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战国策》是表现战国时期纵横策士言行的一部书,本文从先承再转之计、巧设比喻之计、细节盘问之计、先发制人之计、纵设机关之计五个方面对其中的策士语言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战国策》 策士语言艺术 论辩技巧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刘向,策士是书中叙述的重要角色,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策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肯定。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策士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整理,以探究他们是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云覆雨的。
一、先承再转之计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①
运用先承再转的技巧,在论辩中造成一个缓冲的地带,为说服对方或展开下一轮的论辩攻势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尽量避免使双方在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而导致出现谈判僵局,给进一步的沟通或论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当然,先承接过来的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论点或论据。在上述故事中,针对秦王的诘难,矢口否认就不是明智的,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老实地承认这个事件已经发生。姚贾采取了这种明智的做法,承认了秦王的发难,反而使秦王一下子失去了强力打击的靶子,不得不缓和语气,说道:“那你还有何面目来见我?”在这句问话的背后,至少暗示了在秦王的心里还隐含着一个疑问:“这家伙还真的这样做了,那他为什么还有胆量来见我呢?莫非他还有什么别的招数?”心里这样一嘀咕,底气就少了几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是大王您一手造成的啊!”姚贾在成功地完成了承接对方论题这一步之后,紧接着便展开了论辩的攻势。姚贾在这段出色的论辩中,先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自己具有忠诚的品质,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之所以为别国君王接纳,正是由于自己具备了这种品质。说到这里,他还含而不露地把导致“我出走结交各国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子在于大王不辨忠奸、慢怠忠臣,在于“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并进而指出了秦王这种做法将导致重蹈夏桀和商纣那样身死国破的覆辙。
二、巧设比喻之计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②
巧用比喻,是论辩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舌战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述故事中,赵国使者魏加以曾遭弓箭射杀的大雁因身体上的箭伤尚未痊愈,被弓箭射杀造成的惊恐心理伤痕也未平复,结果被人虚拉弓弦的声音惊吓得旧疮迸裂坠地而亡的寓言故事,比喻遭到秦军打击的临武君的身心状态,说明那位被秦军打得惨败的临武君不能担当合纵抗秦的主将。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舌战论辩中,巧妙地运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胜过许多抽象的论证,一个贴切到位的比喻,具有令人信服地说服力。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听者认识比喻的思维次序。那么作为论说的一方,却要循着与听者相反的思维路线,他的使命是深刻地认识并揭示事物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形象(即从道理到形象的途径),再循着与论辩者自己的思维路线相反的途径(即从形象到道理的途径)把它叙述出来。
三、细节盘问之计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如何?”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③
上述故事中,张旄所采取的是细节盘问的论辩战术。当魏王和他探讨联合秦国进攻韩国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他并没有直接地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就这个问题的得失、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入手,反过来向魏王提出问题,由魏王自己作出鉴别,得出结论。他的盘问,涉及这一事件的各个细节,而且这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魏王所关心的问题。第一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怎样作出反应;第二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对前来进攻的敌国联合阵营中的各个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第三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对行将到来的军事威胁会什么样的反应。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弄清了魏国在进攻韩国这个联合的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弄清了作为进攻目标的韩国针对这一军事行动最有可能的反应。搞清了问题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该不该参与这次联合的军事行动,对于魏国来说便已经十分清楚、明朗了。所以,张旄最后说,是否进攻韩国的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
运用细节盘问的论辩技巧,应当全面了解把握所要论述的事件,并能够预测不同的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影响。
四、先发制人之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王真,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候。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④
好一顿唇枪利剑,叫人如何招架得住。赵威后说得真好,这一番正气浩然、融情入理的话,简直让人无法喘息。她在论辩中巧妙地使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致使对方措手不及,无力为自己辩驳。在这个故事中,赵威后一见齐国的使者,连使者送来的信都还没有拆开,就一顿连珠炮似的问年成、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齐国的使者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赵威后居然要这样发问,因为他的脑子里只装着国王,他的尊卑观念与赵威后有着顺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有着天壤之别,使得他们的对话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注定要使一方完全主动,而另一方完全被动,这种情况当然也就非常自然地为主动的一方造成了先发制人的客观态势。于是,赵威后先发制人的论辩攻势真正地展开了,她以赞叹的语调一气不断地说出了两位贤士和一名孝女的事迹,毫不留情地抨击齐国政治的弊端,责问齐王在治国策略上的疏漏。最后又以一种疾恶如仇的语气,对一个不肖之徒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表示了强烈的遗憾,从心底里发出了她对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呼唤。
先发制人,是论辩中的一种攻势战略,目的在于论辩者总是竭力在论辩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是《战国策》中策士常用技巧。
五、纵设机关之计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⑤
在这个故事中,谭拾子成功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术,先给孟尝君提了两个问题,让对方把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观点充分地表露出来,然后他便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态度和思想观念,采取转换视角、改变话题、引申观点、批判评析的方式从中切入论辩,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运用欲擒故纵这条论辩战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对方与所论辩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深刻地体察对方的心境,力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精心地设计导入论辩的问语或开场白。在这篇论辩故事中,谭拾子可谓对孟尝君当时的心境体察得相当透彻,他跑到国境线上去迎接孟尝君,奠定了说服对方的感情基础。他的第一句问语:“您还怨恨齐国的士大夫吗?”便是走进对方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接着又问:“恨不得杀了他们,是吗?”这表示自己这时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同时也在双方之间造就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样,等到对方一旦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渲泄和流露,论辩发起的一方便抓住了制胜论辩的主动权,他便可以自如地转移到另一个角度或空域,不露声色地使论辩的重心发生位移。于是,对方由于情感的发展和思维的状态还处在论辩发起者营造的情绪和语言环境下,因而不能立即适应这种话题转换和观点位移而陷入被动。这样,论辩的主动权便操纵在发起人的手里了。正如在本篇故事中,随着论辩的展开,谭拾子灵活地转变话题,说服了孟尝君。
在论辩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固然是十分有效的,但在运用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时势本身的作用,也就是欲擒故纵的实际条件是否存在。
注释:
①战国策·卷七·秦策五.
②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③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④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⑤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刘伯奎.辩论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欧阳友权.口才学(修订本)[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战国策》 策士语言艺术 论辩技巧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刘向,策士是书中叙述的重要角色,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策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肯定。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策士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整理,以探究他们是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云覆雨的。
一、先承再转之计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①
运用先承再转的技巧,在论辩中造成一个缓冲的地带,为说服对方或展开下一轮的论辩攻势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尽量避免使双方在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而导致出现谈判僵局,给进一步的沟通或论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当然,先承接过来的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论点或论据。在上述故事中,针对秦王的诘难,矢口否认就不是明智的,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老实地承认这个事件已经发生。姚贾采取了这种明智的做法,承认了秦王的发难,反而使秦王一下子失去了强力打击的靶子,不得不缓和语气,说道:“那你还有何面目来见我?”在这句问话的背后,至少暗示了在秦王的心里还隐含着一个疑问:“这家伙还真的这样做了,那他为什么还有胆量来见我呢?莫非他还有什么别的招数?”心里这样一嘀咕,底气就少了几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是大王您一手造成的啊!”姚贾在成功地完成了承接对方论题这一步之后,紧接着便展开了论辩的攻势。姚贾在这段出色的论辩中,先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自己具有忠诚的品质,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之所以为别国君王接纳,正是由于自己具备了这种品质。说到这里,他还含而不露地把导致“我出走结交各国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子在于大王不辨忠奸、慢怠忠臣,在于“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并进而指出了秦王这种做法将导致重蹈夏桀和商纣那样身死国破的覆辙。
二、巧设比喻之计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②
巧用比喻,是论辩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舌战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述故事中,赵国使者魏加以曾遭弓箭射杀的大雁因身体上的箭伤尚未痊愈,被弓箭射杀造成的惊恐心理伤痕也未平复,结果被人虚拉弓弦的声音惊吓得旧疮迸裂坠地而亡的寓言故事,比喻遭到秦军打击的临武君的身心状态,说明那位被秦军打得惨败的临武君不能担当合纵抗秦的主将。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舌战论辩中,巧妙地运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胜过许多抽象的论证,一个贴切到位的比喻,具有令人信服地说服力。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听者认识比喻的思维次序。那么作为论说的一方,却要循着与听者相反的思维路线,他的使命是深刻地认识并揭示事物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形象(即从道理到形象的途径),再循着与论辩者自己的思维路线相反的途径(即从形象到道理的途径)把它叙述出来。
三、细节盘问之计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如何?”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③
上述故事中,张旄所采取的是细节盘问的论辩战术。当魏王和他探讨联合秦国进攻韩国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他并没有直接地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就这个问题的得失、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入手,反过来向魏王提出问题,由魏王自己作出鉴别,得出结论。他的盘问,涉及这一事件的各个细节,而且这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魏王所关心的问题。第一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怎样作出反应;第二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对前来进攻的敌国联合阵营中的各个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第三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对行将到来的军事威胁会什么样的反应。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弄清了魏国在进攻韩国这个联合的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弄清了作为进攻目标的韩国针对这一军事行动最有可能的反应。搞清了问题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该不该参与这次联合的军事行动,对于魏国来说便已经十分清楚、明朗了。所以,张旄最后说,是否进攻韩国的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
运用细节盘问的论辩技巧,应当全面了解把握所要论述的事件,并能够预测不同的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影响。
四、先发制人之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王真,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候。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④
好一顿唇枪利剑,叫人如何招架得住。赵威后说得真好,这一番正气浩然、融情入理的话,简直让人无法喘息。她在论辩中巧妙地使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致使对方措手不及,无力为自己辩驳。在这个故事中,赵威后一见齐国的使者,连使者送来的信都还没有拆开,就一顿连珠炮似的问年成、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齐国的使者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赵威后居然要这样发问,因为他的脑子里只装着国王,他的尊卑观念与赵威后有着顺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有着天壤之别,使得他们的对话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注定要使一方完全主动,而另一方完全被动,这种情况当然也就非常自然地为主动的一方造成了先发制人的客观态势。于是,赵威后先发制人的论辩攻势真正地展开了,她以赞叹的语调一气不断地说出了两位贤士和一名孝女的事迹,毫不留情地抨击齐国政治的弊端,责问齐王在治国策略上的疏漏。最后又以一种疾恶如仇的语气,对一个不肖之徒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表示了强烈的遗憾,从心底里发出了她对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呼唤。
先发制人,是论辩中的一种攻势战略,目的在于论辩者总是竭力在论辩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是《战国策》中策士常用技巧。
五、纵设机关之计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⑤
在这个故事中,谭拾子成功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术,先给孟尝君提了两个问题,让对方把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观点充分地表露出来,然后他便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态度和思想观念,采取转换视角、改变话题、引申观点、批判评析的方式从中切入论辩,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运用欲擒故纵这条论辩战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对方与所论辩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深刻地体察对方的心境,力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精心地设计导入论辩的问语或开场白。在这篇论辩故事中,谭拾子可谓对孟尝君当时的心境体察得相当透彻,他跑到国境线上去迎接孟尝君,奠定了说服对方的感情基础。他的第一句问语:“您还怨恨齐国的士大夫吗?”便是走进对方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接着又问:“恨不得杀了他们,是吗?”这表示自己这时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同时也在双方之间造就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样,等到对方一旦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渲泄和流露,论辩发起的一方便抓住了制胜论辩的主动权,他便可以自如地转移到另一个角度或空域,不露声色地使论辩的重心发生位移。于是,对方由于情感的发展和思维的状态还处在论辩发起者营造的情绪和语言环境下,因而不能立即适应这种话题转换和观点位移而陷入被动。这样,论辩的主动权便操纵在发起人的手里了。正如在本篇故事中,随着论辩的展开,谭拾子灵活地转变话题,说服了孟尝君。
在论辩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固然是十分有效的,但在运用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时势本身的作用,也就是欲擒故纵的实际条件是否存在。
注释:
①战国策·卷七·秦策五.
②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③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④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⑤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刘伯奎.辩论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欧阳友权.口才学(修订本)[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