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教育管理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刻不容缓的重任。在学校班级教育管理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班级管理 创新 管理方法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实践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班主任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我给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舞台之一就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民主选举常任班委会。选举要经过“自我推荐”、“竞选演说”、“群众投票”等程序,这是给学生提供的第一个实践舞台。在“竞选”活动中,不少同学表现了不凡的才能,提出了许多很有创见的“施政”措施。第二步是由常任班委会成员轮流主持一段时间班级工作,为大家做个榜样。第三步是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常任班委要帮助值日班长工作。值日班长根据班级的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还要填写班级日志,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明天工作的建议,并和第二天的值日班长作好交接工作。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了遵纪守规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激發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属于我自己”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个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这是一个呼唤主体的时代,也是人们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初中阶段,是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萌芽时期。此时,作为主体性生成基础的“生理——心理——文化”结构初步形成,他们渐渐长大,渴望飞出父母、老师的庇护。渴望独立、平等、民主、自由,对于外在强加的种种束缚,甚至与父母、老师背道而弛。但是我们从他们桀骜的目光中,从他们幼稚的观点中,从他们不可思议的举动中,会惊喜地发现创造的种子在萌芽。可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孩子的身心特点,我们的教育采取的往往是无情的扼杀,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制造了大量的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试卷。于是,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创造性思维会越来越迟钝,以致于创造之源逐渐干涸,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的悲哀。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主体意识是主体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学生就不能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参与,更不能有所创造。主体意识一但被激活后,就会自觉成为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和控制者,积极地参与全过程,并且还会把自己作为审视的对象,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从而自由发展到自为。同时还会为自己作为确立远大的目标,充分发挥蕴藏的潜在的力量,不断发展自己开拓创新。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可通过班团队活动,与个别同学交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体会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塑造一个教师课上讲的是创新、学生课下谈创新,最能打动学生的是创新的舆论氛围。另外,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班主任只充当他们学习活动时引导者、线索提供者、热情参与者,对学生提出的创意予以充分肯定,对他们遇到的问题,予以积极帮助。一切都以学生为主,让他们的学习活动中,体会主人翁的光荣与职责。我们只有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有计划、有目地的组织各种自主学习的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能够自主地、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真正成为能够自由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的人。
  三、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个性,尊严和个性创造力。班主任的作用是将学生领上最适合于各自特点的成才道路,而是不将所有的学生都弄到一条路上来用一个模子梏死。在以往的班级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容易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而制订出一些清规戒律来约束学生,对那些“循规蹈矩”的乖学生,则大大鼓励,对于“异想天开”又屡教不改,极富有“韧性”的“顽劣”学生,则挖苦、讽刺,甚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创新的火花往往会被浇灭。大家都知道成绩落后并不等于能力落后,调皮掏蛋并不等于道德滞后,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和闪光点。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财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价值,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帮助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运”。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向习俗挑战,敢于表现自我,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张扬个性的机会,对于爱幻想、爱标新立异、富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当加倍关注,充分肯定他们的求异思维的价值。并且要精心呵护他们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让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迈入新世纪,知识经济呼唤着人们的创新能力。为了使中华民族在新世纪里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广大班主任,应该奋发有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融合本土元素的美术教学”立足山区学校师生现状,充分融合本土文化,更新现有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探究教学方法与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艺术素质。  关键词:本土元素 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智能提高 生存状态  一、研究背景  国际教育界已经把 21 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创造意识与创造才干的新一代列入了"引人注目"的战略计划。由此,社会的发展向艺术教育
摘要: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教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创新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地位。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能动的人。而就目前的教育来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们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動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创造性培养,即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不囿于成规,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维,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对有关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辩证批判思维,能不被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所禁锢,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等等。本人在长期初中历史教学中,就创新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究,现谈几点体会。  一、夯实历史基础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儿童有着强烈的爱好美,向往美.追求美的愿望。语文老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因此,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应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教育性、
摘要: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管理方法  1、搞好班风建设  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