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格式塔整体观入手,阐述了关于模糊意义的三个基本理论,即模糊边界,家族相似性及原型论,认为在学习词典中,释义的特征应具备经验的突显性和区分性,才能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
关键词:格式塔;模糊释义;学习词典
一、格式塔整体观
格式塔整体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部分的知觉。心理学家们的实验也证实总体特征的知觉优于局部特征;知道整體有利于知觉部分,知觉部分受到整体的约束(赵彦春:2003)。用这一思维定势映照当今学习词典的编纂,发现在释义方面存在静止化和绝对化的倾向。从本质上讲,词义是流变的,其不同义项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因此,由于人们着眼点不同,多义和单义只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是:多义词是单义的,单义词是多义的(赵彦春:2003)。所以对词义的切分也是人为的,受制于人的认知局限性。虽然词典学处理的是词的标准的,众所接受的词义和用法,但在处理方式上,大多数词典还摆脱不了释义静止化、绝对化的倾向,如采用同义对释、循环释义等方法。请看《朗曼当代英语词典》(1978)对以下几个词的解释:
deliberate: intentional, on purpose
intentional: on purpose
purposely: intentionally
学生在看到这样的解释无疑会忽略了这些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从而列出这样的等式deliberately= intentionally= on purpose= purposely。由于词义流变性,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赵彦春:2003)。这些词不仅在概念意义方面,而且在搭配选择的要求方面都有区别,如,我们可以说That shooting was not accidental, but a deliberate attempt to kill him! 但能否说成but an intentional attempt to kill him 或but an attempt to kill him on purpose/ purposely 却是值得商榷的。这种静态,绝对的释义方法往往会造成与实际语言现象不符的情况,是见木不见林,是对英语语义缺乏“整体观”的表现,从而也不利于学生词汇的习得。
二、模糊释义
根据格式塔整体观理论,既然词义是流变的,不是静止的。那么词义就是模糊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意义观得到了三种理论的支持:Labov(1973)的“fuzzy boundaries”,Wittgenstein(1953)的“family resemblances”,以及Rosch(1975)的“prototype theory”。
认知的模糊性理论认为,各个认知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也就是说相邻范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互相渗透。伍铁平(1999)对ocean, sea, lake三个词的分析也说明了词和词义的模糊性。人们之所以混用或误用这些词是因为在所指之间找不到清晰的界限。由此可见,模糊性是语义范畴的客观属性。
家族相似性原理认为,属于同一个家族中的一个体中至少有一个或几个特征与别的个体有相同之处,但是几乎没有一个特征适用于所有的个体. Wittgenstein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现象:对于所有被我们称为:"比赛”(game)的游戏活动,如 牌类比赛,球类比赛,奥运会比赛等等,它们当中并没有一个特征适用所有的game, 所有种种所谓的“game”的个体之间只是通过一些相似性 “similarities”而互相联系起来。因此词的意义是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说明的,释义须着眼于整体。
关于模糊性的另一颇有影响的理论是Rosch的原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类建立的范畴都是典型范畴,范畴各个成员随其典型性不同,彼此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是典型,处于一个类的中心,其他成员则视其与典型的相似程度而处于从典型到最不典型的某个位置上。如一提到蔬菜,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白菜”、“萝卜”等典型的菜,然后是“黄瓜”、“韭菜”等其他蔬菜,当问及“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时,人们就一时难以回答。成员之间虽然彼此不同,但其具有足够的相似性而落入同一范畴。人们往往根据范畴的典型性特征来判断同一范畴的其它成员。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三条腿的青蛙仍然被叫做青蛙。这一理论也给词典释义带来一些启示。由于词典中的词所指的是范畴特征,而不是某一个事物的具体特征。人们理解一个词或概念时,主要从典型开始。这就要求词典的释义能够准确地标出词目的区别性特征或能触发人的认知的个别属性,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歧义度和意义的不确定性。
三、模糊理论对词典释义的启示
词义是模糊的,流变的,“每一词义都构成了典型和边缘之间的连续体,每一词义都在范畴边界处产生了含混或模糊。”(赵彦春:2003)但人们在使用中并不因此而变得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认知中往往凭籍以往的经验,借助一定的语境,在感知了词义所反映对象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后,对其进行识别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由此可见,释义的准确性应与人的认知效果成正比。有时,过于精确详细的释义不仅会增加学习者的工作负荷,而且反而会造成理解上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因此,释义的准确性并非在于其表述精确得无懈可击,而是在于其能否触发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导致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请看以下对“tiger”一词的几种释义:
(1) A large Asian yellow-brown black-striped carnivorous maneless feline.
(2) A very large Asiatic cat having a tawny coat transversely striped with black. (3) A big striped animal that roars and eats people.
显然,(1)(2)的释义比(3)更精确,但是否具有比(3)产生更好的认知效果,却颇使人怀疑。(3)虽然只提供了词目的相关的线索,但这些线索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图式,使人在经验的基础上,把词与世界联系起来,因而(3)比(1)(2)更具有认知可解性。但有時过分强调释文的笼统、模糊,往往会与释义的准确性原则背道而驰,从而达不到释义的真正目的,严重时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如,CCED给“whale”下的定义为:whales are very large mammals that live in the sea。在释文中,mammal作为上位范畴其功能主要是突显该范畴的典型特征,即恒温,胎生等,并无普遍的完形(common gestalt)概念。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但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不仅仅只有鲸,还有海豚等。因而,该释文所表现的只是鲸的命题特征而非认知特征,从而大大降低了与其它同位范畴区别开来的区分度,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释义中要较好地处理词目语义的模糊性和准确性的矛盾,使词典的释义既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又能够准确地标出词目的区别性特征,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歧义度和意义的不确定性。
那么怎么样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认知效果呢?以squirrel为例,它的特征有:蓬松的大尾巴;尖尖的耳朵;毛皮;体形较小;eat nuts;会爬树等。但在学习词典释义中,不可能象百科全书或辞海里那样将词目的所有特征一一罗列。所以,从认知角度来看,学习词典对词目所表述的特征具有选择性。黄建华(2001)认为,原型特征有认知模型和命题模型。前者指事物可被感知的性能特征,后者指不是直观的,但可通过现象分析、推理或抽象得出的意义特征。在释义时,选择哪个模型,要视有关语词的语义成分的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定。赵彦春(2003)则认为,边缘特征和原型特征都具有触发效果,但突出原型特征更具有触发效果,因为一般说来后者比前者更易存储、更易提取。笔者认为,释义的特征选择应取决于以下因素:其一,经验突显性,即特征应为人的经验或已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处于突显地位,极易被感知。上文有关“squirrel”所有特征中,根据其突显性,位于前三位的是蓬松的大尾巴,有毛皮,会爬树。其二,区分性,即能将此概念与其它类似概念区分开来。比如,上述三个特征虽具有一定的突显性,但单个来看,都缺乏区分度。如,“狐狸”也具有前两个特征,但不会爬树。牛津高阶将其解释为 “small tree-climbing animal with a bushy tail and red or grey fur” 从整体来看,既有突显性又有区分度,还是比较科学的。
此外,编者也可以在释文中为抽象语词的义项提供适合的语境。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化虚为实,化模糊为清晰,为相关语词心理表征即典型性的形成创造条件,排除歧义,提高读者的认知效率。如CCED对词条“run”的释义是:when you run, you move quickly, leaving the ground during each stride, because you are in a hurry to get somewhere or to get away, or for exercise。编者从读者角度(you)进行释义,并提供一定的语境(斜体部分)便于读者根据自身体验进行认知。同时move quickly, leaving the ground during each stride又为词目提供了区别性特征,与walk, stride, stroll等区别开来。这种释义方式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理解效率。
参考文献:
[1]Labov, W.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M].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73
[2]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M]. Oxford: blackwell
[3]Rosch, 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4, 1975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 章宜华. 《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First Edition, 1978).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0]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5
作者简介:殷琦乐(1970.11-),女,汉族,浙江舟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词典学及词典编纂。
关键词:格式塔;模糊释义;学习词典
一、格式塔整体观
格式塔整体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部分的知觉。心理学家们的实验也证实总体特征的知觉优于局部特征;知道整體有利于知觉部分,知觉部分受到整体的约束(赵彦春:2003)。用这一思维定势映照当今学习词典的编纂,发现在释义方面存在静止化和绝对化的倾向。从本质上讲,词义是流变的,其不同义项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因此,由于人们着眼点不同,多义和单义只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是:多义词是单义的,单义词是多义的(赵彦春:2003)。所以对词义的切分也是人为的,受制于人的认知局限性。虽然词典学处理的是词的标准的,众所接受的词义和用法,但在处理方式上,大多数词典还摆脱不了释义静止化、绝对化的倾向,如采用同义对释、循环释义等方法。请看《朗曼当代英语词典》(1978)对以下几个词的解释:
deliberate: intentional, on purpose
intentional: on purpose
purposely: intentionally
学生在看到这样的解释无疑会忽略了这些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从而列出这样的等式deliberately= intentionally= on purpose= purposely。由于词义流变性,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赵彦春:2003)。这些词不仅在概念意义方面,而且在搭配选择的要求方面都有区别,如,我们可以说That shooting was not accidental, but a deliberate attempt to kill him! 但能否说成but an intentional attempt to kill him 或but an attempt to kill him on purpose/ purposely 却是值得商榷的。这种静态,绝对的释义方法往往会造成与实际语言现象不符的情况,是见木不见林,是对英语语义缺乏“整体观”的表现,从而也不利于学生词汇的习得。
二、模糊释义
根据格式塔整体观理论,既然词义是流变的,不是静止的。那么词义就是模糊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意义观得到了三种理论的支持:Labov(1973)的“fuzzy boundaries”,Wittgenstein(1953)的“family resemblances”,以及Rosch(1975)的“prototype theory”。
认知的模糊性理论认为,各个认知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也就是说相邻范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互相渗透。伍铁平(1999)对ocean, sea, lake三个词的分析也说明了词和词义的模糊性。人们之所以混用或误用这些词是因为在所指之间找不到清晰的界限。由此可见,模糊性是语义范畴的客观属性。
家族相似性原理认为,属于同一个家族中的一个体中至少有一个或几个特征与别的个体有相同之处,但是几乎没有一个特征适用于所有的个体. Wittgenstein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现象:对于所有被我们称为:"比赛”(game)的游戏活动,如 牌类比赛,球类比赛,奥运会比赛等等,它们当中并没有一个特征适用所有的game, 所有种种所谓的“game”的个体之间只是通过一些相似性 “similarities”而互相联系起来。因此词的意义是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说明的,释义须着眼于整体。
关于模糊性的另一颇有影响的理论是Rosch的原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类建立的范畴都是典型范畴,范畴各个成员随其典型性不同,彼此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是典型,处于一个类的中心,其他成员则视其与典型的相似程度而处于从典型到最不典型的某个位置上。如一提到蔬菜,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白菜”、“萝卜”等典型的菜,然后是“黄瓜”、“韭菜”等其他蔬菜,当问及“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时,人们就一时难以回答。成员之间虽然彼此不同,但其具有足够的相似性而落入同一范畴。人们往往根据范畴的典型性特征来判断同一范畴的其它成员。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三条腿的青蛙仍然被叫做青蛙。这一理论也给词典释义带来一些启示。由于词典中的词所指的是范畴特征,而不是某一个事物的具体特征。人们理解一个词或概念时,主要从典型开始。这就要求词典的释义能够准确地标出词目的区别性特征或能触发人的认知的个别属性,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歧义度和意义的不确定性。
三、模糊理论对词典释义的启示
词义是模糊的,流变的,“每一词义都构成了典型和边缘之间的连续体,每一词义都在范畴边界处产生了含混或模糊。”(赵彦春:2003)但人们在使用中并不因此而变得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认知中往往凭籍以往的经验,借助一定的语境,在感知了词义所反映对象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后,对其进行识别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由此可见,释义的准确性应与人的认知效果成正比。有时,过于精确详细的释义不仅会增加学习者的工作负荷,而且反而会造成理解上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因此,释义的准确性并非在于其表述精确得无懈可击,而是在于其能否触发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导致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请看以下对“tiger”一词的几种释义:
(1) A large Asian yellow-brown black-striped carnivorous maneless feline.
(2) A very large Asiatic cat having a tawny coat transversely striped with black. (3) A big striped animal that roars and eats people.
显然,(1)(2)的释义比(3)更精确,但是否具有比(3)产生更好的认知效果,却颇使人怀疑。(3)虽然只提供了词目的相关的线索,但这些线索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图式,使人在经验的基础上,把词与世界联系起来,因而(3)比(1)(2)更具有认知可解性。但有時过分强调释文的笼统、模糊,往往会与释义的准确性原则背道而驰,从而达不到释义的真正目的,严重时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如,CCED给“whale”下的定义为:whales are very large mammals that live in the sea。在释文中,mammal作为上位范畴其功能主要是突显该范畴的典型特征,即恒温,胎生等,并无普遍的完形(common gestalt)概念。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但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不仅仅只有鲸,还有海豚等。因而,该释文所表现的只是鲸的命题特征而非认知特征,从而大大降低了与其它同位范畴区别开来的区分度,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释义中要较好地处理词目语义的模糊性和准确性的矛盾,使词典的释义既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又能够准确地标出词目的区别性特征,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歧义度和意义的不确定性。
那么怎么样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认知效果呢?以squirrel为例,它的特征有:蓬松的大尾巴;尖尖的耳朵;毛皮;体形较小;eat nuts;会爬树等。但在学习词典释义中,不可能象百科全书或辞海里那样将词目的所有特征一一罗列。所以,从认知角度来看,学习词典对词目所表述的特征具有选择性。黄建华(2001)认为,原型特征有认知模型和命题模型。前者指事物可被感知的性能特征,后者指不是直观的,但可通过现象分析、推理或抽象得出的意义特征。在释义时,选择哪个模型,要视有关语词的语义成分的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定。赵彦春(2003)则认为,边缘特征和原型特征都具有触发效果,但突出原型特征更具有触发效果,因为一般说来后者比前者更易存储、更易提取。笔者认为,释义的特征选择应取决于以下因素:其一,经验突显性,即特征应为人的经验或已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处于突显地位,极易被感知。上文有关“squirrel”所有特征中,根据其突显性,位于前三位的是蓬松的大尾巴,有毛皮,会爬树。其二,区分性,即能将此概念与其它类似概念区分开来。比如,上述三个特征虽具有一定的突显性,但单个来看,都缺乏区分度。如,“狐狸”也具有前两个特征,但不会爬树。牛津高阶将其解释为 “small tree-climbing animal with a bushy tail and red or grey fur” 从整体来看,既有突显性又有区分度,还是比较科学的。
此外,编者也可以在释文中为抽象语词的义项提供适合的语境。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化虚为实,化模糊为清晰,为相关语词心理表征即典型性的形成创造条件,排除歧义,提高读者的认知效率。如CCED对词条“run”的释义是:when you run, you move quickly, leaving the ground during each stride, because you are in a hurry to get somewhere or to get away, or for exercise。编者从读者角度(you)进行释义,并提供一定的语境(斜体部分)便于读者根据自身体验进行认知。同时move quickly, leaving the ground during each stride又为词目提供了区别性特征,与walk, stride, stroll等区别开来。这种释义方式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理解效率。
参考文献:
[1]Labov, W.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M].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73
[2]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M]. Oxford: blackwell
[3]Rosch, 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4, 1975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 章宜华. 《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First Edition, 1978).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0]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5
作者简介:殷琦乐(1970.11-),女,汉族,浙江舟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词典学及词典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