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书法家的文学素养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家的文学素养是源于儒家祖师孔子学说的“学以致用”理论,所以书写表达的是汉字的意义,而所有的书写美,诸如墨色枯湿、线条流畅旷达、字形端庄典雅等等审美标准无不与文学素养和中国的文化精神有关联。
  书法家如果没有文学修养,那么“书法家”这三个字就必然缺斤少两,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称其为书法家,只能叫写字师傅,或写字匠。
  中国书法从考古发掘推断始于八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经由甲骨文、金文演变成秦朝的大篆、小篆、隶书,发展至汉朝被官方取名为“汉字”,至东汉、魏晋、唐代的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魏晋时,人们的书法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作为文字书写的技艺和方法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重视。中国书法影响最大的作品,多为日常文人的感伤抒怀,多是无为而为的产物,如王羲之的《丧乱帖》、颜真卿的《祭侄稿》。前者是一封信,后者是一篇文章的草稿。这种并非为欣赏目的而写的字幅,似乎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书写者当时对形式运笔的判断、情感精神的活动以及现实生命的轨迹,其实就是文学性。
  我们看看王羲之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众所周知,《兰亭序》是诗集的“序”,也就是说“序”本身是一篇散文,也就是文学作品。原文如下: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兰亭序》的内容所反映的是王羲之的思想,他在半醒半醉状态中完全达到忘我的境界,心、笔、文合为一体,心随笔动,文由心生,字跟文走,最终文章完成,书法也随之完成,书家追求、修炼的一切精神内核尽在其中,这才是书法的精髓。王羲之的经典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内容,推崇追求的是中国的文化精神,具体内容则是文学作品,如果王羲之没有《兰亭序》里的思想境界,他的书法境界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或者换个说法,如果王羲之没有高深的文学素养,他又如何能写出美文《兰亭序》?又如果《蘭亭序》并非王羲之自己随心而生的文学创作,而是抄写别人的经典,他的情感就无法被文字所牵动,他的文学素养便无法发挥,这幅《兰亭序》恐怕就是蹩脚的东西了。
  后来的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世称“颜柳欧赵”四大家;再后来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世称“苏黄米蔡”宋四家;以及郑板桥、毛润之、郭沫若、赵朴初,哪一位不是文学素养极高的文学大家。书法家,或者叫书法艺术家的文学素养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书法艺术不只是继承还要开创,艺术是高水准的精神活动,文学素养既是基础也是高度,是每一位书法家都必须具备的。
  就以当代为例,我所知道的四川书法家中的佼佼者马识途先生、刘云泉先生都是具有很高文学素养的人。前者马识途先生是职业革命家,写作是他工作之余的特长和兴趣,他共出版了21本文学著作,他的文学成就不容小觑,文学素养自不必说。2018年6月,四川文艺出版社为马识途先生出版了《马识途文集》共18册,今年他又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举办了书法展,如今已经是105岁高龄了,但学习不止,他仍然在坚持文学创作和书法创作。后者刘云泉先生出生于1943年,也是70多岁的人了,他一直坚持书法与文学同修,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浓郁的文学气息。我辑录几则,看看他的文学修养:
  卧观浮云起,久坐瞌睡多。
  ——《题山水小品》
  最大享受是隐悦,腾出精力爱江山。
  ——《题画蜀山》
  脑袋一邪就画瓢,畸形古怪挂藤梢,一弄几个丑疙瘩,哲学原来不用教。
  ——《画葫芦》
  无牙装上假牙,怎敢碰硬;
  白发染成黑发,咋能还童。
  ——《龟居题小品》
  已经立下宏图志,长大一定做牙签。
  ——《题竹》
  散了浮云去,忘了真山来,搜了奇峰稿,赏了野花开。
  ——《写生题画》
  未求闻达投靠山,投来投去渺无间。
  诩我成事有逆力,画座大山当靠山。
  ——《题写蜀山》
  这些文字没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是写不出来的,这在刘云泉先生的书画生涯中十分受用,也成就了一个书法家绝不可缺少的文化品质。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但始终紧紧围绕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努力,而中国的文化精神的重要元素就是文学修养,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基础。书法肇端在中国,而后古代的日本、高丽等国家也相继从中国书法中受到启发并借鉴到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字书写中,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字书写美学。中国书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文学及书法家的文学素养,它涵盖了儒释道的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家的文学素养是源于儒家祖师孔子学说的“学以致用”的理论,所以书写表达的是汉字的意义,而所有的书写美,诸如墨色枯湿、线条流畅旷达、字形端庄典雅等等审美标准无不与文学素养和中国的文化精神有关联。随着书法历史的进程,书法家的文学素养自然而然地也就培育了书法的文化精神。也就是说,书法中失去了神,只有形,这不能叫书法艺术,这也是自古以来书法与书匠的分水岭。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魅力能穿越时空,穿越民族,穿越一切障碍而变得经久不衰。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源于他的真实性。真实性为文学典型规定了严格的历史尺度,要求对现实关系进行恰切的描写,并希望通过真实而又卓越超凡的个性刻画,揭示出更多的社会真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文学典型 艺术魅力 真实性 贾宝玉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
摘要:刘心武小说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刘心武在新时期承续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新时期之初就揭示了“文革”造成的种种“伤痕”。描摹了苦难的图景,并直面社会政治来阐释苦难的成因。  关键词:刘心武 小说《班主任》 时代痕迹 政治情结  刘心武是活跃于当代文坛“京味”作家群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老舍所开创的“京味”文学风格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当代作家中,刘心武是为数不多的“学者型”作家之一,在从事小说创作
摘要:本世纪初,作为“女性文学”代表的女作家林白先后推出《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两部作品,投身外部乡土世界,这一创作变化引起诸多关注。本文试图结合这一转变个案对“女性文学”、“乡土文学”这两个具有历史发展痕迹的概念进行阐述和梳理,在明确林白创作转变意义的同时,归纳出“女性”、“乡土”等研究范畴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关键词:女性文学 乡土文学 创作转变  引言  本世纪初,女作家林白相继推出《万
主管、主办单位: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  李星桦  LIXINGHUA  《川煤文艺》主编。1973年7月生,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曾任职宣传干事、纪委干事、新闻记者、攀煤文联秘书长、作协主席,现为四川省作协、全国煤矿作协全委会委员。  寄语  《川煤文艺》坚持“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办刊宗旨,坚持“现实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办刊方针,坚持高格调、高品位,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向
摘要:《雾都孤儿》中的南希在她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中犯下了很多过失甚至罪恶,但她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洗净了污浊的人生,向世人展示了伤痕累累却纯真善良的灵魂,这正可谓是“喋血玉殒骨亦香”。本文将南希既罪恶又善良的双重性格进行剖析,并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 罪恶 善良  《雾都孤儿》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早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残酷不堪的现实生活。
向运华  1974年生于四川合江福宝穆村,中共党员,结业于清华美院李兵水墨雪山高研班、文化部美术馆馆长培训班。现为中共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党总支委员,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法人、理事长,四川福宝美术馆馆长,四川省九寨画院副院长,成都合江商会副会长,中共合江县农民工服务管理(成都)委员会委员,福宝印社董事长,民进成都开明画院秘书长。  香港有对“向氏兄弟”,是做电影的,成都也有对“向氏兄弟”,是做艺术的。四
我在自家屋顶花园晒太阳。   喝着下午茶,读着一本久违的书,   偶尔被手机的提醒铃打断。   身边都是我平时精心伺弄的花草,   一小半已姹紫嫣红,   一大半还在蒙昧惺忪中。   它们在冬阳下跟我一样,   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自新冠疫情以来,   这是天气最好的一日,   阳光豪情万丈地安抚着我和周遭的世界。   记不清多少天足不出户了,   记不清多少天没有喝酒了,   至于上午与老婆为丁点
摘要: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在19世纪的文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对于当时文坛的表现风格和文学情感表达方式也影响巨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讽刺手法和幽默表现的运用两个方面解读这种偏见下的诙谐色彩,并从这种讽刺性的幽默中发现小说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文学价值。  关键字:《傲慢与偏见》 讽刺 幽默  一、《傲慢与偏见》故事介绍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以19世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摘要:民国才女石评梅,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生命短暂的作家。她性格敏感细腻,温柔多情;人生坎坷曲折,历尽磨难。志恨千古的红叶传情,惨白枯冷的象牙戒指,悲痛欲绝的墓畔哀歌,使她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艳丽而凄婉的色调。  关键词:石评梅诗文 红叶传情 象牙戒指 墓畔哀歌 凄婉情调  很长一段时间名不见经传的民国才女石评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闪亮登场,又像一颗流星划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星空,令人叹惋不已。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