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使物理课堂更具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常会在课堂上做一些演
示实验,以引入某个物理学问题,或对某个实际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为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并
使其更具观赏性,我们可以设计或改进一些常用的演示实验,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更具活力
,也更加高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效课堂设计改进智慧
一、力学部分
案例1:受"低成本教具制作"的启发,在用打孔的水瓶做自由落体或竖直上抛运动演示完全失重现象的实
验时,我们可以改变以往在底部打孔的方法,在瓶子侧面靠近底部处打孔。在瓶子里注水则会从小孔流
出来,侧面演示更有利于学生看清水流方向。用手指堵住小孔,再请衣服洗的最干净的同学上台来做面
对瓶子打孔方向站好,想象若放开堵住小孔的手指同时松开瓶子,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往往是"胆战心惊
"。往水瓶里加一些 "作料"--墨汁,当再次拿着这瓶黑黑的东西对准他的时候,让大家想象我松开手时
这个小孔里喷出来的东西会"酿成什么惨剧"呢?第一次演示这个实验的时候全班都沸腾了,那个助手居
然绕了讲台一圈跑掉了。当我稳定好助手的情绪后,手一松,结果一滴污水也没有溅到他。学生大为惊
讶,都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那一双双渴望着的眼睛,我想,是谁都忘不了的。
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即便是老师不讲,学生也会急于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于是课题的引入就水到渠
成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既符合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规律,也符合教育学与心理
学的认知规律。而我们做的可能只是在细节上多花了点心思。
案例2:高中物理《动量》这一部分无论是在概念的理解还是应用上,学生往往都存在较大障碍。其中有
一个知识点是"平均动量守恒"中的 "人车模型"或"人船模型"。讲的是在不考虑阻力的车(船)上,人向
前走,车(船)会以一定的速率向后退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比较光滑的讲台上放置几个化学实验所用的
试管做车轮,以演示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长木板作船板放于试管上,在木板上放一个四驱车或者遥控小
汽车当成主动行走的人。然后在车出发的位置和木板左端初位置各放一块橡皮泥,再各插上一面小红旗
,模仿"F1方程式赛车"的情景。观察遥控车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车和木板的位移方向并用彩笔划
线记录其大小。
可直观观察现象,可定性比较质量和位移的关系,也许比我们在黑板前多讲几个题目更来得直接有效。
案例3:动量守恒定律中还有一个用"牛顿摆"演示碰撞中动量和能量问题的实验。这个实验仪器在很多工
艺品店都能买到,但是这个小玩具却可以衍生出很多种碰撞模型,其中一个实验是可以同时拿起两侧的
一个小球放到等高处,若同时释放,两小球相碰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很多学生都认为会同时静止。演示
结果是两小球都再次摆开接近原来的高度,同时左右挥动手臂做小鸟飞翔的动作来阐述这不仅是动量守
恒的问题,同时还包含着能量守恒的问题。这样会更生动也更易于接受。
在一个球上偷偷粘上一块双面胶就可以把弹性碰撞的问题变成了非弹性碰撞的问题。多一两个动作,场
面就热烈起来了。让我们的物理课堂也时时处处彰显生命活力,让学生在青春时代的记忆更多一抹颜色
,也许这些才会成为学生长久的记忆。
案例4:在演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反冲实验时,我们可以利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把两根火柴头对接包
紧,再将两端火柴杆对着无人的方向架起来。然后用酒精灯对准中间包着火柴头的锡箔纸加热,过一会
,两根火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飞出。取材简便,把书中静态文字表述的一些反冲现象用实验演示的很"刺
激",可以让学生在"好玩"中体味物理学的魅力所在。总之,身边总是随处可见能利用在课堂上成为实验
的东西,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把实验做得更加精彩更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热学部分
案例5:对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的实验,学生在初中可能有做过类似于浙教版《科学》九年
级第五册中采用酒精蒸汽在加压后喷出会液化看到白雾的实验。还有一个较"刺激"的实验:用电子打火
器头部封装一个胶卷盒,在盒内滴加一滴高浓度酒精,盖紧盒盖后摇晃几下,使内部的酒精蒸发成为酒
精蒸汽。在打火的一瞬间,盒盖就会飞出,同时爆发出爆竹一样的响声,若多加了一滴酒精,就会形成
小火箭的效果。很是惊险刺激,也深受学生喜爱。
三、电磁学部分
案例6:介绍静电高压时,我们一般都会用到高压感应圈,可以演示尖端放电,也可以使气体电离发光。
可是"电闪雷鸣"之后,我们能否看到"电光石火"呢?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高压放电将纸张点燃。注意纸
张要倾斜,增加与放电电流的接触面积,同时一定注意安全。有了向前前进的这一小步,学生对静电的
认识就会更加深刻,那么打开电世界的大门去探究其中的无穷奥秘还需要老师费力地去推动吗?学生有
了这样强烈的求知欲,他是一定要弄懂才肯罢休,甚至经常会问出一些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课堂
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案例7:在《楞次定律的应用》这一节课,我曾用变压器的一个线圈加一个套上铝环的铁芯做过"跳环"实
验。铝环在通电瞬间能够突然从铁芯里跳起来,效果很理想。我们可以用楞次定律加以解释。
其实,到这里还只是实验精彩之处的一部分。为了增强实验的观赏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
热情并联系能量的知识。我们可以再向前前进一点点:
请一位同学在我通电时用手按住这个"淘气的铝环"。学生往往都会问我什么时候松开呢?这个应该交由 参与者自行判断。不过几秒钟,他们都会立即松手放开这个"淘气的家伙"。因为它开始烫手了。班级里
的场面真是非常热烈。把铝环给传递给下面的学生,感受一下,借助这个大好时机我们又可以顺利引入
这其中包含着的能量知识。
当然所有的实验,尤其是可能具有伤害性或危险性的实验,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护措
施,并且要亲自、多次反复实验才能让学生去参与。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8:最让参与者对我"恨之入骨"的实验莫过于在学习《自感现象》时所用到的"百人跳"实验了。
由于所需的大线圈实验室中不具备,我利用变压器的一个线圈加上一个大铁芯改造成如图6所示电路,让
相邻的两列同学手拉手一圈最后与导线A、B两端构成闭合回路。由于电源只是两节干电池,电压只有3V
,当我要闭合开关时,先恐吓他们一下,结果大家并不害怕。果然,闭合开关没任何感觉。正在大家精
神放松之时我又突然断开开关,那一瞬间的惊叫声来得比我想象的要突然得多。
恰恰是断电的瞬间由于自感现象产生高压电,大家感觉到手臂发麻。但由于电流较小,所以实验本身还
是安全的。有这么多人被骗的如此"凄惨",自然就迫切的想知道为什么仅仅3V的电压却能使这么多人手
臂都发麻的原因了。学生有了这样的渴求心态,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我们所做的可能都是小事,但是这些点点滴滴小事的积累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学生被戏弄后急于"报复"
、急于探究"吃亏"的原因时所体现出一次次的热情不是用其它方式都能取代的;当我们的课堂一次再一
次充满了求知的渴望时,我们和学生共同体味生命成长过程所体现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快乐,也一同享受
这些小小的成就感。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出一条让师生都能更容易接受也更
加喜欢的高效课堂、兴趣课堂、探究式课堂的道路,我们还任重而道远。但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点的积累
,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不断交流和改进,我们会有所突破和更多的成就。也许只要这一点点,
我们就会走的更远,成就的学生也许就会越多,同时也可能就成就了我们自己逐步靠近一个智慧型的教
师。
一点点体会,与各位共勉。尚需改进与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2]别莱利曼,《趣味物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3]鲍光庆、何圣静,《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大全》,测绘出版社,1989年
[4]何圣静、王兴乃《物理实验词典》,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
示实验,以引入某个物理学问题,或对某个实际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为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并
使其更具观赏性,我们可以设计或改进一些常用的演示实验,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更具活力
,也更加高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效课堂设计改进智慧
一、力学部分
案例1:受"低成本教具制作"的启发,在用打孔的水瓶做自由落体或竖直上抛运动演示完全失重现象的实
验时,我们可以改变以往在底部打孔的方法,在瓶子侧面靠近底部处打孔。在瓶子里注水则会从小孔流
出来,侧面演示更有利于学生看清水流方向。用手指堵住小孔,再请衣服洗的最干净的同学上台来做面
对瓶子打孔方向站好,想象若放开堵住小孔的手指同时松开瓶子,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往往是"胆战心惊
"。往水瓶里加一些 "作料"--墨汁,当再次拿着这瓶黑黑的东西对准他的时候,让大家想象我松开手时
这个小孔里喷出来的东西会"酿成什么惨剧"呢?第一次演示这个实验的时候全班都沸腾了,那个助手居
然绕了讲台一圈跑掉了。当我稳定好助手的情绪后,手一松,结果一滴污水也没有溅到他。学生大为惊
讶,都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那一双双渴望着的眼睛,我想,是谁都忘不了的。
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即便是老师不讲,学生也会急于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于是课题的引入就水到渠
成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既符合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规律,也符合教育学与心理
学的认知规律。而我们做的可能只是在细节上多花了点心思。
案例2:高中物理《动量》这一部分无论是在概念的理解还是应用上,学生往往都存在较大障碍。其中有
一个知识点是"平均动量守恒"中的 "人车模型"或"人船模型"。讲的是在不考虑阻力的车(船)上,人向
前走,车(船)会以一定的速率向后退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比较光滑的讲台上放置几个化学实验所用的
试管做车轮,以演示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长木板作船板放于试管上,在木板上放一个四驱车或者遥控小
汽车当成主动行走的人。然后在车出发的位置和木板左端初位置各放一块橡皮泥,再各插上一面小红旗
,模仿"F1方程式赛车"的情景。观察遥控车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车和木板的位移方向并用彩笔划
线记录其大小。
可直观观察现象,可定性比较质量和位移的关系,也许比我们在黑板前多讲几个题目更来得直接有效。
案例3:动量守恒定律中还有一个用"牛顿摆"演示碰撞中动量和能量问题的实验。这个实验仪器在很多工
艺品店都能买到,但是这个小玩具却可以衍生出很多种碰撞模型,其中一个实验是可以同时拿起两侧的
一个小球放到等高处,若同时释放,两小球相碰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很多学生都认为会同时静止。演示
结果是两小球都再次摆开接近原来的高度,同时左右挥动手臂做小鸟飞翔的动作来阐述这不仅是动量守
恒的问题,同时还包含着能量守恒的问题。这样会更生动也更易于接受。
在一个球上偷偷粘上一块双面胶就可以把弹性碰撞的问题变成了非弹性碰撞的问题。多一两个动作,场
面就热烈起来了。让我们的物理课堂也时时处处彰显生命活力,让学生在青春时代的记忆更多一抹颜色
,也许这些才会成为学生长久的记忆。
案例4:在演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反冲实验时,我们可以利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把两根火柴头对接包
紧,再将两端火柴杆对着无人的方向架起来。然后用酒精灯对准中间包着火柴头的锡箔纸加热,过一会
,两根火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飞出。取材简便,把书中静态文字表述的一些反冲现象用实验演示的很"刺
激",可以让学生在"好玩"中体味物理学的魅力所在。总之,身边总是随处可见能利用在课堂上成为实验
的东西,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把实验做得更加精彩更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热学部分
案例5:对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的实验,学生在初中可能有做过类似于浙教版《科学》九年
级第五册中采用酒精蒸汽在加压后喷出会液化看到白雾的实验。还有一个较"刺激"的实验:用电子打火
器头部封装一个胶卷盒,在盒内滴加一滴高浓度酒精,盖紧盒盖后摇晃几下,使内部的酒精蒸发成为酒
精蒸汽。在打火的一瞬间,盒盖就会飞出,同时爆发出爆竹一样的响声,若多加了一滴酒精,就会形成
小火箭的效果。很是惊险刺激,也深受学生喜爱。
三、电磁学部分
案例6:介绍静电高压时,我们一般都会用到高压感应圈,可以演示尖端放电,也可以使气体电离发光。
可是"电闪雷鸣"之后,我们能否看到"电光石火"呢?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高压放电将纸张点燃。注意纸
张要倾斜,增加与放电电流的接触面积,同时一定注意安全。有了向前前进的这一小步,学生对静电的
认识就会更加深刻,那么打开电世界的大门去探究其中的无穷奥秘还需要老师费力地去推动吗?学生有
了这样强烈的求知欲,他是一定要弄懂才肯罢休,甚至经常会问出一些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课堂
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案例7:在《楞次定律的应用》这一节课,我曾用变压器的一个线圈加一个套上铝环的铁芯做过"跳环"实
验。铝环在通电瞬间能够突然从铁芯里跳起来,效果很理想。我们可以用楞次定律加以解释。
其实,到这里还只是实验精彩之处的一部分。为了增强实验的观赏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
热情并联系能量的知识。我们可以再向前前进一点点:
请一位同学在我通电时用手按住这个"淘气的铝环"。学生往往都会问我什么时候松开呢?这个应该交由 参与者自行判断。不过几秒钟,他们都会立即松手放开这个"淘气的家伙"。因为它开始烫手了。班级里
的场面真是非常热烈。把铝环给传递给下面的学生,感受一下,借助这个大好时机我们又可以顺利引入
这其中包含着的能量知识。
当然所有的实验,尤其是可能具有伤害性或危险性的实验,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护措
施,并且要亲自、多次反复实验才能让学生去参与。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8:最让参与者对我"恨之入骨"的实验莫过于在学习《自感现象》时所用到的"百人跳"实验了。
由于所需的大线圈实验室中不具备,我利用变压器的一个线圈加上一个大铁芯改造成如图6所示电路,让
相邻的两列同学手拉手一圈最后与导线A、B两端构成闭合回路。由于电源只是两节干电池,电压只有3V
,当我要闭合开关时,先恐吓他们一下,结果大家并不害怕。果然,闭合开关没任何感觉。正在大家精
神放松之时我又突然断开开关,那一瞬间的惊叫声来得比我想象的要突然得多。
恰恰是断电的瞬间由于自感现象产生高压电,大家感觉到手臂发麻。但由于电流较小,所以实验本身还
是安全的。有这么多人被骗的如此"凄惨",自然就迫切的想知道为什么仅仅3V的电压却能使这么多人手
臂都发麻的原因了。学生有了这样的渴求心态,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我们所做的可能都是小事,但是这些点点滴滴小事的积累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学生被戏弄后急于"报复"
、急于探究"吃亏"的原因时所体现出一次次的热情不是用其它方式都能取代的;当我们的课堂一次再一
次充满了求知的渴望时,我们和学生共同体味生命成长过程所体现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快乐,也一同享受
这些小小的成就感。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出一条让师生都能更容易接受也更
加喜欢的高效课堂、兴趣课堂、探究式课堂的道路,我们还任重而道远。但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点的积累
,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不断交流和改进,我们会有所突破和更多的成就。也许只要这一点点,
我们就会走的更远,成就的学生也许就会越多,同时也可能就成就了我们自己逐步靠近一个智慧型的教
师。
一点点体会,与各位共勉。尚需改进与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2]别莱利曼,《趣味物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3]鲍光庆、何圣静,《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大全》,测绘出版社,1989年
[4]何圣静、王兴乃《物理实验词典》,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