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吟低诵高歌深咏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音乐课本中,每个年级段都会有古诗新唱这个教学单元,其实打开诗歌的发展史,我们发现音乐和诗歌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字未出现之前,原始歌谣是人类口头流传的文学,《诗经》是民歌的源头,《乐府》是汉代可配乐的歌辞,唐诗也遵循着一定的声律格式,“宋词元曲”广泛被谱曲传唱…可见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是有着久远的渊源。这就启发我们,在进行音乐课本中的古诗新唱单元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诗“歌”起来,将诗“舞”出来,还可以还诗歌以本来面目,将“诗”吟诵出来。在学生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吟咏、吟唱”等方法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表达诗词内涵。
  浅吟高歌音乐教学古诗新唱一、浅吟低唱,走进诗歌意境
  诗歌有很强的节奏感,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所在。通过引领学生有节奏的轻轻吟诵,找到诗词内部所蕴含的音乐性,体会作者的内心及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歌曲教学中的情感体现做好准备。在吟诵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打击乐器伴奏,还可以击掌,可以踏地,可以轻扣课桌等方法为诗歌找节奏。例如,教学《忆江南》,在歌曲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试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用“二·二”拍断句,也可以“四·三”拍或“四·一.二”拍。可以让学生自由读,经过实践,学生会发现“四·一.二”拍更优美,更稳健,更能体现江南如诗如画的魅力景色,更好的表现出了作者面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其实每首古诗都有它固有的节奏,传统的吟诵格律易于学生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在吟诵中比较体会中找到。其实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用RAP的方式吟诵。RAP以人声的说唱代替音乐旋律,节奏健朗明快、多变丰富,音韵抑扬顿挫,富于语言的韵律美。改良RAP,吸收它自由的成分,采用它灵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RAP一下,自由地说唱,可以有节奏、分声部,还可以轮唱。我在教学乐府诗歌《江南》时,我首先设计了说唱的环节,上下片句式结构的一致,使我们可以且说且唱。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自由揣摩乐感,体会诗歌或激越或低沉的情感。学生由新奇拘束而陶醉玩味,每位同学都可以自由发挥,每位同学都很尽兴。而第二环节的轮读则营造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当两组学生在末句“鱼戏莲叶北”上汇合并声微渐止时,学生脸上的表情是惊喜非常的。诗歌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二、高歌深咏,唱出诗歌情怀
  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的抒怀,音乐的感召就是情绪的渲染。小学生在唱古诗歌曲时,困难不是因为字句的难懂,而是不能披文入情、携情入境。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帮学生入情入境。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如六年级古曲《阳关三叠》,它是作曲家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而谱写的一首琴歌。这首歌的原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含意,就必须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这是一首作者送友人去边关服役的送别诗——清晨细雨蒙蒙,四围杨柳青青,景的渲染增添了“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的深情。“更尽一杯”把对友人的祝愿、关怀、嘱托、留恋,尽心倾注而出,待你出关之后没有故交挚友相随相伴了……这首诗在谱曲时,作曲家为了加深情感的抒发,除了增添一些词句外,又把全诗反复叠唱了三次。“三叠”曲调的变化、反复连续陈述,使送别之情更加沉郁而深切,充分表达了送别远行友人的诚挚情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引导学生将气息放低去“咏诗”,去深刻理解词意,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去联想、去体验、去感受那种依依惜别的友情,并带着这些情感反复阅读体验歌曲内涵以及要表达的情感。只要读出情感,那么深情演唱也就不难了。
  音乐是媒介,在诗词的歌曲教学拓展中,我们还可以借用流行歌曲的旋律。如柳永的《雨霖铃》可以配上周杰伦的《东风破》,邓丽君曾唱过李煜的《虞美人》,另外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乐歌》亦有大量古诗新唱作品,新瓶装旧酒,吟诵亦吟唱,我们相信这样的高歌深咏给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诗词的典雅和音乐的曼妙,还应有更深更远的影响。
  总之,诵读与音乐的结合,其目的是给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只是为了学生可以“顺利”地深入沉浸到诗词中,获得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当诗歌爱上音乐,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双飞翔的翅膀,当诗歌爱上音乐,就是给心灵涂上一层亮丽的底色。走进传统经典,在浅吟低诵中完美人格,在高歌深咏时启发心智。
其他文献
阐述了福建南音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该乐种的主要传承形式;探讨了南音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福建南音乐种传承福建南音流传于福建南部及其所属地区,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华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但是南音并非我们博物馆里陈设的古董,它伴随着闽南人的一生。在各种宗教仪式、生老病死、婚丧喜庆、岁时节气、祭祀礼仪等方面,都留有南音的足迹。福建南音在发展上,与闽南地方至今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数学教学生活化课本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我想我们教学时,无不在想如何才能按教材的意图把教学目标顺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成名作,是一首多情的诗。小说的人物纯净、美好。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充满了和人性美、人情美。“香雪”们的梦想,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作品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铁凝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出童话般的世界。  铁凝作品环境描写诗意美感《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成名作,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摘要:在教学中怎样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因势利导地使教学中的一些矛盾向有利于教与学的方面转化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因势利导推进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预设与生成 因势利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因而,初中语文教学也就引起了教学者和家长高度的重视,对于学生来说,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其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就得到突显。作为教学者,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更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其先进的教育思想,旨在引领音乐教育者在实施学前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兴趣。本文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核心思想的阐述,说明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并从多方面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学前音乐教育,并在进行音乐活动时能很好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到教育活动当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当前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获得最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素质提升,是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值得深深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有效教学综合素质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当前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兴趣游戏创设情境优化方法《信息技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门新兴学科,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教,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枯燥感。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学生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会展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用人需要以及高职类学生的发展特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完善课程设计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培养会展设计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不断发展,我国的会展业也加快了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当前高校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并不能满足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需要
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其次是引导学生思维的生活化,最后是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生活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小学数学,数学课本的内容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