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宁明县油茶产业存在问题,提出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为宁明县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宁明县主要的传统特色经济林,种植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突出,是宁明县九大农业产业和五大林业优势产业之一。油茶籽油中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在90%以上,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是名副其实的优质食用植物油[1-3]。同时,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开发用途[4-5]。油茶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其稳产收获期可达几十年,具有“轻劳力、管护少”等优点,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宁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林业资源丰富,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林业可以作大文章。特别是油茶作为宁明县林业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既是造林绿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长线扶贫产业,可以成为长期巩固精准脱贫成效的压舱石[6-7]。
1.宁明县油茶产业现状
1.1资源分布现状
宁明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油茶种类品种繁多,栽培分布广泛。目前,全县各乡镇均有油茶栽培种植,其中以南部山区的桐棉、那楠、板棍、峙浪、爱店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多,中部及北部的亭亮、城中、北江、海渊、明江、东安、那堪、寨安等乡镇亦有零星种植分布。自然分布种类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
1.2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7年底,全县油茶面积达3万亩(产前期1.8万亩、初产期0.3万亩、盛产期0.7万亩、衰产期0.2万亩),年产油茶籽约280吨,产油达70吨,产值达420万元,油茶加工还是以民间的小作坊为主,经济效益不高。
1.3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3.1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
2012年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油茶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和油茶产业综合开发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油茶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3.2鼓励各种林业主体造林
积极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大力支持连片50亩以上的油茶新造种植大户,促使林地向有能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个体大户流转,扩大高产油茶造林基地规模,充分利用有限的国土整治面积和宜林的荒山荒地,打造集中连片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1.3.3强化管理监督
实行油茶种苗调拨制度,强化对油茶品种引进的监督管理,做到“两定三清楚”,即由县油茶办统一向有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定点采苗、定向生产供应,做到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去向清楚,确保种苗质量,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大力推广使用嫁接苗,慎用扦插苗,禁用实生苗。根据我县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先选择广西岑溪软枝系列优良品种,特别是“岑软2号”和“岑软3号”。加大对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嫁接穗条、苗木的来源管理,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
1.3.4加强技术指导
组建县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小组,抓好基层林業站职工和乡村农民的技术培训,对良种引进等采取全过程监控和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到位。加强科技示范,推动油茶龙头企业、大户建设科技示范片和示范点,以带动油茶丰产基地的全面建设。
1.3.5打击不法行为
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提前采摘和收购其他企业所建油茶基地等行为,稳定油茶产区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1.3.6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推进规模经营。
1.3.7培植油茶龙头企业
鼓励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1.3.8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1.3.9扶植油茶种植大户
支持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兴办油茶林基地,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1.3.10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围绕油茶产业的发展,培育建设油茶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和信息网络市场,着力打造现代化油茶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油茶苗木供应、产品销售、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为林农、油茶加工和消费者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油茶果收购在同等价格条件下,要优先由政府指定收购单位收购,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3.11以科技力量支撑
长期与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负责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4油茶产业发展趋势
1.4.1产业规模扩大化
近年来,全县年均新造和低改油茶林分别在1万亩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县油茶林总面积从2011年的7000亩发展到3万亩,扩大4.2倍;年产油茶籽从2011年的100吨提高到280万吨,提高了2.8倍;茶油产量从25吨提高到70吨,提高了2.8倍;产值从100万元提高到420万元,提高了4.2倍;现有茶油加工作坊从2011年的10多家增加到30多家,油茶年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崇左市前列。 1.4.2投入机制多元化
近年来,投入油茶等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资金除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专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外,通过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金融资金投入比例不断增加。高产示范林建设资金企业和个人投入占70%以上。
1.4.3加工利用综合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山茶精油、护扶油、茶麸洗护品等一系列商品逐渐上市。
1.4.4扶贫效果凸显化
油茶产业作为我县的传统特色经济林,近年来在山区群众扶贫开发方面勇挑重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通过优先安排补助项目和专项贷款等措施,帮助贫困农户建立自主经营基地、土地入股油茶基地、贫困户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使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脱贫致富,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扶贫模式,成为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共赢的成功典范。据统计,全县贫困地区累计发展油茶林2万亩,带动约10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已有500户贫困户2000多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脱贫。
2.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资金投入缺口大
近年来,各地油茶发展热情高涨,但油茶种植前期投入大、收益慢,新造林前三年需投入3000元/亩(其中人工费1300元、农资费1000元、基建费600元、其他费用100元);低产林改造每亩投入也在800-2000元之间(具体投入根据抚育施肥、换冠嫁接等不同低改措施来确定)。2013—2014年,全县申报油茶项目面积3.2万亩(包括新造林和低效林改林),但目前自治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之社会资金投入不足,造林贷款融资困难,造成越是不投入越是产量低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造林规模和质量。
2.2高产示范基地偏少且分布不均衡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宁明县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依然较慢,缺乏广西主推国审良种“岑软2号” “岑软3号”高产无性系示范林,加之示范林分布不均衡,一些示范点选址较偏。目前,全县未能做到乡镇级的油茶高产示范基地的覆盖,加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技术员则更少,有甚空白,种植农户未能实地参观,不能感官上认知,造成油茶产业推广进度缓慢。
2.3老幼低产林分比例较大
全县现有3万亩的油茶林中,70%以上属低产低效林。早期油茶多为实生造林,品种良莠不齐、林龄衰老,加上对新造林后期抚育管护不到位,经营不善,管理粗放,造成低产低效林面积比例较大,单位面积产量与丰产标准有较大差距。而劳动力不足、技术普及不够等问题也束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为低产林改造。
2.4龙头品牌创建滞后
我县基本没有深加工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每年我县产出的油茶籽相当大部分被崇左、南宁等周边企业收购加工,我县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对油茶产品加工没有特别优惠扶持政策,在豆油、花生油市场独大的情况下,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将产业做大做强。
3.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3.1落实产业发展规划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力争到2020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才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自治区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抓手,通过“双高”示范园建设,创建油茶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推广油茶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融合化发展的高产高效示范园,推动全区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3.2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进一步整合和统筹林业资金,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生态工程和造林补贴、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林业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等优先用于油茶林基地建设和老中幼低产林改造。同时,重点落实推进金融机构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贷款扶持政策,争取和相关银行联合出台油茶产业贷款管理办法、油茶林地资源资产评估办法和油茶林权抵押担保实施办法,加大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
3.3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继续加强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加强对企业、大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把油茶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争取将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进、机械化操作设备研发等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引进和改良自动落籽、集籽以及机械化挖坑、施肥、采果、脱壳等先进技术。加快香花油茶、陆川油茶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优良品种选育,逐步向全县進行推广应用。
3.4积极推进精深加工
引进和培育跨地区经营的贮藏保鲜、深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研究开发洗涤用品、保健用品等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同时,争取涉林资金项目扶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
4.小结
油茶是宁明县传统优势农业产业,重视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做好产业引导,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优势,构建完整合理的产业体系,积极拓宽油茶市场,完善油茶市场机制秩序,建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品牌,扩大销售范围,加快油茶优良品种推广栽培、提高油茶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油茶栽培技术,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地区特色产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庭.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02):115-117+130.
[2]谢彩文.把广西油茶产业做大做优做强[N].广西日报,2014-06-27(009).
[3]邵瑞.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效益分析及模式选择[D].北京林业大学,2011.
[4]陈国臣,黄开顺.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03):159-161.
[5]刘频.广西油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02):21-23.
[6]李潇晓.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9(05):55-59.
[7]张乃燕.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科学,2003(04):211-213+190.
(作者单位:宁明县峙浪乡林业站)
【关键词】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宁明县主要的传统特色经济林,种植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突出,是宁明县九大农业产业和五大林业优势产业之一。油茶籽油中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在90%以上,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是名副其实的优质食用植物油[1-3]。同时,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开发用途[4-5]。油茶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其稳产收获期可达几十年,具有“轻劳力、管护少”等优点,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宁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林业资源丰富,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林业可以作大文章。特别是油茶作为宁明县林业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既是造林绿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长线扶贫产业,可以成为长期巩固精准脱贫成效的压舱石[6-7]。
1.宁明县油茶产业现状
1.1资源分布现状
宁明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油茶种类品种繁多,栽培分布广泛。目前,全县各乡镇均有油茶栽培种植,其中以南部山区的桐棉、那楠、板棍、峙浪、爱店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多,中部及北部的亭亮、城中、北江、海渊、明江、东安、那堪、寨安等乡镇亦有零星种植分布。自然分布种类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
1.2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7年底,全县油茶面积达3万亩(产前期1.8万亩、初产期0.3万亩、盛产期0.7万亩、衰产期0.2万亩),年产油茶籽约280吨,产油达70吨,产值达420万元,油茶加工还是以民间的小作坊为主,经济效益不高。
1.3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3.1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
2012年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油茶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和油茶产业综合开发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油茶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3.2鼓励各种林业主体造林
积极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大力支持连片50亩以上的油茶新造种植大户,促使林地向有能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个体大户流转,扩大高产油茶造林基地规模,充分利用有限的国土整治面积和宜林的荒山荒地,打造集中连片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1.3.3强化管理监督
实行油茶种苗调拨制度,强化对油茶品种引进的监督管理,做到“两定三清楚”,即由县油茶办统一向有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定点采苗、定向生产供应,做到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去向清楚,确保种苗质量,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大力推广使用嫁接苗,慎用扦插苗,禁用实生苗。根据我县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先选择广西岑溪软枝系列优良品种,特别是“岑软2号”和“岑软3号”。加大对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嫁接穗条、苗木的来源管理,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
1.3.4加强技术指导
组建县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小组,抓好基层林業站职工和乡村农民的技术培训,对良种引进等采取全过程监控和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到位。加强科技示范,推动油茶龙头企业、大户建设科技示范片和示范点,以带动油茶丰产基地的全面建设。
1.3.5打击不法行为
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提前采摘和收购其他企业所建油茶基地等行为,稳定油茶产区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1.3.6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推进规模经营。
1.3.7培植油茶龙头企业
鼓励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1.3.8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1.3.9扶植油茶种植大户
支持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兴办油茶林基地,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1.3.10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围绕油茶产业的发展,培育建设油茶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和信息网络市场,着力打造现代化油茶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油茶苗木供应、产品销售、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为林农、油茶加工和消费者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油茶果收购在同等价格条件下,要优先由政府指定收购单位收购,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3.11以科技力量支撑
长期与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负责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4油茶产业发展趋势
1.4.1产业规模扩大化
近年来,全县年均新造和低改油茶林分别在1万亩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县油茶林总面积从2011年的7000亩发展到3万亩,扩大4.2倍;年产油茶籽从2011年的100吨提高到280万吨,提高了2.8倍;茶油产量从25吨提高到70吨,提高了2.8倍;产值从100万元提高到420万元,提高了4.2倍;现有茶油加工作坊从2011年的10多家增加到30多家,油茶年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崇左市前列。 1.4.2投入机制多元化
近年来,投入油茶等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资金除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专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外,通过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金融资金投入比例不断增加。高产示范林建设资金企业和个人投入占70%以上。
1.4.3加工利用综合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山茶精油、护扶油、茶麸洗护品等一系列商品逐渐上市。
1.4.4扶贫效果凸显化
油茶产业作为我县的传统特色经济林,近年来在山区群众扶贫开发方面勇挑重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通过优先安排补助项目和专项贷款等措施,帮助贫困农户建立自主经营基地、土地入股油茶基地、贫困户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使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脱贫致富,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扶贫模式,成为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共赢的成功典范。据统计,全县贫困地区累计发展油茶林2万亩,带动约10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已有500户贫困户2000多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脱贫。
2.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资金投入缺口大
近年来,各地油茶发展热情高涨,但油茶种植前期投入大、收益慢,新造林前三年需投入3000元/亩(其中人工费1300元、农资费1000元、基建费600元、其他费用100元);低产林改造每亩投入也在800-2000元之间(具体投入根据抚育施肥、换冠嫁接等不同低改措施来确定)。2013—2014年,全县申报油茶项目面积3.2万亩(包括新造林和低效林改林),但目前自治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之社会资金投入不足,造林贷款融资困难,造成越是不投入越是产量低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造林规模和质量。
2.2高产示范基地偏少且分布不均衡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宁明县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依然较慢,缺乏广西主推国审良种“岑软2号” “岑软3号”高产无性系示范林,加之示范林分布不均衡,一些示范点选址较偏。目前,全县未能做到乡镇级的油茶高产示范基地的覆盖,加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技术员则更少,有甚空白,种植农户未能实地参观,不能感官上认知,造成油茶产业推广进度缓慢。
2.3老幼低产林分比例较大
全县现有3万亩的油茶林中,70%以上属低产低效林。早期油茶多为实生造林,品种良莠不齐、林龄衰老,加上对新造林后期抚育管护不到位,经营不善,管理粗放,造成低产低效林面积比例较大,单位面积产量与丰产标准有较大差距。而劳动力不足、技术普及不够等问题也束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为低产林改造。
2.4龙头品牌创建滞后
我县基本没有深加工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每年我县产出的油茶籽相当大部分被崇左、南宁等周边企业收购加工,我县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对油茶产品加工没有特别优惠扶持政策,在豆油、花生油市场独大的情况下,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将产业做大做强。
3.宁明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3.1落实产业发展规划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力争到2020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才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自治区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抓手,通过“双高”示范园建设,创建油茶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推广油茶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融合化发展的高产高效示范园,推动全区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3.2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进一步整合和统筹林业资金,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生态工程和造林补贴、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林业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等优先用于油茶林基地建设和老中幼低产林改造。同时,重点落实推进金融机构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贷款扶持政策,争取和相关银行联合出台油茶产业贷款管理办法、油茶林地资源资产评估办法和油茶林权抵押担保实施办法,加大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
3.3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继续加强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加强对企业、大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把油茶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争取将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进、机械化操作设备研发等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引进和改良自动落籽、集籽以及机械化挖坑、施肥、采果、脱壳等先进技术。加快香花油茶、陆川油茶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优良品种选育,逐步向全县進行推广应用。
3.4积极推进精深加工
引进和培育跨地区经营的贮藏保鲜、深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研究开发洗涤用品、保健用品等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同时,争取涉林资金项目扶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
4.小结
油茶是宁明县传统优势农业产业,重视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做好产业引导,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优势,构建完整合理的产业体系,积极拓宽油茶市场,完善油茶市场机制秩序,建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品牌,扩大销售范围,加快油茶优良品种推广栽培、提高油茶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油茶栽培技术,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地区特色产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庭.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02):115-117+130.
[2]谢彩文.把广西油茶产业做大做优做强[N].广西日报,2014-06-27(009).
[3]邵瑞.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效益分析及模式选择[D].北京林业大学,2011.
[4]陈国臣,黄开顺.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03):159-161.
[5]刘频.广西油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02):21-23.
[6]李潇晓.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9(05):55-59.
[7]张乃燕.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科学,2003(04):211-213+190.
(作者单位:宁明县峙浪乡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