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智力因素指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动机、自信心等诸多因素。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信心、主动性、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发掘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在此,笔者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问题提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5-1
一、物理教学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它包括人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
非智力因素就是虽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着整个智力和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人的动机、好奇、兴趣、欲望、情感、意志、性格等;广义的非智力因素还包括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信息反馈,学习的竞争,学习成功的获取,教师的赏罚等因素在内。
物理教学中智力因素是基础,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物理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发展,还应突出教学的情境功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成败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促使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在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可能有主动、持久的求知欲,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飞跃。
1.1 通过实验激发兴趣。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若能触及他们的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非常好的内部动力,促使他们尽全力去学习、探讨,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实验教学等,让学生在未知的领域中先自己去探索,并利用其好奇心,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如讲单摆这一节时用一长细线一端连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较高的位置,让学生前来实验,把球拉至自己眼睛前方的附近后放手。在球摆出去又摆回来时,由于人的本能反应,学生会不自觉地向后避让,生怕被球碰伤。事实上,球摆回来时不可能超过原来的高度,不可能碰到自己。这种引入方式勾起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浓厚的兴趣,还能为后继学习创造了良好气氛。
1.2 改进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各式各样,其中教师的授课艺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物理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和教育技巧,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并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最优化,使学生始终都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学或讨论,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主体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继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以更高的学习兴趣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既含有一定知识背景,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引入渴望知识的境界,让学生从单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中摆脱出来,转移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从不同途径大量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运用实验的手段探索问题。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个完整的解释,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学生既学会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形成了自己的技能、技巧。
1.3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则课堂就具有了生命力,如:讲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讲气体的性质可联系“热气球的制作”;讲全反射可演示“光导纤维”;讲抛体运动时可介绍如何把铅球投得更远。教师在教学中多举实用的事例,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激发探索身旁科学奥秘的学习兴趣。从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和自身融为一体,而觉得心情舒畅,否则就会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精神空虚。情境的应用,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气,带来欢乐,改变了“注入式”教学闭门读书,给学生造成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
2.树立学生学习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自信心学生就能积极面对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1 推广成功的学习经验。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2 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要学生自己判断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评价。少数学生在评价中可能不知所云或者缺乏自信心,这样,教师要多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自信能学好物理。
2.3 面对学生,寻找优点,及时表扬。
当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获得新知识,尤其是思维方法比较新颖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充满信心。显然,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的话会给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力。根据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常关注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评价。若多表扬,多给学生成功的暗示,则学生能在愉悦中求学,树立求学的自信心。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注意挖掘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把它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如果能这样,我相信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朱恩俊.“开发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江苏大学学报,2002(2).
[3]韩海生.“非智力因素与物理教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5-1
一、物理教学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它包括人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
非智力因素就是虽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着整个智力和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人的动机、好奇、兴趣、欲望、情感、意志、性格等;广义的非智力因素还包括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信息反馈,学习的竞争,学习成功的获取,教师的赏罚等因素在内。
物理教学中智力因素是基础,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物理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发展,还应突出教学的情境功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成败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促使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在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可能有主动、持久的求知欲,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飞跃。
1.1 通过实验激发兴趣。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若能触及他们的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非常好的内部动力,促使他们尽全力去学习、探讨,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实验教学等,让学生在未知的领域中先自己去探索,并利用其好奇心,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如讲单摆这一节时用一长细线一端连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较高的位置,让学生前来实验,把球拉至自己眼睛前方的附近后放手。在球摆出去又摆回来时,由于人的本能反应,学生会不自觉地向后避让,生怕被球碰伤。事实上,球摆回来时不可能超过原来的高度,不可能碰到自己。这种引入方式勾起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浓厚的兴趣,还能为后继学习创造了良好气氛。
1.2 改进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各式各样,其中教师的授课艺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物理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和教育技巧,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并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最优化,使学生始终都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学或讨论,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主体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继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以更高的学习兴趣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既含有一定知识背景,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引入渴望知识的境界,让学生从单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中摆脱出来,转移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从不同途径大量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运用实验的手段探索问题。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个完整的解释,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学生既学会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形成了自己的技能、技巧。
1.3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则课堂就具有了生命力,如:讲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讲气体的性质可联系“热气球的制作”;讲全反射可演示“光导纤维”;讲抛体运动时可介绍如何把铅球投得更远。教师在教学中多举实用的事例,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激发探索身旁科学奥秘的学习兴趣。从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和自身融为一体,而觉得心情舒畅,否则就会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精神空虚。情境的应用,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气,带来欢乐,改变了“注入式”教学闭门读书,给学生造成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
2.树立学生学习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自信心学生就能积极面对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1 推广成功的学习经验。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2 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要学生自己判断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评价。少数学生在评价中可能不知所云或者缺乏自信心,这样,教师要多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自信能学好物理。
2.3 面对学生,寻找优点,及时表扬。
当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获得新知识,尤其是思维方法比较新颖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充满信心。显然,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的话会给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力。根据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常关注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评价。若多表扬,多给学生成功的暗示,则学生能在愉悦中求学,树立求学的自信心。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注意挖掘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把它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如果能这样,我相信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朱恩俊.“开发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江苏大学学报,2002(2).
[3]韩海生.“非智力因素与物理教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