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双侧颈动脉SMI评估,并记录发病24 h内相关临床数据。将符合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相关诊断标准者分为进展组(18例),其余为非进展组(8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66.7%(12例)比27.4%(23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1.1%(11例)比40.5%(34例),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3.0±1.0)分比(0.8±0.3)分;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OR=1.09,95%CI:1.00~1.55,P=0.04)、不稳定颈动脉斑块(OR=1.86,95%CI:1.15~4.25,P=0.02)、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OR=4.24,95%CI:1.93~9.77,P<0.01)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MI可通过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有效地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并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越多,缺血性卒中发生进展的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