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渐由传统的重“教”变为重“学”,这里的重“学”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呢?从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合作时机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学生合作交流,这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在平时的听课交流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形式,随意就让学生讨论讨论,由于组织的散乱,设置的问题缺少研究价值,学生参与的欠平衡等,致使小组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造成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浪费了学习时间。怎样才能把握好合作时机呢?
1.个体思考出现困难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自学,最后是检查反馈自学情况,有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或没法解决的,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比如: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小动物园”导游图,画出飞禽馆、猴山、熊猫馆和大象乐园的示意图,再设计一条参观路线,并说说怎么走,多数中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展开讨论,先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再动手就容易了。
2.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数学中有些操作内容依靠学生个人是无法独立完成或无法很好地完成的。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的用电量或用水量,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来,这就需要在小组内完成;学习了求平均数应用题后,让学生求出你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这也需要合作,测量出每人的身高,才可能较好地完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效率。
3.学生意见分歧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晰正误。比如:在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老师出了这样的题目,下面的题是否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是什么运算定律:25×36=25×4×9 87×99+87=87×100这时有的同学认为应用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但又说不出是什么运算定律,有的认为没有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意见不一,这时就可以进行讨论。
还有在一些开放性问题、教材的重难点等,都可以交流讨论。
二、科学安排合作过程
把握了合作时机,不等于就能让学生很好地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要科学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的合作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流目标要明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讨论什么,探究什么,目标一定要明确,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针对性强,不要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2.交流方法要灵活
(1)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是集体的事情,人人都有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在小组学习中要有一名组织者,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比如谁当表述员,谁当组织员、谁当记录员,谁当检查员等。并在一段时间里,及时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教师点拨要适时。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撒手不管,而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甚至参与他们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也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信息反馈要及时。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掌握得不全面,这就需要全班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信息,发现问题,出现意见分歧,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辩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记得住、学得牢。
总之,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结合数学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精心关注,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一、准确把握合作时机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学生合作交流,这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在平时的听课交流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形式,随意就让学生讨论讨论,由于组织的散乱,设置的问题缺少研究价值,学生参与的欠平衡等,致使小组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造成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浪费了学习时间。怎样才能把握好合作时机呢?
1.个体思考出现困难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自学,最后是检查反馈自学情况,有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或没法解决的,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比如: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小动物园”导游图,画出飞禽馆、猴山、熊猫馆和大象乐园的示意图,再设计一条参观路线,并说说怎么走,多数中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展开讨论,先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再动手就容易了。
2.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数学中有些操作内容依靠学生个人是无法独立完成或无法很好地完成的。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的用电量或用水量,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来,这就需要在小组内完成;学习了求平均数应用题后,让学生求出你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这也需要合作,测量出每人的身高,才可能较好地完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效率。
3.学生意见分歧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晰正误。比如:在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老师出了这样的题目,下面的题是否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是什么运算定律:25×36=25×4×9 87×99+87=87×100这时有的同学认为应用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但又说不出是什么运算定律,有的认为没有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意见不一,这时就可以进行讨论。
还有在一些开放性问题、教材的重难点等,都可以交流讨论。
二、科学安排合作过程
把握了合作时机,不等于就能让学生很好地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要科学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的合作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流目标要明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讨论什么,探究什么,目标一定要明确,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针对性强,不要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2.交流方法要灵活
(1)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是集体的事情,人人都有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在小组学习中要有一名组织者,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比如谁当表述员,谁当组织员、谁当记录员,谁当检查员等。并在一段时间里,及时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教师点拨要适时。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撒手不管,而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甚至参与他们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也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信息反馈要及时。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掌握得不全面,这就需要全班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信息,发现问题,出现意见分歧,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辩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记得住、学得牢。
总之,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结合数学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精心关注,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