了;第二次,在改变晾晒方法和地点后,柿子没有发霉,但也没有成功挂霜,外观看起来与超市售卖的柿饼相差甚远。如果单纯以成功做出与超市售卖的品相相差无几的柿饼为目标,那么这次活动的确是失败的。然而如果像教师一开始设定的那样,想让孩子通过活动获得多样的体验和多方面的经验,那么活动不仅没有失败,甚至可以说挺成功的。两次晾晒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次放在竹匾中,一次穿绳挂起来;两次晾晒还遭遇了不同的天气:一次是连绵阴雨,一次是连日晴好。最终,孩子们观察到了不同的结果:一次是柿子发霉了,一次是柿子变小了一点,出现了一些“皱纹”。这不正是“多样的体验”吗?如果这时教师能把握契机引导孩子结合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来思考为什么两次制作会得到如此不一样的结果,孩子不就有可能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了吗?
由此可见,教师下意识地仍然更为看重柿饼制作活动的结果而非制作过程中孩子的体验。事实上,无论是认识柿子的活动还是制作柿饼的活动,都是孩子发展的契机,认识柿子或学会制作柿饼不是最终目的。无论幼儿园里种的是柿子树还是橘子树、柚子树、苹果树,哪怕只是在种植地里种了一些蔬菜或在自然角里养了一些花花草草,都使得孩子们有机会通过持续的观察发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发展变化,感知环境对于身边事物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世间万物的联系。这些才应是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更为看重的。
如果教师将柿饼制作活动视作丰富孩子经验的机会,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支持可能大为不同。比如,在第一次的晾晒过程中,看到柿子上出现了黑点,还长了一些“毛”,教师可能会引导孩子们讨论:“这是怎么了?你们以前见过这种发黑、‘长毛’的现象吗?为什么会这样?”即使孩子们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对,教师也不会急于告知“真相”。在第二次晾晒时,看到柿子没再出现发霉的情况,教师可以再组织讨论:“为什么这次柿子沒有发黑、‘长毛’?这次晾晒的过程和前面那次相比,有哪些不一样?”也许孩子就能从这些“不一样”中感知柿子发霉可能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又如,在第二次制作时,教师可能不会因考虑晾晒时的通风、干燥而牺牲让孩子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反之,教师会将孩子的观察放在首位,至少会将两者统筹起来考虑。教师也许还会在孩子自己做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每隔几天和孩子一起利用相机拍一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按时间顺序呈现在记录墙上或记录册中,从而更直观地展现柿子连续变化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对柿饼的兴趣也许就能保持得更为长久。再如,无论最终柿饼外观看起来怎样,只要没有变质、可以食用,教师都应该让孩子们分享、品尝,虽说口感也许不像从超市买来的那么好,但这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自然“香甜”无比。
(上海市金山区龙堰路幼儿园 于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