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通过“润物细无声”般的教学引导和情感注入,让审美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發挥中职语文的育人价值,这俨然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发展中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以中职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审美教育和情感教学在该学科当中的注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渗透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中职语文;育人价值;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68-02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刚需”。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助推器,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注入,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中职院校当中的各个学科当中,语文是一个最为基础的学科,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学科,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我国著名的学者杨贤江是审美教育的倡导者,审美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是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上来看,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渗透还不够,还没有发挥真正的功能。为此,文章通过对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一、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阐述
(一)审美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审美教育的倡导者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杨贤江,他最早提出的“审美人格教育思想理论”,实际上就是审美教育的“前身”。杨贤江(1895—1931),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通过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在对军阀混战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表达出强烈不满,并提出了审美人格的教育主张。杨贤江在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以后,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审美人格”教育的思想。该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打破“学生学习就是读书”“学生生活就是受教育的生活”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倡导学生在思想上、文化学习方式上的解放,学习并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也并不只是为将来的谋生奠定基础,学习还应该是具有文艺超越性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将读书、运动、奋斗、团级等相结合的一个饱满的整体。他提出了文艺作为“人生活动及人生内容的一种要求”,“必须自身有革新的觉悟”。杨贤江是在将读书、教育、学习与文艺进行了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审美人格的教育思想。在杨贤江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文艺审美对人格的培育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辩证的统一”的观点,认为以文艺的方式促进审美的培养,这种方式既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又超越了现实。这也就使读书和学习活动更加具有文艺的特质,从而更能够实现学生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情感教育的背景与内容
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范围推行使中职院校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课程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成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情感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求真、求实,发展理性思维,从而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成为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情感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情感教育包含的内容也是十分深刻的:教师的贴心关怀、正面的教学引导、心灵的指引、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高级修养的培养等,都可以归入情感教育的范畴。因此可以说,情感教学的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如何让情感教育大放光芒,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的价值作用
(一)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理想价值的渗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合理利用让整个课堂更加活跃,呈现出一种美的效果,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对道德的思考、对正能量的思考。实际上,审美教育一定会渗透一些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这就会让整堂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目标单一、内容单一、资源单一,一般都是以篇章阅读和综合写作为主,因此语文课被认为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体系。但是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引入,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不一样”,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活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提升了,那么语文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更加容易实现。
(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情感价值的渗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行和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情感价值的渗透除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行和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性和道德情操。而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教育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才会取得成功,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提高审美思维的培养,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中都得到发展和进步,这也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的一个重要价值和基础作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对策
鉴于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对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种种作用,面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不足、环境营造不利的局面,从教学方式创新、新媒体利用以及正性情绪教學法的引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式,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创造更多的课堂渗透机会
要想让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真正地实现在中职语文课堂当中的渗透,首先就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情景设计的营造和“翻转课堂”的设计,来为审美教育的渗透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分支,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可以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翻转的课堂主体,实施“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作文的评价和赏析。在互评的过程当中,可以让作文中的好词好句、优美表达被学生发掘和学习。实际上,互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也就为审美教育创造了机会,不仅让课堂的环境更加轻松活跃,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赏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积累更多素材
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想要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就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入更多的新资源和新内容。在新媒体上,既有图片的静态资源,也有视频动态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都可以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推手。例如,在中职语文课本当中有《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文章,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红柳”带给人们的心理启示和精神感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分步骤的方式引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第一步,在多媒体上寻找红柳的图片,感受沙漠中红柳的顽强生命力,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第二步,寻找多媒体上的有声资源进行文章阅读赏析,之后选择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分段落朗读,从而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文章内容梗概;第三步,对文章的主治思想和情感寄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文章升华。实际上,这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敬畏生命,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要具有红柳不畏艰险的精神。
(三)引入正性情绪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塑造美的能力;而情感教育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具有正能量的价值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中职语文教学中正性情绪教学方法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正性情绪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要带着热情和微笑进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掘语文课程中的美,发掘生活中的美,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度更加完善的中职语文教学计划。教师的“引路人”作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道德的升华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在中职院校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语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科目。为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对于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理想价值的渗透,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学生提升个人品行的能力。鉴于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作用,文章针对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创新教学方式,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创造更多的课堂渗透机会;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积累更多素材;最后要引入正性情绪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切实实施和转化落地,一定能够让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创造更多的契机。当然,中职语文学科当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措施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师还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创造新路径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汤优妹.谈中职语文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30):1-2.
[2]杨阳.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荷塘月色》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52-153.
[3]王云起.刍议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8(11):150-151.
[4]孙建.文学作品“魂”在审美:谈中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J].智库时代,2017(4):287-288.
编辑 陈鲜艳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中职语文;育人价值;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68-02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刚需”。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助推器,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注入,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中职院校当中的各个学科当中,语文是一个最为基础的学科,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学科,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我国著名的学者杨贤江是审美教育的倡导者,审美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是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上来看,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渗透还不够,还没有发挥真正的功能。为此,文章通过对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一、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阐述
(一)审美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审美教育的倡导者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杨贤江,他最早提出的“审美人格教育思想理论”,实际上就是审美教育的“前身”。杨贤江(1895—1931),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通过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在对军阀混战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表达出强烈不满,并提出了审美人格的教育主张。杨贤江在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以后,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审美人格”教育的思想。该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打破“学生学习就是读书”“学生生活就是受教育的生活”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倡导学生在思想上、文化学习方式上的解放,学习并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也并不只是为将来的谋生奠定基础,学习还应该是具有文艺超越性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将读书、运动、奋斗、团级等相结合的一个饱满的整体。他提出了文艺作为“人生活动及人生内容的一种要求”,“必须自身有革新的觉悟”。杨贤江是在将读书、教育、学习与文艺进行了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审美人格的教育思想。在杨贤江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文艺审美对人格的培育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辩证的统一”的观点,认为以文艺的方式促进审美的培养,这种方式既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又超越了现实。这也就使读书和学习活动更加具有文艺的特质,从而更能够实现学生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情感教育的背景与内容
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范围推行使中职院校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课程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成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情感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求真、求实,发展理性思维,从而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成为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情感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情感教育包含的内容也是十分深刻的:教师的贴心关怀、正面的教学引导、心灵的指引、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高级修养的培养等,都可以归入情感教育的范畴。因此可以说,情感教学的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如何让情感教育大放光芒,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的价值作用
(一)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理想价值的渗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合理利用让整个课堂更加活跃,呈现出一种美的效果,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对道德的思考、对正能量的思考。实际上,审美教育一定会渗透一些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这就会让整堂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目标单一、内容单一、资源单一,一般都是以篇章阅读和综合写作为主,因此语文课被认为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体系。但是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引入,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不一样”,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活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提升了,那么语文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更加容易实现。
(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情感价值的渗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行和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中情感价值的渗透除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行和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性和道德情操。而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教育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才会取得成功,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提高审美思维的培养,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中都得到发展和进步,这也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的一个重要价值和基础作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对策
鉴于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对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种种作用,面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不足、环境营造不利的局面,从教学方式创新、新媒体利用以及正性情绪教學法的引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式,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创造更多的课堂渗透机会
要想让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真正地实现在中职语文课堂当中的渗透,首先就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情景设计的营造和“翻转课堂”的设计,来为审美教育的渗透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分支,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可以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翻转的课堂主体,实施“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作文的评价和赏析。在互评的过程当中,可以让作文中的好词好句、优美表达被学生发掘和学习。实际上,互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也就为审美教育创造了机会,不仅让课堂的环境更加轻松活跃,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赏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积累更多素材
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想要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就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入更多的新资源和新内容。在新媒体上,既有图片的静态资源,也有视频动态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都可以成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推手。例如,在中职语文课本当中有《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文章,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红柳”带给人们的心理启示和精神感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分步骤的方式引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第一步,在多媒体上寻找红柳的图片,感受沙漠中红柳的顽强生命力,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第二步,寻找多媒体上的有声资源进行文章阅读赏析,之后选择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分段落朗读,从而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文章内容梗概;第三步,对文章的主治思想和情感寄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文章升华。实际上,这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敬畏生命,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要具有红柳不畏艰险的精神。
(三)引入正性情绪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塑造美的能力;而情感教育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具有正能量的价值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中职语文教学中正性情绪教学方法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正性情绪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要带着热情和微笑进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掘语文课程中的美,发掘生活中的美,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度更加完善的中职语文教学计划。教师的“引路人”作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道德的升华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在中职院校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语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科目。为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对于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渗透理想价值的渗透,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学生提升个人品行的能力。鉴于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作用,文章针对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学科当中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创新教学方式,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创造更多的课堂渗透机会;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积累更多素材;最后要引入正性情绪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切实实施和转化落地,一定能够让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创造更多的契机。当然,中职语文学科当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措施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师还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创造新路径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汤优妹.谈中职语文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30):1-2.
[2]杨阳.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荷塘月色》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52-153.
[3]王云起.刍议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8(11):150-151.
[4]孙建.文学作品“魂”在审美:谈中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J].智库时代,2017(4):287-288.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