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浅层化现象较为严重,学生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只会解决常规问题,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期,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推行深度学习,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探讨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深度教学
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生活性,且数学学科在小学、中学、大学中都是必修科目.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成绩,将知识进行分解、细化,再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学习知识,在学习中缺少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若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深度教学理念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深度教学来说,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浅层学习现象更为常见.学生倾向于模仿性学习,如鹦鹉学舌一样,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理解知识的内涵.浅层学习模式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薄弱,其主要表现如下:知识掌握得生硬,有的知识虽然已经学过,但是如果没有人提醒就想不到运用;在课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离开课堂后,对知识的理解一下子回到了学习之前的程度;知识掌握模式化,只了解知识的表面意义,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能够承担未来建设祖国任务的合格接班人.因此,教师开展深度教学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明确深度学习不等于一般意义的自学,要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深度学习的内容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深度学习是一种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实际状况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深度不足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学习模式影响下,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更无法主动设计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没有进行主动探究.这不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题目发生变化时,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教师不直接给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复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在简述推理过程时,教师还会让学生具体展示转化办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建筑或物品是梯形的,能不能利用刚才复习的转化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学生通常只能回答“能”.教师提出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会利用教具进行演示:取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将其中一个顺时针旋转180度,平移后会形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原来梯形的高和底是否存在联系,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上述课堂教学整体过程较为流畅,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或质疑.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但是在学生思考前已设计好了固定思路.教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小组间进行有序交流.学生按照教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思考,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但实际上这些思路都是教师提出来的,这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虽然学生会进行图形的拼接、旋转,但也是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的,没有深入思考每个步骤的原因,习惯性地听从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小组内的讨论和汇总也都是在教师思路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原本的想法是利用引导性问题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推理方法,但是忽略了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即只要教师给出思路,学生就不会进行思考,而是单纯完成教师的要求.因此,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是深度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教学过程也不利于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理解知识的方法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开展深度学习的现状来看,学生还是习惯性地死记硬背,教师虽然一再强调理解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合理的引导学生.学生通常会采取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虽然也会主动利用儿歌或其他方式加深记忆,但是这样做的学生不多.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学习画线段时,教师可以用较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年龄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并不能深刻记忆和理解教师呈现的内容.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并不成熟,学生没有形成主动总结学习策略的习惯,无法灵活掌握知识,因此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三、新课改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就是有效运用知识,在这点上,传统教学和深度教学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是传统教学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效果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积极转变思想,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应用到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模式开展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小存钱罐(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趣味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商品”并标好价格,学生准备写有不同数字的卡片当作人民币.学生当售货员,教师来购买.教师说自己想要買一块橡皮、两支铅笔,提问:需要付多少钱呢?学生积极计算,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教师又问:支付2元钱,要找回多少钱?学生继续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很高.教师提高难度,让几组学生分别购买东西,看看谁算得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人民币,还了解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同时锻炼了计算能力.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积极地思考,因此学习效果十分理想. (二)培养逻辑能力,提升深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知识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逻辑能力发展也不成熟,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知识有点难,无法开展深入学习和探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约分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约分后分数大小保持不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学生易于理解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将一个桃子分给2个人,那么每个人能够得到一半桃子,也就是得到一个桃子的12.小学生容易理解这样的解释.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把4个桃子分给8个人,把6个桃子分为12个人,该怎样分配呢?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有了一定思路,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一些学生想到利用画图进行演示,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够理解12=48=612和约分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约分,从而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在后续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
(三)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只完成知识的学习,那么就无法實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巩固原有知识,还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自主获取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符合深度教学的目的.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看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多边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利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平行四边形=底×高.教师补充,高通常用h表示,因此S平行四边形=ah.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进行观察和推论,提升深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四)积极进行学习反思,能够利用自我评价开展深度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足,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正视错误,对错误进行反思,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那么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只有犯错后对错误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了解自己为什么错误,进而能够了解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才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避免再次犯错.例如,教师可以在单元测试后讲解试卷之前,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分析,将每个题目错误的原因标注在旁边,不能写得过于笼统(如太粗心、计算错误等),一定要详写.例如,这道题错在知识点掌握不准确,学生可将知识点写在一边;这道题使用公式不正确,学生可将公式写在旁边后进行改错.课后总结到错题本上,可以到网上找类似题型再次作答,巩固知识.只有不断反思和开展深度学习,才能深入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降低再次发生错误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教育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思想,采用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的制约,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学,还要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永锋.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深度学习[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8(11):214.
[2] 魏周乐. 教学有方向 学习有深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 考试周刊, 2019(55):104.
[3] 仇华.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从概念理解到课堂实践[J]. 数学教学通讯, 2019(7):51-5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深度教学
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生活性,且数学学科在小学、中学、大学中都是必修科目.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成绩,将知识进行分解、细化,再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学习知识,在学习中缺少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若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深度教学理念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深度教学来说,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浅层学习现象更为常见.学生倾向于模仿性学习,如鹦鹉学舌一样,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理解知识的内涵.浅层学习模式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薄弱,其主要表现如下:知识掌握得生硬,有的知识虽然已经学过,但是如果没有人提醒就想不到运用;在课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离开课堂后,对知识的理解一下子回到了学习之前的程度;知识掌握模式化,只了解知识的表面意义,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能够承担未来建设祖国任务的合格接班人.因此,教师开展深度教学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明确深度学习不等于一般意义的自学,要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深度学习的内容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深度学习是一种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实际状况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深度不足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学习模式影响下,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更无法主动设计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没有进行主动探究.这不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题目发生变化时,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教师不直接给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复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在简述推理过程时,教师还会让学生具体展示转化办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建筑或物品是梯形的,能不能利用刚才复习的转化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学生通常只能回答“能”.教师提出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会利用教具进行演示:取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将其中一个顺时针旋转180度,平移后会形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原来梯形的高和底是否存在联系,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上述课堂教学整体过程较为流畅,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或质疑.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但是在学生思考前已设计好了固定思路.教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小组间进行有序交流.学生按照教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思考,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但实际上这些思路都是教师提出来的,这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虽然学生会进行图形的拼接、旋转,但也是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的,没有深入思考每个步骤的原因,习惯性地听从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小组内的讨论和汇总也都是在教师思路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原本的想法是利用引导性问题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推理方法,但是忽略了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即只要教师给出思路,学生就不会进行思考,而是单纯完成教师的要求.因此,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是深度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教学过程也不利于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理解知识的方法缺乏灵活性
从目前开展深度学习的现状来看,学生还是习惯性地死记硬背,教师虽然一再强调理解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合理的引导学生.学生通常会采取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虽然也会主动利用儿歌或其他方式加深记忆,但是这样做的学生不多.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学习画线段时,教师可以用较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年龄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并不能深刻记忆和理解教师呈现的内容.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并不成熟,学生没有形成主动总结学习策略的习惯,无法灵活掌握知识,因此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三、新课改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就是有效运用知识,在这点上,传统教学和深度教学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是传统教学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效果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积极转变思想,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应用到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模式开展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小存钱罐(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趣味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商品”并标好价格,学生准备写有不同数字的卡片当作人民币.学生当售货员,教师来购买.教师说自己想要買一块橡皮、两支铅笔,提问:需要付多少钱呢?学生积极计算,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教师又问:支付2元钱,要找回多少钱?学生继续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很高.教师提高难度,让几组学生分别购买东西,看看谁算得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人民币,还了解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同时锻炼了计算能力.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积极地思考,因此学习效果十分理想. (二)培养逻辑能力,提升深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知识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逻辑能力发展也不成熟,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知识有点难,无法开展深入学习和探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约分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约分后分数大小保持不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学生易于理解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将一个桃子分给2个人,那么每个人能够得到一半桃子,也就是得到一个桃子的12.小学生容易理解这样的解释.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把4个桃子分给8个人,把6个桃子分为12个人,该怎样分配呢?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有了一定思路,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一些学生想到利用画图进行演示,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够理解12=48=612和约分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约分,从而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在后续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
(三)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只完成知识的学习,那么就无法實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巩固原有知识,还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自主获取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符合深度教学的目的.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看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多边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利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平行四边形=底×高.教师补充,高通常用h表示,因此S平行四边形=ah.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进行观察和推论,提升深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四)积极进行学习反思,能够利用自我评价开展深度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足,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正视错误,对错误进行反思,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那么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只有犯错后对错误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了解自己为什么错误,进而能够了解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才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避免再次犯错.例如,教师可以在单元测试后讲解试卷之前,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分析,将每个题目错误的原因标注在旁边,不能写得过于笼统(如太粗心、计算错误等),一定要详写.例如,这道题错在知识点掌握不准确,学生可将知识点写在一边;这道题使用公式不正确,学生可将公式写在旁边后进行改错.课后总结到错题本上,可以到网上找类似题型再次作答,巩固知识.只有不断反思和开展深度学习,才能深入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降低再次发生错误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教育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思想,采用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的制约,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学,还要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永锋.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深度学习[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8(11):214.
[2] 魏周乐. 教学有方向 学习有深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 考试周刊, 2019(55):104.
[3] 仇华.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从概念理解到课堂实践[J]. 数学教学通讯, 2019(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