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教学思考。
1.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艺术性
1.1准确规范,严谨精炼。
信息技术课堂是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于一体的教学,教师操作是否准确规范,语言是否严谨精炼,内容是否充实完整,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与掌握,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
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容易理解,但不够规范。
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在Word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等。
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需要严谨、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1.2适用比喻,促进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适当地运用比喻,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IP地址时,可以把计算机和IP地址的关系比喻成学生和学号的关系,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号是唯一的,而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也是唯一的,否则就会发生冲突。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解决有关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按菜单进行讲解,把菜单上的项目一条一条地逐一介绍,学生听起来空洞、枯燥、无味,离生活、学习相距甚远。本来是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却让学生越来越感到乏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3.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信息技术课堂尤其重要,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引导作用。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更加有效。真实、生动、直观、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在信息技术课中,除了机房设施、软件系统外,信息话题、技术的发展、科技史实,新产品报告,学科进展,多媒体资料等,都可用来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课堂中举行学生电脑作业竞赛;操作系统由windows98到windowsXP的过度与更新;mp4等新产品介绍;用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的任务驱动……教师也可以同学生一起研究制定富有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以“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其他课程学习的有效工具。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以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为特点的,在教室里应体现出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课堂气氛。由于信息技术多在计算机房上课,教师需要营造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在机房中上课,教师要注意排除机房设施对学生的干扰,既要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随机活动,又要注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统一到计划中的学习要求中。
无论怎样创设学习情境,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真正学到东西,技术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4.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连开关机都不会。即使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的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进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了”,由此失去信心……
面对学生的差异,任课教师必须强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教授新内容前,必须先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做不同的学习安排。一般情况下,我让大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在引导下学习,少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学自己想学的内容,这样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学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例如,在大部分学生学习Word文字处理系统的同时,让一部分已掌握Word的学生学习使用FrontPage设计网页,由于两个软件在使用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因此,拥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很容易迅速掌握网页的制作方法。同时,他们制作的作品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一种激励、示范作用,并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多年的实践证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条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措施。
1.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艺术性
1.1准确规范,严谨精炼。
信息技术课堂是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于一体的教学,教师操作是否准确规范,语言是否严谨精炼,内容是否充实完整,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与掌握,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
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容易理解,但不够规范。
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在Word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等。
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需要严谨、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1.2适用比喻,促进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适当地运用比喻,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IP地址时,可以把计算机和IP地址的关系比喻成学生和学号的关系,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号是唯一的,而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也是唯一的,否则就会发生冲突。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解决有关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按菜单进行讲解,把菜单上的项目一条一条地逐一介绍,学生听起来空洞、枯燥、无味,离生活、学习相距甚远。本来是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却让学生越来越感到乏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3.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信息技术课堂尤其重要,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引导作用。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更加有效。真实、生动、直观、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在信息技术课中,除了机房设施、软件系统外,信息话题、技术的发展、科技史实,新产品报告,学科进展,多媒体资料等,都可用来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课堂中举行学生电脑作业竞赛;操作系统由windows98到windowsXP的过度与更新;mp4等新产品介绍;用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的任务驱动……教师也可以同学生一起研究制定富有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以“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其他课程学习的有效工具。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以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为特点的,在教室里应体现出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课堂气氛。由于信息技术多在计算机房上课,教师需要营造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在机房中上课,教师要注意排除机房设施对学生的干扰,既要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随机活动,又要注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统一到计划中的学习要求中。
无论怎样创设学习情境,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真正学到东西,技术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4.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连开关机都不会。即使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的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进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了”,由此失去信心……
面对学生的差异,任课教师必须强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教授新内容前,必须先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做不同的学习安排。一般情况下,我让大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在引导下学习,少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学自己想学的内容,这样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学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例如,在大部分学生学习Word文字处理系统的同时,让一部分已掌握Word的学生学习使用FrontPage设计网页,由于两个软件在使用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因此,拥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很容易迅速掌握网页的制作方法。同时,他们制作的作品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一种激励、示范作用,并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多年的实践证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条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