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和国际风云变幻的洗礼,更加成熟,更具活力。中非已成为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了非洲3国。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了非洲7国。11月,中国主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一系列重要活动,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非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进一步发展这一关系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决心。在庆祝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本刊就50年来中非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民间友好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发展情况,刊登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60年的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以下简称中非友协)是成立较早的民间外交团体,40多年来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坚持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推动中非政治友好,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中非友协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民间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中非友协是推动中非民间外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非洲民间友好往来的主要形式是中非人民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和友好合作。中国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发展民族经济,从政治、经济和人员培训方面支持非洲未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同时也帮助已独立的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与中国密切合作,为打破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鼎力相助。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对外交往日益广泛,目前同53个非洲国家中的47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中国与非洲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保持以往传统友好合作的同时,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各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非友协始终坚持以“广交朋友、深交朋友”的方式开展对非民间工作。非洲国家对华民间友好组织是中非友协在非洲最基本、最可靠的朋友。这些组织由当地对华友好人士组成,为宣传中国建设成就、传播中非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门设立了“人民友好使者”奖,表彰那些长期从事对华友好工作的协会负责人,马达加斯加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克雷桑•拉克托菲琳加曾荣获此奖。
中非友协十分重视广交非洲各界朋友,特别是结交“有影响力”的非洲上层人士。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非友协邀请众多非洲政要以友好人士的身份访华,其中包括莱索托王后、南非祖鲁王、阿尔及利亚宪法委员会主席、塞舌尔前总统、科特迪瓦国民议会副议长、马达加斯加副议长、吉布提内政部长、埃塞俄比亚能力建设部长、厄立特里亚宏观政策和国际经济合作部长、公共工程部长和旅游部长、乌干达总统事务部长、塞拉利昂总统事务部长等。通过友好访问,他们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为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03年1月,中非友协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乌干达总统事务部部长布凯尼亚访华。布凯尼亚回到国内时,从飞机场直接前往中国驻乌干达使馆,参加使馆组织的中国春节联欢活动。他在联欢会上介绍访华观感,赞扬中国的经济建设成果,畅谈乌中友好合作前景,并郑重地对在场的华侨华人表示,“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就是你们的同胞,我是‘黑皮肤的中国人’”。布凯尼亚当选为乌干达副总统后,为促进中乌友好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非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是加深中非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和渠道。自1982年湖南省长沙市与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已陆续有28个省市与非洲各国结成了69对友好省市关系。通过不断巩固和加强中非友好城市、友好省份之间的关系,使中非友谊延伸到基层,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中非友协还通过“以官带民”结交非洲官方人士,带动非洲民间对华友好活动;通过“以友促经”促进中非经贸领域的合作;通过“以文促友”巩固中非友谊的基础。中非友协计划近期设立“中非友好贡献奖”,用于奖励那些长期从事对非工作的中国人,让中非友谊更加深入中国百姓心中。
作者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60年的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以下简称中非友协)是成立较早的民间外交团体,40多年来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坚持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推动中非政治友好,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中非友协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民间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中非友协是推动中非民间外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非洲民间友好往来的主要形式是中非人民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和友好合作。中国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发展民族经济,从政治、经济和人员培训方面支持非洲未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同时也帮助已独立的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与中国密切合作,为打破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鼎力相助。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对外交往日益广泛,目前同53个非洲国家中的47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中国与非洲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保持以往传统友好合作的同时,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各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非友协始终坚持以“广交朋友、深交朋友”的方式开展对非民间工作。非洲国家对华民间友好组织是中非友协在非洲最基本、最可靠的朋友。这些组织由当地对华友好人士组成,为宣传中国建设成就、传播中非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门设立了“人民友好使者”奖,表彰那些长期从事对华友好工作的协会负责人,马达加斯加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克雷桑•拉克托菲琳加曾荣获此奖。
中非友协十分重视广交非洲各界朋友,特别是结交“有影响力”的非洲上层人士。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非友协邀请众多非洲政要以友好人士的身份访华,其中包括莱索托王后、南非祖鲁王、阿尔及利亚宪法委员会主席、塞舌尔前总统、科特迪瓦国民议会副议长、马达加斯加副议长、吉布提内政部长、埃塞俄比亚能力建设部长、厄立特里亚宏观政策和国际经济合作部长、公共工程部长和旅游部长、乌干达总统事务部长、塞拉利昂总统事务部长等。通过友好访问,他们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为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03年1月,中非友协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乌干达总统事务部部长布凯尼亚访华。布凯尼亚回到国内时,从飞机场直接前往中国驻乌干达使馆,参加使馆组织的中国春节联欢活动。他在联欢会上介绍访华观感,赞扬中国的经济建设成果,畅谈乌中友好合作前景,并郑重地对在场的华侨华人表示,“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就是你们的同胞,我是‘黑皮肤的中国人’”。布凯尼亚当选为乌干达副总统后,为促进中乌友好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非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是加深中非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和渠道。自1982年湖南省长沙市与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已陆续有28个省市与非洲各国结成了69对友好省市关系。通过不断巩固和加强中非友好城市、友好省份之间的关系,使中非友谊延伸到基层,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中非友协还通过“以官带民”结交非洲官方人士,带动非洲民间对华友好活动;通过“以友促经”促进中非经贸领域的合作;通过“以文促友”巩固中非友谊的基础。中非友协计划近期设立“中非友好贡献奖”,用于奖励那些长期从事对非工作的中国人,让中非友谊更加深入中国百姓心中。
作者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