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还原与运用揭示(三)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ni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真题·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素材视点】
  此题成功立意与表达的关键,是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准确把握,将主旨挖掘聚焦到个体与集体方面,上升到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由此纵深论述。
  ①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后,整个系统55颗卫星就织成了一张“天网”,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类比引申,同理立意:如果每个人在社会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显示出强大无比的“中国力量”。
  ②应有全球视野,构建休戚与共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在新的世界格局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与挑战时,都应躬身入局,自觉构建起休戚与共的世界命运共同体,而非孤立地、狭隘地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更不应“甩锅”别人和他国,推卸应尽的责任。
  【佳作借鉴】
  散发不一样的光彩
  北京一考生
  就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它们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也都是唯一的,各自散发着不一样的色彩。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色彩。
  屈原是爱憎分明的,他嫉恶如仇像一团火。当楚王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渐渐远离屈原并将其流放,没有了屈原的楚国终被秦吞并。屈原本可以唾弃楚王,但他选择了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杀身亡,给他本就炙热的生命更添一份火红。
  苏轼的生命是率真的、孤傲的、豁达的、洒脱的。东坡有云:“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一生。苏轼的生命是淡蓝色,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卓尔不群的灵魂在清辉中起舞,那起舞的灵魂有与众不同的色彩。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姿态。
  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春夏两季的枫叶是绿色的,在经过春夏两季的积淀后,它似乎不愿再随波逐流,于是褪去了绿色的外衣,披上火红的嫁衣。即使化作了春泥,它也可以说我不悔当年。松树被称为“常青树”,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顽强地活着,依然茂绿。尽管它也会落叶,但它不会变色,同样不变的是它针一般的叶子,依然那么坚挺。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姿态。
  社会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正如“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并没有优劣之分,无需骄矜,也无需自卑。每个角色都一样的重要,一样的不可或缺。可能有人与清洁工擦身而过时面露鄙夷,可能也有清洁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光彩,与熟人邂逅,或转身回走,或低头掩耳。殊不知:“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他们用汗水与辛劳挥舞着手中笨拙的扫帚,虽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却给了城市一个整洁的容貌,给了街道一个干净的衣着。不同的角色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他们有不一样的作用,在拼搏上进时,都散发着光彩,不一样的光彩。
  因此,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司其职的他们,构成了和谐而美好的地球世界。
  ■素材还原
  ◎还原现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这句话出自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还原链接】引用领袖金句,表达鲜明观点。考生在论述中紧扣“散发不一样的光彩”的题旨,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劳动价值的金句“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作为鲜活论据,贴切而深入地论证了“社会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的分论点,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
  ■运用揭示
  ◎成功示例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奮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运用亮点】巧引名言,譬喻论证。文段节选自人民论坛《找到自己的“燃”点》。全文聚焦于“燃”点,落脚于个人, 生动地论述了找到自己的“燃”点的议题。值得称道的是,文段阐述“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中心观点,不仅巧引鲁迅、哲人的名言为证,而且以“燃”始,也以“燃”终,启示人们保持昂扬状态,舞动生命,让自己“燃”起来。譬喻连篇,借喻说理,论证生动,启人心智。   ◎高考真题·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视点】
  这道文题巧妙地呼应了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庄严的中国宣言和全球视野,考生聚焦的关键词当是“世界、青年、未来”。
  ①天下一家,共生共存,共创世界未来。在全球性疫情面前,考生应将论述的立足点确立为: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天下一家,要携手世界,共同寻找人类危机的应对之道,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共创未来。
  ②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完成人类使命。青年人有开拓创造精神,是国家的未来,更是世界的未来。大疫当前,责任担当。中国青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展现当代中国青年风采,为完成人类赋予的伟大使命而不懈奋斗。
  【佳作借鉴】
  世界青年,共创明天
  青海一考生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世界青年,共创明天”。
  随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目标的稳步推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携手世界创造未来的重担落在了我们青年的肩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助力和谐美好世界的实现。
  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青年由被动到主动,背后彰显着世界格局已悄然变化。世界走入新时代,也同样为世界青年提供了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
  志向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得天独到的开阔眼界,让我们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眺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文化交流,让我们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正因如此,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充满活力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
  在大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的视野不仅意味着一种能力,更赋予我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今天,伴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我们心中早已底气十足,去描画、塑造和完善世界的明天。青年思考、青年方案、青年行动,正随着世界青年遍及全球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掀起波澜。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力量正在以它独有的身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以非凡的胆识和开阔的视野,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作为当代青年,怎样担起时代重任?全球抗疫的战场上,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印着: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其他国家援助中国的物资上印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白居易曾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因此,全球团结协作,合作共赢,淡化彼此距离,适度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具有世界意义。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未来的世界,并不缥缈,它就在世界青年的手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敢于去想去做,不畏难,敢担当,目标自然就会实现。我们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世界就有前途、有希望、有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素材还原
  ◎还原现场:动人心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国抗疫初期,在日本京都府舞鹤市驰援辽宁省大连市的物资上写着这样两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其实它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一诗:“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此诗最有情味与韵致的,莫过于那一正面、一反诘而互为一体的“青山”两句了:虽是两地,明月共睹,云雨相同,绵绵情意,呼之欲出,动人心魄。
  【还原链接】引入诗句,丰富意蕴。疫情期间,我国不断收到别国的援助物资。攸关时刻,我们也及时回馈:投我以口罩,报汝以试剂。在此背景下,考生在阐述“全球团结协作,合作共赢”观点时,将引起热议与共鸣的两处古诗名句引入文中,以诗证理,彰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自然贴切,意蕴深邃。
  ■运用揭示
  ◎成功示例
  己亥大疫起,庚子渐落定。
  “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一如既往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一如既往坚信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深刻揭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力量所系、关键所在。
  举目回望,那一个个奔忙而坚定的身影,那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是强大信念意志汇聚成一往无前的钢铁洪流,是无数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疫情的新的长城。
  光荣,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亮点】素材经典,议理深刻。文段出自人民日报特别报道《光荣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作者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经典素材,概要回顾了我国人民抗疫斗争伟大实践,满怀激情地歌颂时代,礼赞人民,议理深刻,引人向上。(全文完)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倾盆大雨终于停歇,天空洁净,大地潮润,闪闪发光——世间的一切在大雨留下的凉爽中欣欣向荣,生活重新变得澄明。大雨给每一个灵魂提供了蓝天,为每一个心胸提供了新鲜。  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是这一刻所有形式和色彩的奴隶,是天空和大地的臣民。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漫不经心也好,感怀至深也好,下雨的时候一如放晴的时候,心境都不会固守不变。  只要一下雨,或者雨一停,难以察觉的变化便会发生,也许只存在于内心深处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收到一份情深意重的礼物。据报道,著名爱国爱港企业家、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光彪先生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助力清华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清华大学经慎重研究,决定将曹光彪遗赠的这笔资金,用于在清华教育基金会设立“清华大学曹光彪先生纪念基金”,支持清华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以及延请世界知名学者来校任教等工作。  曹光彪,生前低调务实
《诗经》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得到、听得到。  “大宋”之“大”,一半来自宋词里的气象。如果說古诗词容易束缚现代人的思想,那么,这个毛病在宋词里是找不到的。我更鼓励年轻人多背诵一点宋词,甚至多过唐诗。原因是,宋词的长短句式更能体现中华语言的音乐节奏,收纵张弛,别有千秋。  当我遇到那些已经解决的难题,就把它们交付给课堂;当我遇到那些可以解决的难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你简单,你的世界就会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大气磅礴,酣畅淋漓;你复杂,你的世界就会是一幅工笔花鸟画,细节分明,雅致精美。”  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你愿意你的世界是怎样的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立意角度一:我愿意我的世界是简单的,阐明自己为什么要拥有简单的世界。  面对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我们要简单处世,简
单元小练习(第三册第五、六单元)
2020年12月29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在英国去世,终年86岁。  傅聪是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傅雷的长子,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钢琴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钢琴诗人”。而更多人知道傅聪这个名字,则是从那本著名的《傅雷家书》开始的。  傅聪1934年出生于上海,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强的音乐感受力,曾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京小伙子小李,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他这样的人生经常被称为“标配人生”,令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追求“标配人生”,他们认为“标配人生”目标很清晰,追求“标配人生”的人值得尊重。  材料二:大学毕业生顾亚毕业后来到贵州大山里的海嘎小学任教,全校只有几
36岁的任百林,以前曾是一名焊接工,因为对纯手工的热爱,2012年他辞职开了一家工作室,全身心投入到了不锈钢模型的制作当中。凭着超高的还原度和可操控细节,他的不锈钢航母模型在网络上爆火,吸引了很多军事迷的关注。从2014年开始,任百林先后打造了辽宁舰、驱逐舰等模型作品,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惊呼“高手在民间”。  2004年,19岁的任百林学习了焊接技术,应聘到烟台一家企业做焊接工,刚入职,他的技术就
2020年4月6日起,北京延庆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制定的《关于对破坏八达岭长城景区文物行为的惩戒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对刻画、故意损坏等七类破坏文物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对破坏文物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将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限制当事人购票参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被列人“黑名单”的游客,也会被延庆区其他旅游景区拒之门外。  “刻字游”是一个老问题,可以说,自打长城
作为网络上的流行热词,“社会性死亡”并非像其他一些热词那样诞生于网友们偶然间的戏谑或天才迸发,它拥有确切的出处。  美国作家托马斯·林奇在《殡葬人手记》中对这个词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在作者看来,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听诊器和脑电波仪器测量出的,叫做“肌体死亡”;神经末梢和体内分子活动的停止,叫做“代谢死亡”;而亲友和邻居所共同知晓的死亡,叫做“社会性死亡”。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社会性死亡”,他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