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
  1 凸显练习的“民主自由”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练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动发展。
  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学生说:“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动是自主的,虽然有些学生说的尚需斟酌,但他毕竟去思考了,努力了,这就是成功。
  2 倡导练习的“百家争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
  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3 步入练习的“你中有我”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数学本身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①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②“春”字共有几个?③“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这似数非数的练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环境。
  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4 跳出练习的“纸上谈兵”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数的组成》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成为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促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课堂教学的先导,要使课堂教学导入具有技巧,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钻研探讨和创新。本文分两方面进行论述:①介绍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导入方法。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导入方法
期刊
1 实施爱的教育,诱发兴趣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如果喜欢哪一门功课的教师,那么他就会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则乐其道”。而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类型中就有一条标准是教师要充满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比如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便说:“同学们,你们谁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只见同学们你看看我,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今天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大面积的厌学、弃学,如何使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何进行探究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下看法与感受。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首先应该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小学教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多少年来,我们很少探讨作文课应该怎么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攫取写作素材,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却
期刊
【摘 要】 兴趣教学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在享受,教室气氛始终能充满乐趣、欢快、轻松和舒适。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兴趣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极大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但它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仍需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准最佳实施方法,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政治 兴趣激发 课堂教学  1 充分发
期刊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颇有同感。初中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其职责不仅只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有效地组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中获取结论。政治教师要想实施有效的德育教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时最多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主要形式。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让学生成为主体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对话各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都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都具有阅读教学中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责任,教师和学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面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行为品格、价值追求,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来与学生对话交流?数学课堂上怎样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思维体系中来,以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对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出窘境,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构建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是进行数学课
期刊
【摘 要】 职中数学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和改善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提高职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职中数学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1 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程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初中与职高
期刊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诚然,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都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认为,每天都在说汉语,运用汉语,因此想要在语文上拉开和别人的差距很不容易,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被动的在接受知识,缺乏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