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认知•情境”性真课堂——以“自由平等的追求”为例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是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认知•情境”教学的课堂,通过创设真情境、阐释真问题、注重真体悟、促进真互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认知建构、引领学生行为坚守、助力学生素养提升,构建以求“真”为途径、以求“善”为归宿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其他文献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课程标准中粮食安全相关内容和人教版教材“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节内容进行了解读,旨在为开展课堂教学、国家安全教育、国情国策教育提供参考。
大概念是学习内容的整合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可以发挥其概括学科结构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和学会迁移,是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提出了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的基本过程,即依托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精选学习内容重构单元,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和单元大概念;制定追求理解和迁移的单元学习目标及成果表现;形成指向目标的单元核心问题,分解核心问题形成驱动性问题,设计情境下的有意义的单元学习任务序列;开展单元学习评估。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问”求“思”,即在教学中始终以问题贯穿,由简到难,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探析问题中激活思考、深化思维、发展思辨、提升思想,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查阅各种信息。新媒体中有许多落后、负面、消极信息,这些信息以普通形式出现,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