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运用与探讨
1.前言
1.1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醫疗护理行业提倡和实施以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源;自从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使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关注的重点是疾病;功能制护理则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注重发挥护理的职能;责任制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其特点是一个护士自始至终负责几个患者并按护理程序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护理,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基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健康人、亚健康人以及患者)的全面、整体的关怀和照顾[1]。2011年,西京医院熊利泽院长提出创建“中华名院”的目标,他把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进行“空姐”式的服务。而这个口号的重点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毫无疑问,这一理念拓宽了护理的视野,提高了护理的层次。
1.2研究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提升我院护理服务品质。
1.3关键词定义
手术室:指接到手术通知到手术结束回病房交班全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
人性化护理:是建立在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和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更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运用与探讨:指使用某种护理方法并根据其结果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在从术前访视到手术结束回病房交班全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人性化服务。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临床工作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2.2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4月400例手术患者,年龄8岁到90岁。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2.3 研究方法
2.3.1术前访视
到患者所在的科室进行访视,了解相关病史资料、患者的基本情况、各项化验检查及相关检查结果等情况。按手术术前访视要求填写访视单,压疮评分。和外科医生及麻醉师一起评估手术风险,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及术中重点关注点。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和麻醉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问,主动介绍自己接近患者,通过细心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帮助需要术前体位训练的患者进行训练,向患者说明术前禁食禁饮,术前保证充足睡眠及进入手术室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接受并明白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其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帮助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责任感;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将在手术室得到细心周到的照顾,能够放心。
2.3.2接入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微笑,以亲切的眼神,关怀的语言与其交流,必要时抚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设置背景音乐,使患者在优美、流畅的轻音乐中得到适当的调整和放松。创造一个既温和又严肃的手术气氛。建立静脉通道的时候,要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和重要性,操作力争一针见血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需要暴露隐私的情况下,要严肃而耐心的和病人解释,以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时间。摆放体位动作轻柔,注意保暖,必要时在肩部、输液肢体及暴露部位加盖覆盖物。手术体位以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和不影响生理功能且舒适为原则。采用的垫物及支撑物要柔软,安放位置固定点不妨碍呼吸动作,不影响静脉回流。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保持好关节部位,防止压迫血管和神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管和外科医生及麻醉师要求特殊预备的器材物品。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护理人员对非全麻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关怀。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原则,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保护患者的隐私。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和外科医生麻醉师一起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房,并交班。
2.3.3 术后访视 根据患者手术24小时后清醒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评分,进行总结。
2.3.4 评分 5分评分制: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对分数进行统计。
2.4研究步骤
2.4.1算出最后评分的结果,最后评分的结果用均数加标准差表示。
3.结果
3.1 22位患者术后未拔气管插管进入ICU未参与评分,有388位患者参与评分
3.2最后评分的结果为4.89±0.07。
3.3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4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化服务是以突出医院文化为主要手段的柔性服务方式,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开展护理服务,尤其使服务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人性化护理实际上是整体护理的延伸,把患者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的整体人,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给患者更多的治疗外的服务。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强调从细微之处入手,将人性化融入手术室护理全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要做到人性化服务,我们自己必须要有同情心、爱心和耐心;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会触动别人。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较出色的人际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的自身素质,要做到始终如一的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
5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度过手术期,有利于造就医院的文化,塑造护理人员。
5.2 展望
未来现代的手术室必将是人性化护理,技艺精湛的治疗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致谢
参考文献:
[1]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6,21(1):12-13
1.前言
1.1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醫疗护理行业提倡和实施以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源;自从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使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关注的重点是疾病;功能制护理则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注重发挥护理的职能;责任制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其特点是一个护士自始至终负责几个患者并按护理程序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护理,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基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健康人、亚健康人以及患者)的全面、整体的关怀和照顾[1]。2011年,西京医院熊利泽院长提出创建“中华名院”的目标,他把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进行“空姐”式的服务。而这个口号的重点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毫无疑问,这一理念拓宽了护理的视野,提高了护理的层次。
1.2研究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提升我院护理服务品质。
1.3关键词定义
手术室:指接到手术通知到手术结束回病房交班全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
人性化护理:是建立在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和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更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运用与探讨:指使用某种护理方法并根据其结果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在从术前访视到手术结束回病房交班全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人性化服务。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临床工作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2.2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4月400例手术患者,年龄8岁到90岁。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2.3 研究方法
2.3.1术前访视
到患者所在的科室进行访视,了解相关病史资料、患者的基本情况、各项化验检查及相关检查结果等情况。按手术术前访视要求填写访视单,压疮评分。和外科医生及麻醉师一起评估手术风险,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及术中重点关注点。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和麻醉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问,主动介绍自己接近患者,通过细心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帮助需要术前体位训练的患者进行训练,向患者说明术前禁食禁饮,术前保证充足睡眠及进入手术室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接受并明白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其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帮助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责任感;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将在手术室得到细心周到的照顾,能够放心。
2.3.2接入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微笑,以亲切的眼神,关怀的语言与其交流,必要时抚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设置背景音乐,使患者在优美、流畅的轻音乐中得到适当的调整和放松。创造一个既温和又严肃的手术气氛。建立静脉通道的时候,要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和重要性,操作力争一针见血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需要暴露隐私的情况下,要严肃而耐心的和病人解释,以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时间。摆放体位动作轻柔,注意保暖,必要时在肩部、输液肢体及暴露部位加盖覆盖物。手术体位以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和不影响生理功能且舒适为原则。采用的垫物及支撑物要柔软,安放位置固定点不妨碍呼吸动作,不影响静脉回流。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保持好关节部位,防止压迫血管和神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管和外科医生及麻醉师要求特殊预备的器材物品。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护理人员对非全麻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关怀。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原则,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保护患者的隐私。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和外科医生麻醉师一起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房,并交班。
2.3.3 术后访视 根据患者手术24小时后清醒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评分,进行总结。
2.3.4 评分 5分评分制: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对分数进行统计。
2.4研究步骤
2.4.1算出最后评分的结果,最后评分的结果用均数加标准差表示。
3.结果
3.1 22位患者术后未拔气管插管进入ICU未参与评分,有388位患者参与评分
3.2最后评分的结果为4.89±0.07。
3.3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4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化服务是以突出医院文化为主要手段的柔性服务方式,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开展护理服务,尤其使服务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人性化护理实际上是整体护理的延伸,把患者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的整体人,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给患者更多的治疗外的服务。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强调从细微之处入手,将人性化融入手术室护理全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要做到人性化服务,我们自己必须要有同情心、爱心和耐心;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会触动别人。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较出色的人际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的自身素质,要做到始终如一的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
5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度过手术期,有利于造就医院的文化,塑造护理人员。
5.2 展望
未来现代的手术室必将是人性化护理,技艺精湛的治疗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致谢
参考文献:
[1]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6,2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