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对作为未来基层医务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中职学校育人工作亦是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主题班会课在班级建设、学风营造、价值引导等方面的价值毋庸置疑,且不可替代,但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弱化了主题班会课价值,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本文基于对主题班会课展开实际的论述分析,着重就主题班会课上如何体现育人理念进行了探究,以求系列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主题班会课;因材施教;因人为本;三全育人
所谓主题班会课即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任务目标要求,以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为依托,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展开综合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作用显著。在主题班会课上体现先进育人理念,包括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由其本质功能属性决定,是扩大相关工作成果的关键一环,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主題班会课的展开实际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班级是中职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主题班会课作为中职学生教育的有效范式,亦是促进班风、学风的主要抓手,其有效展开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阶段的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实践仍旧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有九成以上的学生从不缺席主题班会课,整体参与度较高,但是近三成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动参与,亦有20%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最终活动效果不佳。在整个主题班会课的组织结构中,多以班主任或班干部为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且相关项目内容设计单一,多为传达学校通知、安排近期事宜等,很难引起学生足够兴趣,与之切身需求的关联性不强。对此,有近半数的学生对主题班会课表示“一般满意”甚至“不满意”,认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帮助不大”,影响了其积极、主动参与情绪。诸如主题班会课开展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方面的问题客观存在,是未来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点,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二、主题班会课的组织优化
主题班会课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毋庸置疑,是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其有效展开是关键。作者给予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以“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三全育人”为理念先导,提出了如下主题班会课的组织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因材施教
《论语·为政》,“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自古有之,即使在现代仍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个性差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主题班会课而言,其“器“就在于材料,能够起到渲染主题的作用,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先导下,要注重主题班会课的精准选材,有效切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好奇什么、关注什么、困惑什么…使之在整个过程中如遇“知音”、如获“良友”,打开通往其心灵的窗户。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标榜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旗帜,在教育领域的渗入,带来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态势、新格局。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将之视作发展的主体、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其主观能动性,是现代教育事业的必然走向。主题班会课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重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与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正确的价值认知体系生成。“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导下,唯有辩证看待师生间的交互关系,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上有所感、有所悟,进而不断逼近成长目标,是提升学生满意度的重要路径。例如,教师可基于对学生群体的科学分组,就本周班级卫生情况展开讨论,由其自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造成的原因,继而制定科学的改善方案,激励他们以身作则,更好地融入到班级建设当中去。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组织相应的主题班会课活动,如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训练、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紧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有的放矢地输出指导服务,势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全面育人系统,要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在主题班会课上的植入,有效延展了其工作范畴,从而更好地服务育人。具体而言,“全员育人”在主题班会课上的体现,要凝聚院系领导、专兼职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学团管理干部等有生力量,协同参与进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提出有意义的课题和建议,有效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架构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工作格局。
结语:综上所述,面对主题班会课展开实践中的重重问题,其解决首先基于先进育人理念的指导,唯有创新思维模式,才能衍生出更优价值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要深入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等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研究,了解其思想内涵,并结合主题班会课的特点,组织系列实践活动,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作者希望学术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以不同的科学育人理念为指导,提出更多有效主题班会课组织建议。
关键词:主题班会课;因材施教;因人为本;三全育人
所谓主题班会课即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任务目标要求,以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为依托,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展开综合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作用显著。在主题班会课上体现先进育人理念,包括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由其本质功能属性决定,是扩大相关工作成果的关键一环,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主題班会课的展开实际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班级是中职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主题班会课作为中职学生教育的有效范式,亦是促进班风、学风的主要抓手,其有效展开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阶段的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实践仍旧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有九成以上的学生从不缺席主题班会课,整体参与度较高,但是近三成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动参与,亦有20%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最终活动效果不佳。在整个主题班会课的组织结构中,多以班主任或班干部为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且相关项目内容设计单一,多为传达学校通知、安排近期事宜等,很难引起学生足够兴趣,与之切身需求的关联性不强。对此,有近半数的学生对主题班会课表示“一般满意”甚至“不满意”,认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帮助不大”,影响了其积极、主动参与情绪。诸如主题班会课开展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方面的问题客观存在,是未来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点,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二、主题班会课的组织优化
主题班会课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毋庸置疑,是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其有效展开是关键。作者给予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以“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三全育人”为理念先导,提出了如下主题班会课的组织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因材施教
《论语·为政》,“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自古有之,即使在现代仍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个性差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主题班会课而言,其“器“就在于材料,能够起到渲染主题的作用,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先导下,要注重主题班会课的精准选材,有效切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好奇什么、关注什么、困惑什么…使之在整个过程中如遇“知音”、如获“良友”,打开通往其心灵的窗户。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标榜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旗帜,在教育领域的渗入,带来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态势、新格局。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将之视作发展的主体、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其主观能动性,是现代教育事业的必然走向。主题班会课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重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与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正确的价值认知体系生成。“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导下,唯有辩证看待师生间的交互关系,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上有所感、有所悟,进而不断逼近成长目标,是提升学生满意度的重要路径。例如,教师可基于对学生群体的科学分组,就本周班级卫生情况展开讨论,由其自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造成的原因,继而制定科学的改善方案,激励他们以身作则,更好地融入到班级建设当中去。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组织相应的主题班会课活动,如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训练、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紧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有的放矢地输出指导服务,势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全面育人系统,要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在主题班会课上的植入,有效延展了其工作范畴,从而更好地服务育人。具体而言,“全员育人”在主题班会课上的体现,要凝聚院系领导、专兼职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学团管理干部等有生力量,协同参与进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提出有意义的课题和建议,有效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架构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工作格局。
结语:综上所述,面对主题班会课展开实践中的重重问题,其解决首先基于先进育人理念的指导,唯有创新思维模式,才能衍生出更优价值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要深入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等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研究,了解其思想内涵,并结合主题班会课的特点,组织系列实践活动,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作者希望学术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以不同的科学育人理念为指导,提出更多有效主题班会课组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