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信息化不断地发展,现在的学生已今非昔比了,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渠道,获得更多方面的新知识,初步具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某些问题,往往还有比较新颖的见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只是教学生学会,还要教他们会学。
每教一篇课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课文本身的深难度和学生已学知识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分析。
如教《孔乙己》一文,教师可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孔乙己》是魯迅“五.四”前夕创作的第二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小说。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死去。请注意分析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变化、思想,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什么?
2.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揭示的,阅读时认真分析表现这几方面的词语和句子。
3.比较课文中表现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词,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现力。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边读边议,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等问题,分析归纳课文在使用语言、安排结构、表现主题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由科代表归纳集中各组有代表性的见解以及疑难问题送交老师。
《孔乙己》一文,学生的自读小结虽然因程度不同而各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认为: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而又好喝懒做,最终默默地死去的描写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文中多次写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这些有什么针对性?2.“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应怎样理解?3.课文开头写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的顾客有什么作用?
第二种认为:课文通过在笑声中出场而又在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另一方面揭示了当时一般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学生通过《藤野先生》等文对清末国民的不觉醒已有所认识)。课文通过孔乙己的言行、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深深地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请老师讲解“踱”、“排”、“笼”、“罩”、“摸”等词语。2.酒店中各种人物取笑孔乙己应怎样理解?3.“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段有什么作用?4.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和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这两个细节怎样理解?
以上情况表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种分析较为全面,而且注意到了人物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这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或分析比较,或补充订正,或作必要的提示与诱导,使学生对课文能有较深的理解。自然,这对学生的作文无疑也会起到示范与借鉴的作用。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分组自读——教师解答学生疑问”这一教学过程,我们姑且叫做“三步法”的教学。教一篇课文分这样三步走,学生既有完成教师要求的责任感,又有从课文中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每当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学生自己解决了课文中的某些问题,便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教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轻松,并且,还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每教一篇课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课文本身的深难度和学生已学知识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分析。
如教《孔乙己》一文,教师可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孔乙己》是魯迅“五.四”前夕创作的第二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小说。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死去。请注意分析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变化、思想,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什么?
2.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揭示的,阅读时认真分析表现这几方面的词语和句子。
3.比较课文中表现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词,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现力。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边读边议,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等问题,分析归纳课文在使用语言、安排结构、表现主题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由科代表归纳集中各组有代表性的见解以及疑难问题送交老师。
《孔乙己》一文,学生的自读小结虽然因程度不同而各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认为: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而又好喝懒做,最终默默地死去的描写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文中多次写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这些有什么针对性?2.“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应怎样理解?3.课文开头写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的顾客有什么作用?
第二种认为:课文通过在笑声中出场而又在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另一方面揭示了当时一般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学生通过《藤野先生》等文对清末国民的不觉醒已有所认识)。课文通过孔乙己的言行、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深深地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请老师讲解“踱”、“排”、“笼”、“罩”、“摸”等词语。2.酒店中各种人物取笑孔乙己应怎样理解?3.“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段有什么作用?4.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和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这两个细节怎样理解?
以上情况表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种分析较为全面,而且注意到了人物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这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或分析比较,或补充订正,或作必要的提示与诱导,使学生对课文能有较深的理解。自然,这对学生的作文无疑也会起到示范与借鉴的作用。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分组自读——教师解答学生疑问”这一教学过程,我们姑且叫做“三步法”的教学。教一篇课文分这样三步走,学生既有完成教师要求的责任感,又有从课文中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每当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学生自己解决了课文中的某些问题,便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教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轻松,并且,还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