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它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把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对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对实施策略体会不深。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意图与目标
  综合与实践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指向,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活动目的,安排好课前和课后的教学内容,周密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让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小设计师”为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直观地描述或剪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次活动。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同时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掌握设计徽标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聯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我在课前安排了学生进行二项调查:(1)到网上或图书馆收集徽标的图案。(2)查阅资料,了解图案的设计特点和寓意。课中学生和教师分别展示课前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徽标,让学生对徽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和学生交流这些徽标在设计上的特点。我适时引出任务:自主设计第五届校园艺术节的徽标,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徽标的设计标准:一要主题鲜明,二要特点突出,三要应用轴对称等方法创作。我大胆放手给给学生自由探究,有目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知识将其清晰化、条理化,再让学生根据任务卡,自主设计学校艺术节的徽标。让学生在设计活动中积累丰富的图形经验,体验徽标的设计方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感受创作的乐趣。
  二、动手实践、促进问题的理解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为了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往往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来进行。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为例,本内容是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实际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并综合运用图形位置、测量、比例、数据收集等知识。为了更好地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探索性和实践性,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设计了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绘制平面图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1.在校园平面图中需要绘制那些主要建筑物。2.需要收集那些数据,如何收集这些数据。3.如何确定这幅图的比例尺等问题)课前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我把在这个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进行,室内我先指导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活动方案。然后让学生去校园中按设计的方案实地测量和记录数据。在操作前,指导学生明确要求、任务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再回到教室,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的实际距离和绘图纸的大小确定比例尺,最后绘制校园平面图,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感受了探究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要突出“综合”
  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二年级北师大版《班级旧物市场》为例,教学时,我以“为希望小学献爱心”为由,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设立“市场摊位”。活动前,让学生在家整理出自己的商品,并讨论如何布置场地,自己手工制品旧物品如何交换、定价等。正式活动开始时,班内学生分成两批,第一批做售货组,第二批当顾客。15分钟后,角色交换,自由购物、自行结算。最后,让学生进行统计出售所获得的金额,将捐给希望小学。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并引导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这样的设计,突出表现了数学中的“市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的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设计综合了加减乘除法、等价交换、正确付钱、找钱等有关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旧物循环利用树立节约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交换活动,给学生创设理财平台,学会推销,购买商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合作、动手、交际与沟通的能力,通过活动后的总结,锻炼学生概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评价,形成积极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对学生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适时的给予评价,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充分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认知方式,建立纵向过程评价的新机制,避免学生间作横向比较。
  描述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质性评价,要贯彻实践活动全过程。
  教师激励性评价主要以引导、鼓励为主。教师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探究性、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数学,事事需要数学,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总之,“综合与實践”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不仅改变着学生,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教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还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在选择中明晰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对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七——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据粗略计算从小学到初中教材不过100多万字。我们的课外阅读要完成教材四倍的阅读量才能达到课标的最底线要求。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尽管语文新课程改革推行已久,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改变阅读教学过于注重
期刊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发现知识重要性的过程。站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基础上来看,教学过程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海战术,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数学新教材应运而生并试用几年了。它那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期刊
人的一生任何时段都在为“美”而吮吸着。中小学阶段亦不例外,中小学阶段的文学美只有通过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只有通过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只有通过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充实中学生乃至教师本人的内心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一、语文教学的灵活呼唤教师的文学素质  语文课贵在灵活点拔,随时引导,而不是分门别类,
期刊
大家知道,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对伟大人物的讴歌,对外国文化、风俗习惯的掌握,对古文物、古遗址的了解等,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的文章比比皆是,可是我们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怎样教育学生做一个平凡的、对人友好的人。  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会尽可能多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展示要教学的内容,语言知识,语法知识结构(这些即使在汉语中也都逐渐
期刊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当今的教学也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相整合,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信息素养。同时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沉浸在涂涂画画或者一句一句传授、再或者是做图谱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以迅速快捷的信息技术手段成功替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纲要》中指出:语言领
期刊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一、巧用教學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习积极探索
期刊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培养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使体育教学从实际出发,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尽量做到符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激发和培养其创新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一、学校体
期刊
如果说语文是一个人的灵魂,数学是一个人天赋,那么我认为英语是人类从一个封闭的空间通往世界的钥匙。英语学科占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如何把握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想学  前几天,我看了部纪录片——《那些热爱电视剧的人们》,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电视剧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其中说到一部50集电视剧《渴望》,当时每晚播放渴望时,北京的
期刊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共有63条标准,余映潮老师认为,“即使在毕生的教育生涯中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我们也很难优秀地‘达标’”。掷地有声的判断,传达出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紧迫感。名师尚且如此自省自悟,我们这些尚在一线摸爬滚打还未有建树的普通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具体到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点尝试。  (一)
期刊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结合,教授语法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语法,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向学生讲授基本的语法知识点,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就会经常出错,讲解语法,又会陷入传统乏味的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和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自然结合起来,把语法教学放置在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