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初学基础会计,为借贷记账法所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方。
关键词:基础会计;借;贷
我的困惑
我初学基础会计,为借贷记账法所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方。借贷记账法下,有些账户用借来代表增加,而有些账户却相反,用借来表示减少,用贷来表示增加。到底这个科目是借增贷减,还是借减贷增,这留给了我理解上的困惑。我请教别人,得到的解释是这样的,即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要把它们看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只需把借贷记账规则强行记住就可以了。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追根溯源,从“借”“贷”记账符号的最初含义开始
我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贷”指“借入或借出”。“我向银行贷了一笔款”的贷字是指“借入”,“银行贷了一笔款给我”里的贷字是指“借出”,在汉语里这两句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汉语中“贷”字的含义十分模糊,倘使缺少了“入”、“出”这样的提示方向的动词或者“给”、“从”这样的介词的帮助,“借”与“贷”的字义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我又追根溯源,查阅各种资料,知道借贷记账法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货,它是舶来品。借贷记账法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钱商在记录他们的业务时,如果业务内容是“某相对人”从钱商处拿走货币,则记在此人的名下的dare(即借方);如果业务内容是钱商从“某相对人”处获得货币,则记在此人的名下的avere(即贷方)。凭借dare(即借方)与avere(即贷方)两个记账符号,钱商可以很好地记录下他们的金融业务。
意大利的学者卢卡·帕乔完善了这种记账方法,使其适用于任何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分别取代了威尼斯方言的dare与avere。在意大利语中,debito意为债务,credito意为债权,这种debito、credito记账法首先风行意大利,随后风行欧洲,进而传播至世界各地。
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福泽谕吉,在他的一部名为“账合之法”的译著里,将debit和credit翻译成“借”与“贷”,这一译法被后人继承。在日文中,“贷”字的意思为“贷于”,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因而现金流入形成债权;“借”字的意思为“借为”,表示会计主体把资金用到哪里去了,因而现金流出形成债务。 从上文可以看出,日语“借”“贷”两个字的意思完全对应上了英语的debit和credit(或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是具有明确相反意义的一对反义词。
中国的借贷记账法是谢霖和孟森两位老先生民国时期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但在汉语中,用同义字的“借”与“贷”来翻译日文里的一对反义词“借”与“贷”(或英语的debit和credit,或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显然不当,而且给中国人正确理解借贷记账法造成了障碍。看来,我困惑的根源也是出在“借”“贷”两个字上面。正因为这样的翻译,为了回避使用相同意义的字做相反方向的资金运动的记账符号这个事实,许多教材、教者和学习者才把“借”与“贷”说成是单纯的记账符号,这不能不说是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遗憾,也是学生学习会计的一个遗憾。?
根据上述分析,在会计实务教学和学习中,要想正确理解借贷记账法,也要融会贯通地把 “借”“贷”两字回归到其最初的含义上,即“借”和“debit”意义相同,意为债务,表示资金运动的去向,而作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贷”和“credit”意义相同,意为债权,表示资金运动的来源,作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借”和“贷”是一对标准的反义词,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同一笔资金的运动情况。
用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选择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方
从上文可知,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的。“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 “来龙”,即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去脉”,即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初衷和依据。借表示现金流出,贷表示现金流入,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现金流量方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运用借贷记账规则做出经济事项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比如购买固定资产,不论所支出的现金是资本化记入相应资产,还是收益化转化为相关费用,都表示资金运动的“去脉”,表现为企业现金的流出,此类业务应记入借方。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应记入贷方。
对企业来说,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债务、资本的增加,表现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记入贷方。反之,向债权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负債减少、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可见,采用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作者简介:
王卓然,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
关键词:基础会计;借;贷
我的困惑
我初学基础会计,为借贷记账法所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方。借贷记账法下,有些账户用借来代表增加,而有些账户却相反,用借来表示减少,用贷来表示增加。到底这个科目是借增贷减,还是借减贷增,这留给了我理解上的困惑。我请教别人,得到的解释是这样的,即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要把它们看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只需把借贷记账规则强行记住就可以了。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追根溯源,从“借”“贷”记账符号的最初含义开始
我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贷”指“借入或借出”。“我向银行贷了一笔款”的贷字是指“借入”,“银行贷了一笔款给我”里的贷字是指“借出”,在汉语里这两句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汉语中“贷”字的含义十分模糊,倘使缺少了“入”、“出”这样的提示方向的动词或者“给”、“从”这样的介词的帮助,“借”与“贷”的字义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我又追根溯源,查阅各种资料,知道借贷记账法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货,它是舶来品。借贷记账法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钱商在记录他们的业务时,如果业务内容是“某相对人”从钱商处拿走货币,则记在此人的名下的dare(即借方);如果业务内容是钱商从“某相对人”处获得货币,则记在此人的名下的avere(即贷方)。凭借dare(即借方)与avere(即贷方)两个记账符号,钱商可以很好地记录下他们的金融业务。
意大利的学者卢卡·帕乔完善了这种记账方法,使其适用于任何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分别取代了威尼斯方言的dare与avere。在意大利语中,debito意为债务,credito意为债权,这种debito、credito记账法首先风行意大利,随后风行欧洲,进而传播至世界各地。
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福泽谕吉,在他的一部名为“账合之法”的译著里,将debit和credit翻译成“借”与“贷”,这一译法被后人继承。在日文中,“贷”字的意思为“贷于”,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因而现金流入形成债权;“借”字的意思为“借为”,表示会计主体把资金用到哪里去了,因而现金流出形成债务。 从上文可以看出,日语“借”“贷”两个字的意思完全对应上了英语的debit和credit(或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是具有明确相反意义的一对反义词。
中国的借贷记账法是谢霖和孟森两位老先生民国时期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但在汉语中,用同义字的“借”与“贷”来翻译日文里的一对反义词“借”与“贷”(或英语的debit和credit,或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显然不当,而且给中国人正确理解借贷记账法造成了障碍。看来,我困惑的根源也是出在“借”“贷”两个字上面。正因为这样的翻译,为了回避使用相同意义的字做相反方向的资金运动的记账符号这个事实,许多教材、教者和学习者才把“借”与“贷”说成是单纯的记账符号,这不能不说是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遗憾,也是学生学习会计的一个遗憾。?
根据上述分析,在会计实务教学和学习中,要想正确理解借贷记账法,也要融会贯通地把 “借”“贷”两字回归到其最初的含义上,即“借”和“debit”意义相同,意为债务,表示资金运动的去向,而作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贷”和“credit”意义相同,意为债权,表示资金运动的来源,作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借”和“贷”是一对标准的反义词,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同一笔资金的运动情况。
用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选择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方
从上文可知,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的。“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 “来龙”,即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去脉”,即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初衷和依据。借表示现金流出,贷表示现金流入,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现金流量方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运用借贷记账规则做出经济事项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比如购买固定资产,不论所支出的现金是资本化记入相应资产,还是收益化转化为相关费用,都表示资金运动的“去脉”,表现为企业现金的流出,此类业务应记入借方。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应记入贷方。
对企业来说,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债务、资本的增加,表现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记入贷方。反之,向债权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负債减少、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可见,采用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作者简介:
王卓然,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