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民营高等教育从最初的补充型教育机构到现今的民办高校、独立院校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民办教育在增加教育供给、改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肯定其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回避民营高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将影响著中国民营高校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民营高校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10-01
我国的民营高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民营高等教育主要从事的是助学性或非学历职业型高等教育,“职业、应用”是其基本特点,是对当时的公办院校“精英教育”的一种补充。进入90年代以后推行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整体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进行了体制改革,很多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重组,而民营高校也开始涉足学历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民营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的膨胀,民营高校发展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但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暴露了民营高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一、企业化经营理念深厚,民营高校成为获利工具,社会声誉日渐下降
部分民营高校在创建之初可能确有宏伟蓝图,想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创建一流的大学,人们也对其不同程度地寄予希冀与厚望。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商品房价格暴涨的背景下,创办者们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将盈余资金和主要精力投放到以加强校园管理、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上来,而是不断地扩张办学规模或抽逃资金进行房地产或其他产业的开发,甚至是利用学校低价获取土地来进行商品房开发,类似的事件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过。这样的行为既有悖于教育的属性和规律,也很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民营高校的这种从头到脚所显示出的“公司形象”和所透露出的“商人气息”,既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也极大的损伤了民营高校的声誉。
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高校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它也是高校人文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民营高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多数都是借鉴公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则相差巨大。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民营高校的管理重点是“财”和“物”,学生和聘用教师只是学校的“过客”,没有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二是学校聘用的中层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与之相应的管理职权,核心的人、财、物等要害部门的管理权力均掌握在创办者的亲朋手里;三是学校聘用的中层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无法留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导致学校管理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四是在教学、科研和后勤方面投入低,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无法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三、忽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无法得到长期保持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创建初期,民营高校都是利用公办高校的优势,以高额课时费的方式聘请公办高校的教师为其代课。刚开始时,这些聘请的公办老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民营高校创建初期几年的教学质量和声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为民营高校的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商人的逐利性并没有让民营高校在获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藉此带动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高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其主要变现形式为:一是自有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师资力量不固定,教师流动性大。二是教师队伍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低。由于民营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任教,部分民营高校甚至招自己学校毕业的本科学生留校任教。三是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部分民营高校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愿意从长远角度对自有教师进行培养,甚至部分民营高校缺乏对老师们最基本的人文关怀,这样的后果就是留不住骨干教师,造成教师队伍“老的老、小的小”。“老的”已普遍年过六旬,多为公办院校退休教师,教学精力有限;“小的”多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出茅庐缺乏教学经验。民营高校的这种师资状况,制约了其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无法得到长期保持。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检验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输出性指标。近几年民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与公办高校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其公布的数据存在较大的水分。
因此,民营高校必须在师资力量配备、科研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步缩小与公办高校之间的差距,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民营高校的期望。民营高校也只有充分做足内功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才能在未来多变的人才需求中生存下来,否则民营高校的未来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3
[2]杨阿维,王灵云.《政府经济行为与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选择》.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2月,第25卷第6期
作者简介:
孟雪萍(1976.04-),女,四川彭州市人,法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行政管理等。
【关键词】民营高校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10-01
我国的民营高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民营高等教育主要从事的是助学性或非学历职业型高等教育,“职业、应用”是其基本特点,是对当时的公办院校“精英教育”的一种补充。进入90年代以后推行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整体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进行了体制改革,很多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重组,而民营高校也开始涉足学历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民营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的膨胀,民营高校发展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但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暴露了民营高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一、企业化经营理念深厚,民营高校成为获利工具,社会声誉日渐下降
部分民营高校在创建之初可能确有宏伟蓝图,想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创建一流的大学,人们也对其不同程度地寄予希冀与厚望。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商品房价格暴涨的背景下,创办者们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将盈余资金和主要精力投放到以加强校园管理、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上来,而是不断地扩张办学规模或抽逃资金进行房地产或其他产业的开发,甚至是利用学校低价获取土地来进行商品房开发,类似的事件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过。这样的行为既有悖于教育的属性和规律,也很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民营高校的这种从头到脚所显示出的“公司形象”和所透露出的“商人气息”,既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也极大的损伤了民营高校的声誉。
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高校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它也是高校人文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民营高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多数都是借鉴公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则相差巨大。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民营高校的管理重点是“财”和“物”,学生和聘用教师只是学校的“过客”,没有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二是学校聘用的中层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与之相应的管理职权,核心的人、财、物等要害部门的管理权力均掌握在创办者的亲朋手里;三是学校聘用的中层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无法留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导致学校管理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四是在教学、科研和后勤方面投入低,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无法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三、忽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无法得到长期保持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创建初期,民营高校都是利用公办高校的优势,以高额课时费的方式聘请公办高校的教师为其代课。刚开始时,这些聘请的公办老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民营高校创建初期几年的教学质量和声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为民营高校的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商人的逐利性并没有让民营高校在获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藉此带动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高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其主要变现形式为:一是自有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师资力量不固定,教师流动性大。二是教师队伍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低。由于民营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任教,部分民营高校甚至招自己学校毕业的本科学生留校任教。三是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部分民营高校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愿意从长远角度对自有教师进行培养,甚至部分民营高校缺乏对老师们最基本的人文关怀,这样的后果就是留不住骨干教师,造成教师队伍“老的老、小的小”。“老的”已普遍年过六旬,多为公办院校退休教师,教学精力有限;“小的”多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出茅庐缺乏教学经验。民营高校的这种师资状况,制约了其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无法得到长期保持。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检验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输出性指标。近几年民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与公办高校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其公布的数据存在较大的水分。
因此,民营高校必须在师资力量配备、科研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步缩小与公办高校之间的差距,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民营高校的期望。民营高校也只有充分做足内功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才能在未来多变的人才需求中生存下来,否则民营高校的未来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3
[2]杨阿维,王灵云.《政府经济行为与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选择》.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2月,第25卷第6期
作者简介:
孟雪萍(1976.04-),女,四川彭州市人,法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行政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