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潘鲁生教授近30年来致力民间艺术研究,投身田野调查,奔波在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的路上。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艺博物馆,第一个把农村手艺带进中国美术馆。谈起民间艺术,潘鲁生说得最多的还是民艺的生态保护和活态传承——“让民间艺术回归生活。”
《走向世界》:今年1月,您主持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产生热烈反响,被誉为“农民手艺走上国家艺术殿堂”的标志性展览。请您谈一谈“手艺农村”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潘鲁生:“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我们以山东为重点,就全国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进行调研,对37项农村手艺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就农村手艺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并以“手艺农村”为主题,将传统手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调研成果展。展览产生了广泛的共鸣,10天展期里,首都各界2.3万人次参观展览,各类媒体转载报道达1200余篇。可见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空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命题。
一直以来,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农村。其中,手艺作为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存于乡土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度,作为一种生产性文化,与农村自然联系在一起。尤其在今天,“生态”、“创意”等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动力,农村手艺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凋零萎缩,而且对应时代生活方式迎来新生,关系到农村文化以及农村的发展。如果说以村落为出发点,社会学前辈在勾连村庄与“中国”的框架中,形成了关于“乡土中国”的理解,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希望以“手艺农村”为切入点,研究和探索这条生态的、文化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走向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和部署。我们知道,您曾创办中国第一个民艺博物馆。当初是怎样想到要办这样一个博物馆?
潘鲁生:创办一个民艺博物馆,是我的一个梦想。进入民艺研究领域后,学习与研究的时间长了,对民艺有很深厚的感情。我感觉它确实是一种财富,是我们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长期的调研采访过程中,我收集了许多散落在民间、即将为现代生活产品所替代的手工艺品,我希望它们不只是
种文化档案,不只是学者们学习研究的对象,更应该让孩子们有机会感受和了解。让孩子们动手,捏捏陶艺,绣绣女红,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民族工艺的精谌,不是更好吗々所以在1992年,就想创办一个民艺馆,把我这些藏品、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现在,中国民艺博物馆已经成为民艺展示和交流的重要窗口,而且经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证授权,进一步建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希望在教育传习、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向世界》:文化的传承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您于199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传统手工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您如何想到把“生态”这个自然领域的概念引入文化领域?
潘鲁生:提出文化生态保护是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自然生态已经遭到破坏,不能让文化生态重蹈覆辙。特别是在民间调研采风过程中,看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包括民间手工艺和手艺人,在一天一天地消亡,惋惜之余会有很强烈的紧迫感。如何留住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恐怕仅有资料的记录和博物馆式的留存是不够的。关键要使这些蕴藏在民间生活中的活的文化、活的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要知道,民间艺术的背后,是中国多姿多彩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如果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不仅要抓紧时间去抢救那些新事物冲击下已经抛弃或者正在被抛弃的传统器物,更应该建设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得到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就是一个生存的环境,这是我们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走向世界》:能简单说一下民间艺术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容吗?
潘鲁生: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连同生活空间都在发生改变,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习,却可能使乡土文化传统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经过涵化、调适而获得重生。这也是我们关注发展农村手工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我们知道,传统手工艺与一系列生活方式、乡土信仰、道德、习俗等息息相关,与民间祭祀、起居、穿戴、器用、装饰或游艺等民俗活动的功能形态交融一体,特别是与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深入契合。作为一种隐性传统,具有内在的文化凝聚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呢?关键是老百姓要用得着,要不断地生产、使用和创造。所以在手工艺发展得好的农村,围绕手工艺展开的生产、创造和现代化的营销,进一步激发了传统文化和农民的创造活力,成为一种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就文化生态保护而言,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同时,还应使民艺文化等进一步融入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融入当前的素质教育之中。现在好多学生只能从书籍上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中国的民间文化更能容易让他们去接近。如果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打打中国结,尝试—下编织、织绣,动手做一些陶艺、陶瓷,对文化品格的培养、塑造,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从教育的角度、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化、民间手艺将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走向世界》:我们知道,您将传统的农村手艺生产提升到“农村文化产业”的高度加以研究,而一般所说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多与创意和前沿科技等新兴业态相关。与之相比,您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潘鲁生:民间工艺大多存在于农村。民间工艺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产业。因为它和其他的文化艺术形态还不一样,它可以更直接跟大家进行交流。过去的编织工艺,换一种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可能不再是实用物品,而是装饰物,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非常生态、非常绿色的生活空间。比如草柳编,过去就是编筐、编篮子,作为一种农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产品多已经被工业化淘汰。但是我们可以用这种工艺编成装衣服的篓子,也可以做成居家装饰品,天然、环保、自然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当前,城市已经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区域经济和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形成新的聚集效应和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信息本身往往不再具备鲜明的区域差异,创意的特色化表达,需要深层的文化依托。从我国国情来看,农村富含文化资源,如果能够有效激发文化资源的创意效能,将改变创意经济的空间布局,并对农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说的农村文化产业主要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集中在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地方土特产等领域,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以及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振兴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文化产业道路。
《走向世界》:今年1月,您主持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产生热烈反响,被誉为“农民手艺走上国家艺术殿堂”的标志性展览。请您谈一谈“手艺农村”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潘鲁生:“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我们以山东为重点,就全国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进行调研,对37项农村手艺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就农村手艺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并以“手艺农村”为主题,将传统手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调研成果展。展览产生了广泛的共鸣,10天展期里,首都各界2.3万人次参观展览,各类媒体转载报道达1200余篇。可见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空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命题。
一直以来,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农村。其中,手艺作为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存于乡土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度,作为一种生产性文化,与农村自然联系在一起。尤其在今天,“生态”、“创意”等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动力,农村手艺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凋零萎缩,而且对应时代生活方式迎来新生,关系到农村文化以及农村的发展。如果说以村落为出发点,社会学前辈在勾连村庄与“中国”的框架中,形成了关于“乡土中国”的理解,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希望以“手艺农村”为切入点,研究和探索这条生态的、文化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走向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和部署。我们知道,您曾创办中国第一个民艺博物馆。当初是怎样想到要办这样一个博物馆?
潘鲁生:创办一个民艺博物馆,是我的一个梦想。进入民艺研究领域后,学习与研究的时间长了,对民艺有很深厚的感情。我感觉它确实是一种财富,是我们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长期的调研采访过程中,我收集了许多散落在民间、即将为现代生活产品所替代的手工艺品,我希望它们不只是
种文化档案,不只是学者们学习研究的对象,更应该让孩子们有机会感受和了解。让孩子们动手,捏捏陶艺,绣绣女红,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民族工艺的精谌,不是更好吗々所以在1992年,就想创办一个民艺馆,把我这些藏品、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现在,中国民艺博物馆已经成为民艺展示和交流的重要窗口,而且经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证授权,进一步建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希望在教育传习、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向世界》:文化的传承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您于199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传统手工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您如何想到把“生态”这个自然领域的概念引入文化领域?
潘鲁生:提出文化生态保护是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自然生态已经遭到破坏,不能让文化生态重蹈覆辙。特别是在民间调研采风过程中,看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包括民间手工艺和手艺人,在一天一天地消亡,惋惜之余会有很强烈的紧迫感。如何留住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恐怕仅有资料的记录和博物馆式的留存是不够的。关键要使这些蕴藏在民间生活中的活的文化、活的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要知道,民间艺术的背后,是中国多姿多彩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如果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不仅要抓紧时间去抢救那些新事物冲击下已经抛弃或者正在被抛弃的传统器物,更应该建设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得到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就是一个生存的环境,这是我们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走向世界》:能简单说一下民间艺术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容吗?
潘鲁生: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连同生活空间都在发生改变,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习,却可能使乡土文化传统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经过涵化、调适而获得重生。这也是我们关注发展农村手工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我们知道,传统手工艺与一系列生活方式、乡土信仰、道德、习俗等息息相关,与民间祭祀、起居、穿戴、器用、装饰或游艺等民俗活动的功能形态交融一体,特别是与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深入契合。作为一种隐性传统,具有内在的文化凝聚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呢?关键是老百姓要用得着,要不断地生产、使用和创造。所以在手工艺发展得好的农村,围绕手工艺展开的生产、创造和现代化的营销,进一步激发了传统文化和农民的创造活力,成为一种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就文化生态保护而言,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同时,还应使民艺文化等进一步融入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融入当前的素质教育之中。现在好多学生只能从书籍上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中国的民间文化更能容易让他们去接近。如果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打打中国结,尝试—下编织、织绣,动手做一些陶艺、陶瓷,对文化品格的培养、塑造,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从教育的角度、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化、民间手艺将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走向世界》:我们知道,您将传统的农村手艺生产提升到“农村文化产业”的高度加以研究,而一般所说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多与创意和前沿科技等新兴业态相关。与之相比,您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潘鲁生:民间工艺大多存在于农村。民间工艺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产业。因为它和其他的文化艺术形态还不一样,它可以更直接跟大家进行交流。过去的编织工艺,换一种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可能不再是实用物品,而是装饰物,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非常生态、非常绿色的生活空间。比如草柳编,过去就是编筐、编篮子,作为一种农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产品多已经被工业化淘汰。但是我们可以用这种工艺编成装衣服的篓子,也可以做成居家装饰品,天然、环保、自然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当前,城市已经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区域经济和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形成新的聚集效应和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信息本身往往不再具备鲜明的区域差异,创意的特色化表达,需要深层的文化依托。从我国国情来看,农村富含文化资源,如果能够有效激发文化资源的创意效能,将改变创意经济的空间布局,并对农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说的农村文化产业主要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集中在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地方土特产等领域,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以及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振兴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文化产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