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因阅读而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做了36朵黄花和60朵红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黄花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红花朵数一样多。想一想,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
  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里的一道基本题,本题考查的是:(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道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实用价值的习题,只需运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有关知识就能解决。但是同年级组内的老师们反映学生不理解题意,不会解答,即使答对的同学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瞎蒙的,纯属运气好。
  经过和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学生确实不知道题目什么意思,因此要么不答,要么瞎答。后来笔者还了解到许多学生面对未见面或陌生的题目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久而久之产生了畏难心理,甚至遇到篇幅较长的数学问题,也会感到心烦害怕,不敢读题,最终结果是答题的正确率很低。看来,数学阅读能力低下,未能正确理解题意,是造成学生解题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无“兴”阅读
  兴即兴致,就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兴趣。在近两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课堂上提及一些数学概念、数学法则与基本性a质的问题,学生常常和老师小眼瞪大眼,或低头沉默,或表述不到位。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基本是不出现的;练习和例题的跨度过大,跳跃性很强;应用题教学没有作为独立的章节出现,而是以“用数学”的方式模糊出现,缺少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深化。
  2.无“时”阅读
  时即时间,一般由于学习时间安排过满,作业量过多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授部分结束,老师便会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课本第几页的内容,请大家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匆匆几秒钟,很少有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至于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生阅读教材成了一种形式,走过场,数学课本成了摆设,成了学生的习题集,失去了教材自身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只重视教师讲解,而忽视了对教科书的阅读思考,也就渐渐无法形成数学阅读的习惯。
  3.无“力”阅读
  力即能力,由于数学阅读不被重视,渐渐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强。语文、英语学习时,教师往往是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今,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重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却很少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因而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比如,学生阅读例题时往往不会运用自学符号,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说明;学生不能自觉运用教材来整理和复习。长期如此,数学学科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缓慢。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播撒“喜阅”之种
  对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而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一旦对数学阅读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习者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有人曾说:“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好数学的前提。”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说:“今天,咱们师生进行一次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一个数字,老师一看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纷纷给老师报数,一个学生还报了个七位数“7285610”。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偷偷用笔算验证,果然没错。再试,全都答对了。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要求老师讲出判断的窍门。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窍门,而是告诉学生:“这个诀窍在数学课本里,只要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教材,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发现。”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立刻打开课本,认真地看起来。由此,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的动机。学生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索,会因好奇而去探究求证。
  2.合理安排时间,遍开阅读之花
  阅读不要流于形式,教师要舍得在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上花时间,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读,使学生有时间充分地阅读、思考、分析教材。时间安排要合理,不能太长,否则影响进度,也不利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一般来说,这个环节的时间在3到5分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如在介绍短除法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后,就可以给孩子安排阅读“你知道吗”这部分内容,以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短除法的相关知识。
  3.优化阅读技巧,扎牢阅读之根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而不加以分析思考,则收效甚微,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的阅读,只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外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能让学生走向“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能让学生走向“渊”。思考既是智慧之路,又是智慧的象征。读思结合,以读带思,以思导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
  阅读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留心要解决问题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然后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个数量关系,提炼信息,读懂题目。有时每个句子字面意思下还含有更深层的意思,所以还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字斟句酌,对遣词用字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把握蕴藏着的信息与内涵。
  回顾以前的应用题教学,我们对读题缺乏必要的认识,学生对题目只是匆匆浏览,便匆匆下笔,缺乏边读边思的习惯,结果好些文字的隐性信息被忽视了,以致曲解了题意,导致错解。
  4.拓展阅读内容,广栽阅读之林
  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会不断丰富,数学素养会不断提升。
  数学阅读,不仅要阅读教材,还要学会阅读教材以外的数学读物。这样能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数学阅读教学,让学生亲近数学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只有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数学阅读的技能和习惯,以最佳的阅读状态去认真阅读数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几何直观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对几何直观作了阐述:“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几何直观能力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基
课标对写字目标的制订是从实用和审美两个维度上同时着眼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是写字之初即应掌握的,这为写字教学沿着科学、正确的轨道前进奠定了基础。而“喜欢学习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等不仅指出了学习写字的动力,而且提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基本要求。但是,就当前的写字教学来看,普遍处于一手硬一手软的尴尬境地。对于写字的实用目标,教师们普遍给予了关注和落实,而对于写字的审美价
度量角的大小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的操作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往往都是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再由学生模仿操作并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技能教学过程容易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因为在操作中缺少思考与探究,更缺少猜想与创造。如何让数学技能的教学更厚重些,而不是理解为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与训练,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所见所思略作探索。  
策划人语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新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以大开本、明朗清新的风格展示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  教材修订并不是新编教材,因此,教材总体的指导思想、主体结构和主要特点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实验教材十年使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实验教材的完善和提升,结构更趋合理,同时更加清晰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
最近,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孩子撅着嘴没好气。其母说:“我病一天你就这样,如果我岁数大了,久卧病床,你该如何?”孩子回答:“妈,别急,不会让你受罪的。”其母感到欣慰,心想女儿还真懂事,不由得又问:“怎么个不受罪法?”其女回答:“安乐死!”母亲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对这件事情,我们且不去探究它的真实性,但这却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竭尽所有,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但他们为
认识课文人物,理解课文人物,把握课文人物特点,以及有效发挥人物在课文中的作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三个学段中都提出了对课文人物的阅读任务。对人物的认识、理解与把握的要求会随着学段的上升而逐步提高。从对感兴趣的人物说说感受,到关心人物的命运,再到喜恶、崇慕人物,层层深入。人物是理解课文的窗口,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也是熏陶学生心灵的凭借。阅读教学中,教者对
初夏这段日子,仿佛回到春天。接连下了很多场的雨,到处湿漉漉的。晚上得闲到楼上看花,深深地体会到老杜“花重锦官城”的“花重”了,不堪负荷的花瓣落了一地,寂静地躺在雨水中的那些凋零的花瓣,略带寒意,莫名让人心伤,侧侧轻寒剪剪风。怒放也不过是昨天的事,那每一小朵的生动脸庞,围拢聚合成一丛丛一簇簇,像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小生命。但转眼,光阴无痕,岁月迅疾……  整个周末都奔波在路上。接孩子回家,送孩子返校,还
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智慧生成的课堂,那就是把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紧扣文本,准确解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细读文本,研究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方法、环节的确定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课例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直接面对教室里发生的真实事件与客观需求。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在出现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课例研究的主题应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应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当教师关注课堂上的教学问题,并提炼出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时,才能成为课例研究的问题。那么如何提炼“问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谈谈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工程,它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概念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演绎式的教学,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记忆、辨析和运用概念,教学流程通常是:感知材料—呈现概念—学生记忆概念—辨析强化概念—巩固运用概念。中国科学院李邦河院士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所以,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绝不是以学会概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