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这在理论上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在实践中却未能真正充分体现,同时也未能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很好地结合,导致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脱节。虽然为缓和这些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倡议,但似乎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际教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才能实现这些理论实际价值。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主体性
前言
众所周知,人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先天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涉及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将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和凝结于认识世界之中,从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的属性。从教育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塑造、建构培养的重要特性,也是学生主体是否得以确立的依据和标志。“要重视个体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是新世纪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事实上,只有承认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需要;也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处在主体的地位时,才能有很高的课堂参与激情。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加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加入课堂教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一、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机会
要想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限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师活动的压下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自主学习、思考、说话、记笔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要适当地多一点,参与形式也要多样比如学生在自读中参与、在讨论中参与、在质疑中参与等。比如:在自读中参与,通过边读边思边勾划记号,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在自读时要注意给学生提出自读的要求,教给自读的方法。现在的高中语文苏教版就专门给几篇课文设置了对话栏,既为学生准备了问题,也为学生准备了空间,让他们能及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课文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学会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素质。
当然课堂参与方式或者机会有很多,教师要随时挖掘这些机会。同时,也必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要使学生真正在参与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得以自主发展,就必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绝对不能搞形式,只闪现课堂参与的环节,只提出课堂参与的要求,而不落实课堂参与的时间,为了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切切实实把教师活动的时间控制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切不可急于求取答案或告知因果,而应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二、正确对待学生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二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之间是平等、理解、双向的“我和你”关系。教师要一改过去的权威形象,他只是与学生共在的一个主体。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见的分歧,要以灵活的思维、放亮的眼光,时刻抓住学生思维策略,适时鼓励,引导。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样就更能使学生发挥其课堂主体的地位,同时学生也真正能将自己最真最深度的感触挖掘出来。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学生只需积累小部分知识,就能有效地运用的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外化于课文理解。不过,在课堂中也有不少教师重视满足其学生人格上的需要,超过满足制度上的要求与期望。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照顾到个人的意愿,而不要以制度上的规定压制个人的思维。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的行为更加珍贵。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惟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所以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改变这种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思想,抛弃教育商品化的思想,用文化眼光挖掘教材文本的文化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结语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而中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必须首先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同时是人——一个生命的个体,所以必须尊重学生,从心里上“爱”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注重其个性化的想法,再加以适当引导,从而挖掘其自身的创造力。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课堂氛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既是形式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营造积极、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氛围,力求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3]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C].1999年3月第一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4]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5]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M].2000年第1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主体性
前言
众所周知,人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先天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涉及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将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和凝结于认识世界之中,从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的属性。从教育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塑造、建构培养的重要特性,也是学生主体是否得以确立的依据和标志。“要重视个体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是新世纪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事实上,只有承认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需要;也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处在主体的地位时,才能有很高的课堂参与激情。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加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加入课堂教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一、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机会
要想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限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师活动的压下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自主学习、思考、说话、记笔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要适当地多一点,参与形式也要多样比如学生在自读中参与、在讨论中参与、在质疑中参与等。比如:在自读中参与,通过边读边思边勾划记号,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在自读时要注意给学生提出自读的要求,教给自读的方法。现在的高中语文苏教版就专门给几篇课文设置了对话栏,既为学生准备了问题,也为学生准备了空间,让他们能及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课文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学会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素质。
当然课堂参与方式或者机会有很多,教师要随时挖掘这些机会。同时,也必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要使学生真正在参与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得以自主发展,就必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绝对不能搞形式,只闪现课堂参与的环节,只提出课堂参与的要求,而不落实课堂参与的时间,为了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切切实实把教师活动的时间控制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切不可急于求取答案或告知因果,而应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二、正确对待学生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二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之间是平等、理解、双向的“我和你”关系。教师要一改过去的权威形象,他只是与学生共在的一个主体。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见的分歧,要以灵活的思维、放亮的眼光,时刻抓住学生思维策略,适时鼓励,引导。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样就更能使学生发挥其课堂主体的地位,同时学生也真正能将自己最真最深度的感触挖掘出来。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学生只需积累小部分知识,就能有效地运用的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外化于课文理解。不过,在课堂中也有不少教师重视满足其学生人格上的需要,超过满足制度上的要求与期望。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照顾到个人的意愿,而不要以制度上的规定压制个人的思维。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的行为更加珍贵。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惟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所以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改变这种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思想,抛弃教育商品化的思想,用文化眼光挖掘教材文本的文化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结语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而中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必须首先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同时是人——一个生命的个体,所以必须尊重学生,从心里上“爱”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注重其个性化的想法,再加以适当引导,从而挖掘其自身的创造力。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课堂氛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既是形式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营造积极、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氛围,力求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3]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C].1999年3月第一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4]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5]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M].2000年第1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