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四“度” 促进专业成长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听课学习中,融入课堂生态环境,去发现课堂之精,去理解课堂之深,去观察教师之美;在实践探究中,积极主动建构自我,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让听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听课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听课中,教师要以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融入课堂,去发现课堂中精湛的教学能力,去理解设计中浓厚的学科本色,去观察教学中教师的人格特色,最终转化为自我的专业成长。
  发现力,挖掘课堂精度
  每一节展示课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精心准备的,每位老师在磨课阶段,都不断地在经历着三个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在课堂展示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课堂的“达成度”,也能感受到课堂的“开放度”、“参与度”与“生成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发现者”,充分调动与激活自己的感知器官,全神贯注地捕捉和记录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就如笔者曾多次聆听由本区教师执教的《封面设计》,该教师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现场。该教师针对课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方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展现了教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发现了课堂细节处理之美、教学设计巧妙之美、教师魅力展现之美,并能对照自己的课堂,加以思考,努力探寻符合自己成长的方向。
  可见,教师听课时的“发现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实践精度”的发现,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方法组织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媒体操作能力等多角度,去挖掘上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唯有这样,才能以此为“镜”,找出自己的成长空间与成长方式。
  理解力,领悟课堂深度
  一节好课,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热闹,也不仅仅是课堂较高的达成度,它更体现在“教育实践的深度”。这就依托于教师的听课“理解力”,听课中做深入的观察与记录,去理解教学实践行为背后的内容,即这一课堂是如何建构的,体现出了怎样的学科本位,它有怎样的一般形式或结构原理……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与思考,会对课堂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笔者曾聆听了全国名师李冬梅老师的课堂《逐帧动画》,这是学生学习动画软件的第一课,师生一起猜测与理解动画原理,而后共同探讨技术难点,接着学生自主创作创意点,最后共同展示评价。课堂充分展现了学生主体,突出了学生的原有基础与个性化创意,体现了课堂的技术线与思想线,凸显了“起点低,落点高”的课堂特色。
  通过这样的“理解力”,教师不仅能用别人的实践去解读别人的理论,而且能用自己的实践来解读自己的理论,长此以往,教师专业成长就能从实践型向研究型转变。
  观察力,感悟课堂厚度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更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呈现。教师魅力基于文化厚度和知识宽度支撑,课堂上能展现出才华横溢的教学才情,深厚底蕴的教学灵气,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这就需要听课教师有敏捷的“观察力”,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地去察觉与思考。
  同样是全国名师李冬梅老师的课堂,她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与她交谈她一直都会保持着笑容,在她的课堂上,她也一直保持着她的笑容,使得再沉闷的学生都会被她的热情所感染,从而情绪高涨起来。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在她的课堂上,她会将一些最简单的案例利用到极致,使得每个学生最后的作品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思想。她身上写着两个词:尊重、民主,就如她的课堂,她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让每个孩子畅所欲言,无关对错,体现一种开放、民主的氛围。这就是她的个人魅力,在充满生命律动的教育过程中,带着饱满润润的生命,对学生的精神生命和意识灵魂进行导向。
  通过这样的“观察力”,教师就能反射到自我,如何增强自我的个人素养,如何提高自我的文化厚度,如何提升自我的个人魅力?有这样的意识,教师就能在过程中观察,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转化力,实践课堂力度
  听课是教师参与研究学习的一种途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所以,我们要将听课学习转化为自我实践,在自我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方法,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笔者曾在听课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做一件事情前,和学生一起用分析法来解剖过程;比如在上课过程中关注细节,“操作前先选定”、“做一点保存一点”等,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蕴含了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关注;比如每一个小环节后做一个简要的小结……这些点点滴滴,都能让我在自我课堂上找到痕迹,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这样的“转化力”,才能将学习效应转化为课堂力度,这是一个学习后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后内化的过程,慢慢地就转变为教师自己内在的素养,慢慢地教师就成长了。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上机操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学校计算机房就是提供给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的重要场所,机房的管理维护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机房管理历来是一项专业性强也较为繁琐的工作,机房维护也是一个老话常谈的话题,虽然说很多同行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目前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强化,再加上学生的好动破
期刊
FLV是当前网络流媒体格式的一种。因为其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非常快的优点,所以成为网络视频文件的流行格式。FLV的压缩与转换很方便,一般FLV都被“包装”在SWFPLAYER的壳里,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护原始地址,不能被轻易下载。这为教师下载和使用该类型视频增加了难度。这里介绍FLV视频的下载和截取方法以及在PPT中的插入使用。  一、FLV流媒体视频的下载  1.下载和安装硕鼠软件(下载地址ht
期刊
每读一本书  会多一层感悟  每记载一个故事  会增加一份人生精彩  或许  这就是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地方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到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运用已飞入“家常课”的“寻常百姓家”,在各学科观摩课教学中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般的普及。那么,怎样在观摩课的教学中恰当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并使其发挥实效性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却这样认为,还是“乱花渐欲观‘课眼’”的为好。  何为“课眼”?文有“文眼”,课也有“课眼”。就课型而言,经过反复研
期刊
观摩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上课教师。如何通过观摩课让众多的听课教师从中获益,并转化自主发展的推动力,则是教研工作者应该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带有主题的观摩活动,让观摩课作为种子,在广大教师心中生根、发芽、结果。通过观课、议课明确方向,激发动力,进而引领着老师们去践课、研课,发挥观摩课的最大效益,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
期刊
2014年1月18日,江西省遂川县志愿者们来到山区衙前镇嵩山小学与这里的留守孩玩拔河游戏。  当日,江西省遂川县志愿者们来到山区衙前镇嵩山小学与这里的留守孩过快乐假期。农历马年春节将至,遂川县志愿者们纷纷关爱留守儿童“心系小候鸟,快乐过春节”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一份关爱和祝福。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整体规模扩大。  由长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单一手段,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能、方法、态度等方面的进步。过程性评价以其目标与过程
期刊
“思维课堂”是一种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理念,即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起“脚手架”。《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基于对此理念的理解,试图体现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明确问题——定义对象——研究性质(判定)——应用。在此过程中,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也希望借此引发数学老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图形的旋
期刊
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平时可以拍下每个学生的平时作业,可以大量地保存学生学书过程中的图片资料,可以对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在书法观摩课上,教师不但可以让学生欣赏书法名家名作,更可以让学生欣赏同伴的成长经历,还可以欣赏自己的学书历程。教师在展示中激励学生,学生在激励中超越自己。  当下的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书法素养的培养。和传统的书法教学手段相比,
期刊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  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或电影电视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互联网输入关键词“长征”,查找并阅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课时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