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各地普遍重视初中、高中入学新生的军训工作,而且军训理念也在不断提升。起初,好多学校开展军训的指向偏重于吃苦教育、纪律教育、规范教育、入轨教育。当然,目前大多学校也把军训定位于培养新生代公民的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以及尚武精神。虽然这两种定位都有其依据和意义,但前者偏低、后者偏高,或前者偏实、后者偏虚,都因与学校教育的本义和使命存在较大差距而或多或少偏离了中学生军训工作的应有价值。
笔者是教育业外人士,在部队服役多年,较多接触了地方的中学生军训工作,有着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理解。我认为,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确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理应定位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素质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为宗旨,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应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多种形式,将德、智、体、美、劳等诸种素质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使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军训是手段,实现素质教育是目的;军训是一种教育,理应从属和切合素质教育。开展军训应将实施素质教育摆在一个首要的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军训的教育功能,更是素质教育要求所决定的。
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
军训承载政治教育功能
中学生要树立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军训的过程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通过军训,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卫国家、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军训期间,通过对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中学生能深感祖国繁荣强盛的必要,民族自强的信心与决心将油然而生。参训官兵对工作满腔热忱,对同学严格训练,一丝不苟的直观示范,将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我军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光辉形象。在参训官兵的榜样行为中,中学生大多会丢掉怕苦怕累、骄娇二气,学到教官的好思想、好品质,树立不畏艰苦、刻苦学习的信念和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各方面的思想与现实冲击着在校中学生,军训的政治素质教育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早退率明显降低,教室晚自修的上座率、图书馆的利用率以及体育场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军训承载身心训练功能
军训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毋庸质疑的作用。对于那些意志薄弱、行动迟缓的人,经历较之于平常相对严格的训练,经过高温考验、常规操练,甚至摸爬滚打、野营拉练、风吹雨淋,不仅会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而且会形成不畏艰辛、反应迅速、吃苦耐劳、顽强勇敢、藐视困难的心理品质,他们会钦佩强者,为在意志、胆量和体魄上战胜自己形成强烈暗示,克服骄娇之气,走向朴实,走向坚强,走向成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改善不是通过阅读或说教所能实现的,必须在具体而严格甚至严酷的情境中,得以切实改变,臻于完美。
军训承载道德培养功能
在军训中,军人条令、条例的学习,以及在训练、休息、用餐乃至唱歌、打扫卫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严格的管理和要求会使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纪律是胜利的保障”的真理。军训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动都听哨声行事,从起床到熄灯始终如此,一天的生活时时都在强化着学生的纪律观念。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军训期间的“军营生活”不啻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许多自由散漫的作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军容和绝对的服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才得到了增强。军训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使同学切身体验到,没有集体观念,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军训的各项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内务卫生、军容军姿,队伍训练都要进行评比,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同学都会为集体夺取先进而积极努力,并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中的每一个工作,由此,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逐渐养成。
军训承载文明熏陶功能
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主要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军训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要进行内务整理,被子要叠成方块,洗漱用品、书籍文具要求摆放得整齐划一,队列训练中举手投足都要有章有法,事事要亲自动手。同时,部队官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从身边教官身上能切实感受到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他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落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在训练和生活中,同学们必须团结互助、互相鼓励,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形成团队精神,增强同学友谊,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自觉地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自己,接受军训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会使学生迟到、
军训承载自我展示功能
军训大多在初、高中学生入学之初,本来相互陌生的同学嫩黄迅速建立新的团队,不日,这个团队便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集体、这个家庭以及军训的全过程也是每个同学展示的舞台,是一个发挥特长和能力的空间。他们会在军训中养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只要能为集体争光,大家都愿意站出来参加各种活动。由于身体的强健、心理的调整,勇气的增强,很多同学就不再躲藏在人群之后,而会自告奋勇地走出来,让自己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形成的技能、才华或各种优势借机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现代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推销自己、增强自信、适应社会”的意识。其实,展现的机会也是获得进一步锻炼和完善的机会。同时,他们一方面会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更加谨慎地完成使命,更加珍惜地保护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必将能体会到别人努力的艰辛,从而珍视他人的劳动成果。
军训并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但每个学生毕竟只经历一、二次,可谓难得。从严格意义上说,仅仅十天左右的军训,不只是表面的“训”,更是内在的“育”,对三年的学校生活乃至未来人生影响深远,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筹划,追求军训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每一个参加军训的中学生来说,接受军训所面对的并不只是炎炎的烈日、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军号和铁面无私的教官,更多的是对身心、意志、习惯、技能、品德、文化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挑战、一种体验、一次锤炼、一次提升。军训生活可以让每一个中学生得到真正的磨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留下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这才是军训的宗旨和要义所在。
只有用素质教育理念去思考和定位,中学的军训工作才有深远的意义,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科学的操作,才能收到更丰富的成果。
(责任编校:侯金燕)
笔者是教育业外人士,在部队服役多年,较多接触了地方的中学生军训工作,有着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理解。我认为,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确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理应定位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素质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为宗旨,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应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多种形式,将德、智、体、美、劳等诸种素质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使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军训是手段,实现素质教育是目的;军训是一种教育,理应从属和切合素质教育。开展军训应将实施素质教育摆在一个首要的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军训的教育功能,更是素质教育要求所决定的。
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
军训承载政治教育功能
中学生要树立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军训的过程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通过军训,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卫国家、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军训期间,通过对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中学生能深感祖国繁荣强盛的必要,民族自强的信心与决心将油然而生。参训官兵对工作满腔热忱,对同学严格训练,一丝不苟的直观示范,将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我军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光辉形象。在参训官兵的榜样行为中,中学生大多会丢掉怕苦怕累、骄娇二气,学到教官的好思想、好品质,树立不畏艰苦、刻苦学习的信念和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各方面的思想与现实冲击着在校中学生,军训的政治素质教育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早退率明显降低,教室晚自修的上座率、图书馆的利用率以及体育场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军训承载身心训练功能
军训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毋庸质疑的作用。对于那些意志薄弱、行动迟缓的人,经历较之于平常相对严格的训练,经过高温考验、常规操练,甚至摸爬滚打、野营拉练、风吹雨淋,不仅会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而且会形成不畏艰辛、反应迅速、吃苦耐劳、顽强勇敢、藐视困难的心理品质,他们会钦佩强者,为在意志、胆量和体魄上战胜自己形成强烈暗示,克服骄娇之气,走向朴实,走向坚强,走向成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改善不是通过阅读或说教所能实现的,必须在具体而严格甚至严酷的情境中,得以切实改变,臻于完美。
军训承载道德培养功能
在军训中,军人条令、条例的学习,以及在训练、休息、用餐乃至唱歌、打扫卫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严格的管理和要求会使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纪律是胜利的保障”的真理。军训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动都听哨声行事,从起床到熄灯始终如此,一天的生活时时都在强化着学生的纪律观念。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军训期间的“军营生活”不啻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许多自由散漫的作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军容和绝对的服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才得到了增强。军训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使同学切身体验到,没有集体观念,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军训的各项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内务卫生、军容军姿,队伍训练都要进行评比,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同学都会为集体夺取先进而积极努力,并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中的每一个工作,由此,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逐渐养成。
军训承载文明熏陶功能
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主要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军训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要进行内务整理,被子要叠成方块,洗漱用品、书籍文具要求摆放得整齐划一,队列训练中举手投足都要有章有法,事事要亲自动手。同时,部队官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从身边教官身上能切实感受到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他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落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在训练和生活中,同学们必须团结互助、互相鼓励,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形成团队精神,增强同学友谊,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自觉地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自己,接受军训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会使学生迟到、
军训承载自我展示功能
军训大多在初、高中学生入学之初,本来相互陌生的同学嫩黄迅速建立新的团队,不日,这个团队便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集体、这个家庭以及军训的全过程也是每个同学展示的舞台,是一个发挥特长和能力的空间。他们会在军训中养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只要能为集体争光,大家都愿意站出来参加各种活动。由于身体的强健、心理的调整,勇气的增强,很多同学就不再躲藏在人群之后,而会自告奋勇地走出来,让自己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形成的技能、才华或各种优势借机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现代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推销自己、增强自信、适应社会”的意识。其实,展现的机会也是获得进一步锻炼和完善的机会。同时,他们一方面会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更加谨慎地完成使命,更加珍惜地保护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必将能体会到别人努力的艰辛,从而珍视他人的劳动成果。
军训并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但每个学生毕竟只经历一、二次,可谓难得。从严格意义上说,仅仅十天左右的军训,不只是表面的“训”,更是内在的“育”,对三年的学校生活乃至未来人生影响深远,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筹划,追求军训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每一个参加军训的中学生来说,接受军训所面对的并不只是炎炎的烈日、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军号和铁面无私的教官,更多的是对身心、意志、习惯、技能、品德、文化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挑战、一种体验、一次锤炼、一次提升。军训生活可以让每一个中学生得到真正的磨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留下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这才是军训的宗旨和要义所在。
只有用素质教育理念去思考和定位,中学的军训工作才有深远的意义,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科学的操作,才能收到更丰富的成果。
(责任编校:侯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