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发达,影响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但如果仅仅一味地获取而不加思考,这是有害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去发展群文阅读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字:群文阅读、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不再像以往的学生一样单一地通过师长和课堂去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学生接触电子终端、互联网或是媒体的机会多不胜数,他们能获得信息的渠道自然也就多不胜数。他们常常能侃侃而谈,显得无所不知,甚至仿佛看破一切。殊不知他们只是在重复那些获得的信息,重复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思想。如此长久下去,这无疑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辨别、分析、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的国家呕心沥血地搞教育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会技能、懂思考的人。这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吗?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和缺陷,解决问题,我们教育者就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出一条生路、一条新路。而不能像以往某些语文课堂一样,教读一篇课文,仅仅机械地开展问答。
所幸,在提倡“新课标”、“新语文”的当下,许多有识之士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新”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我个人觉得,群文阅读能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谓群文阅读,现在普遍的解释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议题让学生通过多文本的对比阅读,自我建构,最后达成共识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与以往的单一文本的阅读相比较,除了量上的不同,还有质的不同。群文阅读的过程,往往包含有阅读方法的练习,还提供了团体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训练和提升了思维,最后做出自我的判断。这样的课,让学生做得更多,也获得更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立议题,选择文本。这是决定群文阅读成败与否的第一步。群文阅读,首先必须要阅读多个文本,可是文本如何选择呢?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了。当老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有所收获。议题的确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可以围绕主题、人文、手法、体裁、语言特色等。例如,我把初中课本里的《爱莲说》、《与朱元思书》、《富贵不能淫》等课文、以“儒生风骨”为议题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古文之美,更让他们理解体会到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內涵,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二,浏览欣赏、阅读训练。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要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多个文本地阅读,这自然就需要老师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实践中去锻炼,去提升阅读速度。而且较之单篇阅读,它还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策略的训练,譬如信息提取和筛选、各文本中资源地整合、思路地开拓、对问题地分析和判断等。这些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正是群文阅读相对于目前普通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的地方。
三,讨论分析,分享观点。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辨析、然后阐述观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目的性和开放性,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阅读的喜悦,让他们在分析和分享中走进文本,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们去讨论: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世”思想?我整合了初中教科书里的资源,综合《论语十二章》、陶渊明的《饮酒》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让学生们去品读、辨析。最终他们明白——陶氏的“隐”,贵在不同流合污,是读书人对初心地坚守,是“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所为。
四,拓展延伸,由点到面。现在的语文“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开拓性阅读,这一点刚好和群文阅读的宗旨不谋而合。因为群文阅读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从单文本阅读变成多文本阅读,不是单纯的数量的增加,而是着眼于质的变化。例如从读懂一篇文章到会读一类文章,又亦或是从阅读积累到写作运用。例如我在讲郑振铎的《猫》的时候,我着眼于叙述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卒章显志,采用事先准备好的《青年文摘》中的另外两篇短文,通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三篇文本在点明中心这一方面的相同之处,了解卒章显志这种手法,然后再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去练笔。
五,归纳总结,反馈反思。这个环节是群文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前面所有环节的回顾和审视,是为了今后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谓“反馈”,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练习、发放“意见表”等方式弄清楚学生学得怎么样?“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反思”是针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参与度怎么样?本堂课的优劣点在哪里?……
总而言之,在当今趋势下,作为一名语文工作者,有必要发展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一个单单装信息的“容器”,而是能融会贯通、批判继承,最终会独立思考的人。
参考文献:
[1]蒋军晶.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30474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第五中学)
关键字:群文阅读、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不再像以往的学生一样单一地通过师长和课堂去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学生接触电子终端、互联网或是媒体的机会多不胜数,他们能获得信息的渠道自然也就多不胜数。他们常常能侃侃而谈,显得无所不知,甚至仿佛看破一切。殊不知他们只是在重复那些获得的信息,重复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思想。如此长久下去,这无疑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辨别、分析、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的国家呕心沥血地搞教育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会技能、懂思考的人。这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吗?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和缺陷,解决问题,我们教育者就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出一条生路、一条新路。而不能像以往某些语文课堂一样,教读一篇课文,仅仅机械地开展问答。
所幸,在提倡“新课标”、“新语文”的当下,许多有识之士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新”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我个人觉得,群文阅读能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谓群文阅读,现在普遍的解释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议题让学生通过多文本的对比阅读,自我建构,最后达成共识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与以往的单一文本的阅读相比较,除了量上的不同,还有质的不同。群文阅读的过程,往往包含有阅读方法的练习,还提供了团体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训练和提升了思维,最后做出自我的判断。这样的课,让学生做得更多,也获得更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立议题,选择文本。这是决定群文阅读成败与否的第一步。群文阅读,首先必须要阅读多个文本,可是文本如何选择呢?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了。当老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有所收获。议题的确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可以围绕主题、人文、手法、体裁、语言特色等。例如,我把初中课本里的《爱莲说》、《与朱元思书》、《富贵不能淫》等课文、以“儒生风骨”为议题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古文之美,更让他们理解体会到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內涵,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二,浏览欣赏、阅读训练。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要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多个文本地阅读,这自然就需要老师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实践中去锻炼,去提升阅读速度。而且较之单篇阅读,它还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策略的训练,譬如信息提取和筛选、各文本中资源地整合、思路地开拓、对问题地分析和判断等。这些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正是群文阅读相对于目前普通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的地方。
三,讨论分析,分享观点。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辨析、然后阐述观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目的性和开放性,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阅读的喜悦,让他们在分析和分享中走进文本,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们去讨论: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世”思想?我整合了初中教科书里的资源,综合《论语十二章》、陶渊明的《饮酒》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让学生们去品读、辨析。最终他们明白——陶氏的“隐”,贵在不同流合污,是读书人对初心地坚守,是“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所为。
四,拓展延伸,由点到面。现在的语文“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开拓性阅读,这一点刚好和群文阅读的宗旨不谋而合。因为群文阅读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从单文本阅读变成多文本阅读,不是单纯的数量的增加,而是着眼于质的变化。例如从读懂一篇文章到会读一类文章,又亦或是从阅读积累到写作运用。例如我在讲郑振铎的《猫》的时候,我着眼于叙述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卒章显志,采用事先准备好的《青年文摘》中的另外两篇短文,通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三篇文本在点明中心这一方面的相同之处,了解卒章显志这种手法,然后再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去练笔。
五,归纳总结,反馈反思。这个环节是群文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前面所有环节的回顾和审视,是为了今后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谓“反馈”,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练习、发放“意见表”等方式弄清楚学生学得怎么样?“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反思”是针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参与度怎么样?本堂课的优劣点在哪里?……
总而言之,在当今趋势下,作为一名语文工作者,有必要发展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一个单单装信息的“容器”,而是能融会贯通、批判继承,最终会独立思考的人。
参考文献:
[1]蒋军晶.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30474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