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瓶子的启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现代教育教学颇有研究和深具教育智慧的寂静法师曾提出空瓶子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是什么。”他举例说明了这原理。比如一瓶矿泉水,价值2块钱。如果把水倒掉,装上香油,那它的价值就是十元。如果装的是茅台酒,就是价值千元……也就是说一个瓶子的价值是由所装的内容所决定的。人也是因为他所装的思想,意识来决定他的价值的。如果他装的是知识,那他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他装的孝道,那他就是一个万人称颂的人;如果装的是仁义礼智信,那他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果这人心里想的是吃喝玩乐,那他就是一个饭桶;如果他心里装的贪小便宜,阴谋诡计,那他就是一个肮脏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他自己本身和他接受怎么样的教育决定的。小学阶段正是蒙童养正的最好时机,而小学的老师和家长也正是扣好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而关键之人。我们准备给孩子什么样的精神营养和怎样扣好他的第一粒扣子呢?我准备从几方面来谈我的见解。
  一、经典引领,弘扬传统美德
  老祖宗的智慧与文明,经过岁月的流淌,就像大河淘沙,不停地洗涤,得以流传下来的必定是中华民族的精华,而这些精华凝聚成一本本的经典,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得我国以“文明之邦”“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界。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为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改编而成的一部经典。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是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弟子规》从言、行、举止来告诫孩子们做一个怎样的人。言:讲话时要口齿清楚,不要说得太快,更不要含糊不清“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行:“勿踐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举止:“问起对,视勿移”……这样的教诲枚不胜举。我们学校因为地处农村,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忽略对孩子的监管,时有傍晚七点多还到处找孩子的现象。经典里的“出必告,反必面”很容易就引起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共鸣。现在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礼节教育,知道进别人的门前要先敲门,通常里面的人会问:“谁呀?”门外之人就说“我呀!”“人问谁,对与名,吾与我,不分明”,从之句话里,我们就知道这样回答是不对的。《弟子规》里谆谆教诲深入到我们生活里的每一细节。以这些生活道德的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自然就成了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和夯实德育基础的当然之选了。经典,有助于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确立宽厚正直的人际交往道德。在实践中,我们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布置,每天的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故事分享、践行分享等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其中真善美的精髓,引发思考,提高他们的判断力,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
  二、德音养乐,触动心灵之弦
  德音养乐是指用那些富有正能量的健康音乐来滋养孩子的内心。比如说《三德歌》,唱诵的是人要有三种美德:孝德、诚德、爱德。“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心胸坦荡走四方”“人人有爱心,相见满面春,走出小家进大家,都是一家人。”教育孩子为人子要尽孝,出外跟别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诚信,同是人,皆须爱。
  三、体验为载,内化成习惯
  对孩子的德行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似乎看不见效果的教育,单纯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更谈不上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需要孩子的活动参与,在践行感悟中内化。
  四、真诚评价,开启天使的祝福
  《弟子规》有云“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俞思勉”“见人善,即思齐”,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后,必定会更加努力。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应该立刻想到向他学习。称赞有可能改变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向好的品行思齐;一个是他人,无形中让他变得更努力。当然这种称赞不是对别人拍马屁,阿谀奉承,而是出自真心的对别人美德的称赞。在课堂上也是这样的,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停留在空泛的表扬孩子“你真棒!”应该告诉孩子棒在哪里。如“你的想法很独特!”“你讲得真清楚!”“你的方法真多!”等,被表扬的孩子更加积极回答问题,其他孩子也会模仿,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记得有一位老师曾跟我们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犯了一个错误,班主任老师并没批评他,而是让全班同学回家告诉父母这个同学的一个优点,请父母发个短信去表扬这个同学。孩子的妈妈看到那么多家长发短信觉得很奇怪,问他儿子发生的事情,孩子看到同学家长发来的短信,觉得很惭愧,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并以自己的优点来鞭策自己。原来我在别人心中是这么优秀,那我以后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范错误。可见“道人善”的力量是无穷的。祝福就像一阵阵春风,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五、家校互通,搭建成长之桥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次的重复,单靠学校的教育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校互通,搭建成长之桥。如我们要培养孩子“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这个习惯,我让家长每天做他们的卫生检查员,给他们的房间打分,评分表一个月后交回我手上。为此我在班里召开了分享会,谈谈他们保洁的感受,并评出优雅小天使。又如践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制定了评价表,让家长每天填写。每周一次检查、反馈或回访家长,收到较好的效果。
  唯有营造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会,我们的孩子才能生动活泼,知书达礼,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够真正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裂变”。探究式教学也成为教师的首选。音乐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更好
期刊
一、语言教育的概念  成人或同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幼儿所进行的有利于口语发展,提高交往能力的一切活动。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各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的上今后的全面发展,才有竞争的能力。具体来说,语言教育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师所
期刊
一、缘起“君子风尚”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这一章所讲的是君子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以及善于学习的方法。首先,对待学习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做到这些,自然就对外在事物别无多求,这是其一,其二,所谓居安思危,食求饱,居求安,亦不利于身心安宁,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这里也体现出了孔子在其《论语˙学而》篇中第十三章所
期刊
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课程、地方(省级)课程及校本课程。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层次学校教学需要。从当前学校使用教材情况来看,市县、省级重点学校因为教师教学能力较强,对教材的理解更充分,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对教材进行了大面积的整合,不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增加了教材的难度与深度,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满足了学生升学的需要,整合后的校本课程使用效果更好。而对绝大部分基础薄弱学校来
期刊
一、改变固有环境,培养良好习惯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大环境的特殊性  农村地区相对来讲,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利于孩子好动和发展好奇心的环境,容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  2.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由于当前农村家庭青壮年父母外出务
期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汉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的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汉字,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习惯  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先利用实物、图画、
期刊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注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融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期刊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培养,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
期刊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行民族团结教育,传承和保护中华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观,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是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方式。民族团结
期刊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解决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具备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德课程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比较突出的学科。基于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以发展学生个人能力为本,提升学生“知”的素养,引伸到以知识为基础的“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