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目标鼓励法”帮助小学高年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有效性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耐久跑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少的一个主要项目,耐久跑练习对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以及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目标鼓励法”是体育教师在教授耐久跑时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耐久跑学习中的积极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这一过程,以此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
  关键词:目标鼓励;高年级;畏难情绪;耐久跑
  素质教育,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健康放在首位,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体质,是我们体育老师的光荣责任。但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研结果)得知,学生的体质健康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可其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下降。
  我采用的“目标鼓励法”是积极探索耐久跑教学方法的创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范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我以健美操队员在耐久跑训练中为例,在实践中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运用“目标鼓励法”帮助小学高年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这一行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武进区星韵学校五、六年级健美操队员。采用整体练习法,抽取五年级12名学生为实验组,六年级12名学生为对照组。
  2. 研究的方法:采用实验比较法。
  ①五年级12名健美操队员作为实验组,运用目标鼓励法,制定体育锻炼目标,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高级标准与低级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时檢查,及时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激励学生的锻炼热情,一步一步地向高级标准和远期目标靠拢;六年级12名健美操运动员作为对照组,运用一般教学方法。
  ②我们将五年级12名学生和六年级12名学生在400米成绩相近的2~3人编成一个练习的小组。每次练习,由成绩较好的带较差的同学,鼓励成绩相对较差的超越成绩较好的同学。
  ③从学校场地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结合课程要求,选择400米项目,作为本次实验的指标,实验前进行400米成绩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经统计学处理。
  二、 运用“目标鼓励法”帮助小学高年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这一行为的具体实验步骤
  (一) 师生之间的“目标鼓励法”
  ①实验组采用的主要教法(共5课时10课次):
  第1课次:通过考核成绩,师生共同制定400米目标,并记录到设计的卡片中。
  第2~4课次: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练习600~800米自然地形跑。制定目标练习,师生共同修改目标,学生记录卡片中。反复练习,练习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达到目标,并超过目标。
  第5~7课次:学生练习300米跑,师生共同制定目标,根据反复练习,练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达到目标,或超过目标。
  第8~9课次:学生根据制定的400米目标进行练习。
  第10课次:进行实验后400米成绩测验。
  在上课前,我每月、每周或每天给孩子定一个耐久跑目标,譬如规定时间内完成几圈,或者规定圈数之内要找到我藏的物品,当学生达到这一设定的目标,就给他一些特权,如游戏等;或者给他们一些物质的奖励,如本子、橡皮、铅笔等;目标激励的特点是不断通过各种奖励,有精神奖励、有物质奖励等奖励,也有娱乐游戏的奖励,跳皮筋等等。要想获得这些奖励,必须事先完成一定的目标。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让孩子在明明白白的环境中接受堂堂正正地耐久跑练习。
  其次个体间的差异,就是把目标定准了,还要考虑到学生间存在的能力差异。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鼓励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不向困难低头;(2)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并解决问题;(3)及时表扬先进者,鼓励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
  ②对照组采用的教学方法(共5课时10课次):
  (1)学生练习600~800米自然地形跑。
  (2)学生练习300米跑。
  (3)学生练习400米跑。
  (4)实验后进行400米测验。
  (二) 生生之间的“目标鼓励法”
  我们将五年级12名学生和六年级12名学生在400米成绩相近的2~3人编成一个练习的小组。每次练习,由成绩较好的带较差的同学,并且鼓励成绩相对较差的超越成绩较好的同学。分组讨论,以练习小组为单位制定个人的近期及阶段目标,并在小组内公开。到第四周检测近期目标,评选最佳练习小组;到第七周检测阶段目标,对完成任务者实施奖励活动。
  三、 运用“目标鼓励法”帮助小学高年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这一行为的实验结果
  (一) 实验后的400米成绩测验,经统计处理,得出结果如下: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照比较得出结果如下:实验组在奖励活动的外在诱因下,通过对近期目标和阶段目标较为切实的期望,促使学生把学习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然后通过自我调节的作用,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去努力实现目标。因此实验班实验后的400米成绩提高较为明显。
  本次进行的“目标鼓励法”是利用运动心理学原理,结合耐久跑教学特点,实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学习自信心及有效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上,均呈现出极为理想的效果。“目标鼓励法”注重学习效果的积累,在客观上贯彻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学原则,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效果上,好于传统教学法。
  (二) 实验后的400米成绩测验,经统计处理,得出结果如下:
  对实验组跟对照组中的队员自行结队,生生之间“目标鼓励”,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得出结果如下:将“目标鼓励法”引入耐久跑教学中,实施于实验组来,能够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极大地丰富耐久跑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心肺功能)、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力与智力、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快速反应、果断处事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 有关注意事宜
  ①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相同课时(五课时),每周两次课。在两节体育课中进行。
  ②实验组、对照组由同一位教师执教。
  ③实验情况暂且不告诉学生。
  ④开始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安排了8名健美操队员,第一次初步实验后,感觉数据对比不是很明显,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在第二阶段安排了每队12名学生,使得数据有着强烈对比,更加可靠!
  五、 “目标鼓励法”帮助小学高年级克服畏难情绪完成耐久跑这一行为的意义
  (一) “目标鼓励法”让学生尝试“成功”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将400米跑的教学目标加以合理的分级,学生通过不断的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这样,400米跑的教学过程就演化为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尝试“成功”的过程,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只要完成自己的阶段目标,其学习就能得到教师的肯定,这样,学习的自信心由此得以建立。
  (二) “目标鼓励法”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尝试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个人的能力、个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兴趣也油然而生,实验证明学生在“鼓励性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容易地实现耐久跑技术和教学过程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并且体现出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投入的肯定与回报,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不断的激励得以强化,学习的兴趣与效果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 “目标鼓励法”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非智力因素。
  本实验设置了在训练中,实验班12名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下互相促进,她们跑步的态度明显好于对照班同学。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能极大的激励学生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实现自我超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达到目标,学生的练习更认真、更自觉、更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向课外延续,形成课内外结合的态势,这对学生日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阳.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体育学刊,2009,(05).
  [2]张飞鹏,李四清.有氧运动与健康.[期刊论文]—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其他文献
本文以模型试验为基础,论述后压浆群桩基础的承载变形特性;结合30多项工程应用实践,提出这类桩基的有关设计建议.
该文根据室内模型桩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砂粘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桩侧压浆,桩端桩侧联合压浆对提高桩基承载力及改善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建议了后压浆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该文主要阐述了隧洞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特点,小浪底工程排沙洞后张法全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布置,以及在预应力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如何恰当地考虑围岩作用
该文借助国内外科研成果,阐述了后张法超静定结构产生的次内力对建立构件截面应力以及连续梁内力重分布的影响,提出了计算的改进建议;在两个极限状态下,考虑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
摘 要:哲学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引领、统率与升华,自觉培养哲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哲学又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学科;我们必须要上好第一节哲学课。为此,我做到了充分精心备课、激情生态教学。具体地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端正心态、充满激情。2. 语言风趣、表达幽默。3. 语气温和灵活、语调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洪亮。4. 以人为本、宽严相济。5. 课堂不仅要有温度,还要有
摘 要:从中国话剧发展中,有两部具有贯穿性和代表性的话剧——《上海屋檐下》和《桑树坪纪事》。本文拟从艺术结构、创作方法、情感世界以及主题等方面通过对这两部话剧的比较来浅谈中国话剧发展历程。  关键词:话剧;《上海屋檐下》;《桑树坪纪事》;比较阅读  一、 艺术结构  《上海屋檐下》在于作者在全力刻画主线的同时,对众多副线也给予了重视,在合理展示它们的矛盾同时也将它们和主线交融在一起,一起形成了一个
摘 要:大家对于警体课程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警体课是中国警察类型的学校设置的对于警校学生的专业警用技能进行专业培训的一门课程,通俗的讲是警校里的体育课,其目的是通过警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具备健壮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制服罪犯的实用本领,就是使学生更具备专业技能。但是目前警体课程出现课时数偏少、理论偏强的问题,常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便能够完成也往往是“点到为止”,学生缺乏深入体会练习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