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教育 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教养
近年来,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急切地呼唤人文教育。技工学校尽管有着不同于高校和中学的特殊性,但是,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应该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笔者认为,德育教育正是播撒人文精神光辉的重要途径。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有位技工学校校长在德育教育论坛上指出:“科技教育是以传授科技知识为主,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并提高其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则是以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说,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人文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绝不可偏废。
二、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近些年来,知识和人才备受重视,但是重理轻文的状况并没得到改变。在很多人的跟里,知识和人才只限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则往往被视为“无用”。教育跟着市场的指挥棒走,教育越来越功利化,甚至成为市场成果的加工厂。这种现象在技工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迷失了其最根本的价值。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们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由于学校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多方面的缺失。
(一)人文知识缺乏,文化素养下降
前些年,教育界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特别是在技工学校,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对文、史、哲,尤其是德育课的学习,反应十分冷淡,学生热衷于电子电工、会计证等的考级。在他们看来,拿到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事实上,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就人文知识而言,它可以内化为做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站住脚的;对社会来说,这样的人才也是不健全的。
(二)人文知识浅薄,工具化倾向加强
在技工学校,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事实上,实用技术教育只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果学校单纯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出发,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人文精神缺乏,人格残缺不全
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素养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培养,应该以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造成学生人格上的“残疾”,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造成人格境界低下。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意志消沉。他们渴望成才,但综合素质不高;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他们崇尚实现自我,但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想表现自我,但常常暴露出粗俗与无知;他们爱美、追求美,但常常美丑不分。尽管这一系列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导致科学技术的滥用。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但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人应当有高尚的人格,否则,越尖端,越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有可能被滥用,甚至用于实现个人野心,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在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技术院校,更不能忽略人文教育,如若不然,有可能使学生带着人格上的“残疾”步入社会,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贻害无穷。
三、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的探索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我认为,技工学校加强人文教育,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应当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技工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净化心灵,健全人格;使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贯彻到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各系统中,才能使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合理的人文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从教育内容看,人文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课程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感悟和理解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氛围受着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文化传统、专业背景以及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不仅要求记忆和掌握一定的知识,更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第二课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技工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和建设中,人文素质讲座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讲座首先应该突出人文主题,尽量选择既能拓展学生思维,又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参加。学校还可以大力发展各类社团活动,这是提升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愿意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学生普遍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锻炼自己”、“丰富业余生活”、“结交朋友”、“扩展知识面”。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并且感染和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
改革第一课堂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的作用。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舞台,应当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轻文的观念,加强文理学科的综合与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利用德育教育主渠道地位,寓人文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过去那种教条的灌输的形式,应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提升当前德育课教育的吸引力。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
人文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要有人格魅力和激情。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生素质的质量保证。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产品,教师的教育目的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凭借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情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的人,这是教师最高的追求目标。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人格感召力。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加强技工学校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当前,笔者再次强调了德育在技工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并进一步强调了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借着这个良好契机,我们可以通过德育教育这个主渠道.呼唤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关键词]德育教育 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教养
近年来,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急切地呼唤人文教育。技工学校尽管有着不同于高校和中学的特殊性,但是,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应该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笔者认为,德育教育正是播撒人文精神光辉的重要途径。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有位技工学校校长在德育教育论坛上指出:“科技教育是以传授科技知识为主,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并提高其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则是以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说,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人文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绝不可偏废。
二、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近些年来,知识和人才备受重视,但是重理轻文的状况并没得到改变。在很多人的跟里,知识和人才只限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则往往被视为“无用”。教育跟着市场的指挥棒走,教育越来越功利化,甚至成为市场成果的加工厂。这种现象在技工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迷失了其最根本的价值。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们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由于学校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多方面的缺失。
(一)人文知识缺乏,文化素养下降
前些年,教育界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特别是在技工学校,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对文、史、哲,尤其是德育课的学习,反应十分冷淡,学生热衷于电子电工、会计证等的考级。在他们看来,拿到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事实上,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就人文知识而言,它可以内化为做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站住脚的;对社会来说,这样的人才也是不健全的。
(二)人文知识浅薄,工具化倾向加强
在技工学校,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事实上,实用技术教育只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果学校单纯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出发,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人文精神缺乏,人格残缺不全
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素养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培养,应该以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造成学生人格上的“残疾”,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造成人格境界低下。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意志消沉。他们渴望成才,但综合素质不高;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他们崇尚实现自我,但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想表现自我,但常常暴露出粗俗与无知;他们爱美、追求美,但常常美丑不分。尽管这一系列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导致科学技术的滥用。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但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人应当有高尚的人格,否则,越尖端,越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有可能被滥用,甚至用于实现个人野心,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在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技术院校,更不能忽略人文教育,如若不然,有可能使学生带着人格上的“残疾”步入社会,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贻害无穷。
三、技工学校人文教育的探索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我认为,技工学校加强人文教育,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应当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技工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净化心灵,健全人格;使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贯彻到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各系统中,才能使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合理的人文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从教育内容看,人文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课程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感悟和理解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氛围受着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文化传统、专业背景以及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不仅要求记忆和掌握一定的知识,更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第二课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技工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和建设中,人文素质讲座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讲座首先应该突出人文主题,尽量选择既能拓展学生思维,又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参加。学校还可以大力发展各类社团活动,这是提升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愿意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学生普遍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锻炼自己”、“丰富业余生活”、“结交朋友”、“扩展知识面”。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并且感染和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
改革第一课堂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的作用。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舞台,应当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轻文的观念,加强文理学科的综合与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利用德育教育主渠道地位,寓人文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过去那种教条的灌输的形式,应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提升当前德育课教育的吸引力。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
人文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要有人格魅力和激情。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生素质的质量保证。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产品,教师的教育目的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凭借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情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的人,这是教师最高的追求目标。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人格感召力。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加强技工学校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当前,笔者再次强调了德育在技工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并进一步强调了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借着这个良好契机,我们可以通过德育教育这个主渠道.呼唤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南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