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对"互动"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界定,通过情境教学法,设计与优化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人境、人本之间互动,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一系列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互动 情境 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在研究哪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动权是应该由教师掌握,还是还给学生这一问题,却是许多人一直在回避的,也有人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支配地位。是否真的如此呢?本人感到,只要教师切实掌握了课程改革理念,掌握了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和学生,是完全可以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的。
1.互动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团结协作能力,也要求人们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任何学习都依赖于学习者认知的发展,而认知发展却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是教育的本质的特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只有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索者。由于建构注意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互动,使学生自主的探求知识,自由的进行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这些观点正好与信息技术教学教学不谋而合。
2.“互动”概念的深层次界定
“互动”是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教与学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文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的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根据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互动”从深层次方面的理解应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双向主动。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一向主动;学生的主动在于对教师回应、自发和质疑的一向主动。二是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促进,从而使学习情境优质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学习效果最佳化。三是多向促动。教师的激情、引思、导学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的自发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水平。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扶持,实现共同进步。
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旨在使教学双方主动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在教学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师生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之中。
3.1 师生在情境中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之一
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紧张和不安中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火花就难于迸发出来。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解放长期以来束缚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纪律准绳”,优化互动情境,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能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
3.2 生生在情境中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当今科学的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的创造取代了手工式的个人创造
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将学生分成小组,大家完成共同的任务,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的互动学习。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进了友谊。因此,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的生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气氛。
3.3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优势
实现有效的人机互动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学会走路后,他就想自己处理事情,这时他们的玩耍不是随意的,而是获得信息、发展智力的过程。当孩子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也就可能越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上美术课的孩子都成为画家,每一个用电脑的孩子都成为计算机专家,但是我们应该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学习,是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的主要体现。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课堂虽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堂可以以情动人,但也绝非机器般冰冷生硬。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关注过程,关注个性,尊重独特,体验乐趣,交流互动,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萌生智慧的摇篮。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互动 情境 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在研究哪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动权是应该由教师掌握,还是还给学生这一问题,却是许多人一直在回避的,也有人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支配地位。是否真的如此呢?本人感到,只要教师切实掌握了课程改革理念,掌握了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和学生,是完全可以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的。
1.互动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团结协作能力,也要求人们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任何学习都依赖于学习者认知的发展,而认知发展却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是教育的本质的特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只有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索者。由于建构注意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互动,使学生自主的探求知识,自由的进行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这些观点正好与信息技术教学教学不谋而合。
2.“互动”概念的深层次界定
“互动”是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教与学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文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的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根据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互动”从深层次方面的理解应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双向主动。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一向主动;学生的主动在于对教师回应、自发和质疑的一向主动。二是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促进,从而使学习情境优质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学习效果最佳化。三是多向促动。教师的激情、引思、导学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的自发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水平。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扶持,实现共同进步。
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旨在使教学双方主动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在教学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师生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之中。
3.1 师生在情境中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之一
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紧张和不安中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火花就难于迸发出来。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解放长期以来束缚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纪律准绳”,优化互动情境,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能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
3.2 生生在情境中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当今科学的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的创造取代了手工式的个人创造
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将学生分成小组,大家完成共同的任务,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的互动学习。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进了友谊。因此,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的生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气氛。
3.3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优势
实现有效的人机互动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学会走路后,他就想自己处理事情,这时他们的玩耍不是随意的,而是获得信息、发展智力的过程。当孩子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也就可能越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上美术课的孩子都成为画家,每一个用电脑的孩子都成为计算机专家,但是我们应该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学习,是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的主要体现。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课堂虽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堂可以以情动人,但也绝非机器般冰冷生硬。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关注过程,关注个性,尊重独特,体验乐趣,交流互动,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萌生智慧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