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乙己》一文看语文的“三步”教学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信息化不断地发展,现在的学生已今非昔比了,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渠道,获得更多方面的新知识,初步具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某些问题,往往还有比较新颖的见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只是教学生学会,还要教他们会学。
  每教一篇课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课文本身的深难度和学生已学知识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分析。
  如教《孔乙己》一文,教师可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孔乙己》是魯迅“五.四”前夕创作的第二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小说。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死去。请注意分析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变化、思想,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什么?
  2.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揭示的,阅读时认真分析表现这几方面的词语和句子。
  3.比较课文中表现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词,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现力。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边读边议,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等问题,分析归纳课文在使用语言、安排结构、表现主题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由科代表归纳集中各组有代表性的见解以及疑难问题送交老师。
  《孔乙己》一文,学生的自读小结虽然因程度不同而各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认为: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课文通过对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而又好喝懒做,最终默默地死去的描写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文中多次写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这些有什么针对性?2.“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应怎样理解?3.课文开头写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的顾客有什么作用?
  第二种认为:课文通过在笑声中出场而又在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另一方面揭示了当时一般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学生通过《藤野先生》等文对清末国民的不觉醒已有所认识)。课文通过孔乙己的言行、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深深地揭示了这一主题。
  疑问是:1.请老师讲解“踱”、“排”、“笼”、“罩”、“摸”等词语。2.酒店中各种人物取笑孔乙己应怎样理解?3.“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段有什么作用?4.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和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这两个细节怎样理解?
  以上情况表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种分析较为全面,而且注意到了人物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这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或分析比较,或补充订正,或作必要的提示与诱导,使学生对课文能有较深的理解。自然,这对学生的作文无疑也会起到示范与借鉴的作用。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分组自读——教师解答学生疑问”这一教学过程,我们姑且叫做“三步法”的教学。教一篇课文分这样三步走,学生既有完成教师要求的责任感,又有从课文中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每当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学生自己解决了课文中的某些问题,便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教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轻松,并且,还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其他文献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结合本人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
期刊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尽管现在的生活绚丽多彩,而我们的学生一见到作文就头疼,一拿起笔就无内容可写,即使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也是选材陈旧、内容单一,或者干脆照搬作文选上的。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不善于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去观察也往往带着情绪性,这就导致他们对新异、鲜艳、有趣的事物容易进行观察,而忽略了一些真正需要观察的
期刊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
期刊
叶圣陶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那么如何让学生徜徉在自能作文的天地里呢?  一、注重情境,走进自能作文的殿堂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这样才能变“要我写”为
期刊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
期刊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反映:讲,空洞无物;写,粗制滥造。原因之一,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忽略了背诵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离不开背诵成段、成篇的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背诵 作用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乃至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习动机 解答能力 学习习惯 操作能力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
期刊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虽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百年一遇)和官方强力主导的激发下促成的,但它一出现就成为一种历史的现象,将成为一种贯穿整个21世纪历史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传达了西方文明先进的理念,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市场经济是奥林匹克教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与公民教育目的不谋而合、相通相融的内在运行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背景下青少年公
期刊
摘 要: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千个生活呢?原因是教师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该丰富多彩、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了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应试之作。本文从“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质量,就为课堂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部分的基础上,恰当地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促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