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组织的一份不完全统计表明,截至2009年4月30日,保留死刑及适用和执行死刑的国家只剩下59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废除了死刑。联系到18世纪就兴起的废除死刑运动,在这么漫长的“文明进化”时间,仍有这么多数量的国家和地区保留死刑,未免令人沮丧,但剥开数字的外表,却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现象”,如印度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平均一年只有10起死刑执行,而日本则更少。除此之外,59的数字里还有一大批多年已经没有死刑判决的国家,还有一大批完全在普遍犯罪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由此观之,废除死刑的确是股国际潮流,18世纪法学家贝卡利亚曾言的“死刑是不人道”这一主张,已经通过世界人权公约等文件,成为全球的共识。
受贝卡利亚思想的影响及启蒙运动深入,自由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开始影响统治者。18世纪80年代,奥地利第一个把死刑“束之高阁”,同时期俄国也一度停止了死刑判决。法国成了人权运动的策源地,把人道主义运动推向高处,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使法国在引领潮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81年,法国成了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
欧洲废除死刑的路径,大体上是从减少死刑罪数,到完全放弃普通犯罪死刑适用,最后走向全面废除死刑,大体上是个渐进向前的过程。欧洲废除死刑,是选民主导型,非是政治家的单边推动结果,这使得废除死刑在西欧更获得支持。而同样处于欧洲的波兰,由于从极权政治下转型,民众缺乏的人道主义死刑观的熏陶,波兰曾一度扬言要恢复死刑,而且民调也显示大多数民众希望恢复死刑,但至今还没有成功。
俄罗斯的情况也值得研究。俄罗斯历史上先后三次废除过死刑,即便这样,1999年6月,俄罗斯总统签署了将所有的死刑或改为终身监禁,或减为25年监禁之后,2002年,一百多个“杰出公民”签名请愿,要求恢复对严重的谋杀罪的死刑适用。在强大的民意下,俄罗斯差点第四度又恢复了死刑。这说明,观念上即便认为死刑是残忍的,但如果民众没有对他人人权予以充分尊重,光有保护自己的人权的觉醒,没有对他人的人权的保护意识,那么,作为报复的刑罚,一直会作为社会理性而存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2年通过一桩“弗曼诉佐治亚州”案,以州法律对死刑规定过于武断为由,几乎废除了美国死刑。但四年之后,同样在联邦最高法院,一宗“格里格诉佐治亚州”案宣布了修法后的各州死刑为合宪,从而事实上恢复了美国死刑制。但美国仍有12个州和一个特区在州司法体系的范畴下废除了死刑,还有相当数量的州虽有死刑判决但不见死刑执行。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也算是“半个”废除了死刑的国家。
而在执行死刑的方式上,美国从绞刑、枪决、电刑到药物注射,无不绞尽脑汁。表面上看,新的处决方式较人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处决的死亡率也更接近百分之百,过去犯人因绞刑架绳索打结或断裂侥幸逃生的“可喜”场面不再出现,或某一犯人因耐高压电流而惊奇存活的事例也不再听闻,“上帝之手”愈难有所作为。鉴于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允许死刑犯就处决方式作出选择。
拉美在废除死刑上记录也“喜人”,如委内瑞拉不仅是美洲而且在世界上属最早废除死刑的国家。不过,拉美的犯罪率一直让人担忧。巴西是世界越狱大国,本该处死的囚犯在监狱里拉帮结伙,形成势力,与社会黑恶势力勾结,全年因监狱暴动而死亡的囚犯达数百人。南非也是废除死刑的国家,但民间可以持枪射杀来防之敌的规则,使南非成了一个“民间死刑制”。这些情况都说明,死刑朝着废除方向发展,但实质意义的废除死刑,却是个社会大工程。■
受贝卡利亚思想的影响及启蒙运动深入,自由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开始影响统治者。18世纪80年代,奥地利第一个把死刑“束之高阁”,同时期俄国也一度停止了死刑判决。法国成了人权运动的策源地,把人道主义运动推向高处,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使法国在引领潮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81年,法国成了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
欧洲废除死刑的路径,大体上是从减少死刑罪数,到完全放弃普通犯罪死刑适用,最后走向全面废除死刑,大体上是个渐进向前的过程。欧洲废除死刑,是选民主导型,非是政治家的单边推动结果,这使得废除死刑在西欧更获得支持。而同样处于欧洲的波兰,由于从极权政治下转型,民众缺乏的人道主义死刑观的熏陶,波兰曾一度扬言要恢复死刑,而且民调也显示大多数民众希望恢复死刑,但至今还没有成功。
俄罗斯的情况也值得研究。俄罗斯历史上先后三次废除过死刑,即便这样,1999年6月,俄罗斯总统签署了将所有的死刑或改为终身监禁,或减为25年监禁之后,2002年,一百多个“杰出公民”签名请愿,要求恢复对严重的谋杀罪的死刑适用。在强大的民意下,俄罗斯差点第四度又恢复了死刑。这说明,观念上即便认为死刑是残忍的,但如果民众没有对他人人权予以充分尊重,光有保护自己的人权的觉醒,没有对他人的人权的保护意识,那么,作为报复的刑罚,一直会作为社会理性而存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2年通过一桩“弗曼诉佐治亚州”案,以州法律对死刑规定过于武断为由,几乎废除了美国死刑。但四年之后,同样在联邦最高法院,一宗“格里格诉佐治亚州”案宣布了修法后的各州死刑为合宪,从而事实上恢复了美国死刑制。但美国仍有12个州和一个特区在州司法体系的范畴下废除了死刑,还有相当数量的州虽有死刑判决但不见死刑执行。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也算是“半个”废除了死刑的国家。
而在执行死刑的方式上,美国从绞刑、枪决、电刑到药物注射,无不绞尽脑汁。表面上看,新的处决方式较人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处决的死亡率也更接近百分之百,过去犯人因绞刑架绳索打结或断裂侥幸逃生的“可喜”场面不再出现,或某一犯人因耐高压电流而惊奇存活的事例也不再听闻,“上帝之手”愈难有所作为。鉴于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允许死刑犯就处决方式作出选择。
拉美在废除死刑上记录也“喜人”,如委内瑞拉不仅是美洲而且在世界上属最早废除死刑的国家。不过,拉美的犯罪率一直让人担忧。巴西是世界越狱大国,本该处死的囚犯在监狱里拉帮结伙,形成势力,与社会黑恶势力勾结,全年因监狱暴动而死亡的囚犯达数百人。南非也是废除死刑的国家,但民间可以持枪射杀来防之敌的规则,使南非成了一个“民间死刑制”。这些情况都说明,死刑朝着废除方向发展,但实质意义的废除死刑,却是个社会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