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所说的“炎火之山”,正是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吐鲁番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贯的形如葡萄叶的山间盆地,其中心是极富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四周向外延伸处是戈壁砾石。从吐鲁番市区较高处或开阔地带向北望去,总能看到黛色的天山铺陈天际,同时,视线中还会有一道赭红色的山体异常抢眼,那便是名扬天下的火焰山。
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形如一条赤色巨龙的火焰山就横卧在吐鲁番盆地中间。它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坡前出带中一个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露出的地层以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沙砾岩层和红泥岩为主。火焰山山体平均高度约为500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高度812米。火焰山的整个山体不仅寸草不生,飞鸟不来,还因其由红色砂岩构成而在盛夏的阳光中显得火云缭绕,气焰烧空。明代陈诚西行路过火焰山时,曾有诗云:“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吐鲁番是全国著名的海拔最低、气候最干、气温最高、瓜果最甜之地,火焰山南盆地中的艾丁湖则低于海平面154.31米,夏天盆地内吸收的太阳能久聚不散,加上干燥少雨,气温居高不下,火焰山附近地表白天一般都在70℃,最高竟达到82.3℃的极端温度,吐鲁番因此而成为全国最热的“火盆”,并成就了“火洲”的美名,
火焰山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在吐鲁番民间,有一个关于火焰山的传说,给这座奇山更添了几分壮烈。当年天山深处有一条无恶不作的巨龙,使当地百姓备受伤害。一名叫哈拉和卓的维吾尔青年,受命为民除害。激战之中,恶龙负伤西逃,青年带伤直追,恶魔与英雄的血混合在一起,染红了整座山脉。恶龙身上的七条伤痕化做了七条山沟,七条山沟流出了七条清泉,这就是今天的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桃儿沟、连木沁沟、干沟和树柏沟。
在炎夏时节,走近火焰山,仰望其山势延绵,满目沟壑纵横,怪石嶙峋,令人慨叹造物的奇异。而在正午阳光的映射下,赤色山脉闪耀着灼灼红光,眼前恍若连天的火焰在燃烧,甚至在热浪蒸腾之中,真有被火焰灼烫的感觉。火焰山给人们留下的是终身难忘的奇特印象。
岑参的诗篇成了最早推介 吐鲁番火焰山的广告语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于唐天宝年间的公元749年、公元754年两度出塞任职,并在北庭(吉木萨尔)和西州(吐鲁番)生活了六七年,“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经常来往于天山南北,经行于吐鲁番盆地之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吐鲁番风物诗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岑参的诗篇成了最早推介吐鲁番火焰山的广告语。
第一次出塞岑参初见火焰山,写下了热风扑面的《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流汗,孰知造化功。”
后来在一个仲秋时节,岑参又来到了火焰山,写出了《使交河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其中有一段: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九月尚流汗,那真正的盛夏之热又是怎样的呢?吐鲁番的夏季从五月就真正开始了,长住于天山北麓北庭清凉之地的岑参这一次终于抑制不住自己,在《火山云歌送别》中喷发了被火点燃的激情: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前三句中竟然用了四个“火”字,每个字都在全力渲染着火焰山云气火盛,如同蒸腾的火云。在古诗中,这种不避讳字重词同的现象并不常见,想必岑参见到火焰山气焰炎炎时,那种强烈的震撼使得他出口成章,随性而发之际反而妙笔神来。无论是九月金秋,亦或严冬天气,还是五月盛夏,岑参在火焰山的感受到今天依然生动。
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当年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凭借的也就是大胆的想象,但那一句“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几百年来却给火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西游记》中,将火焰山的形成,归罪于当年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在他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飞身而出时,吴承恩便为其后的章回埋下了伏笔。后来便道出,火焰山是由孙大圣踢倒的炼丹炉中掉落人间的火炭而形成,从此长燃不熄,火焰腾腾。为了熄灭火焰,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智斗铁扇公主,巧借芭蕉扇,终于扇灭了八百里火焰,与唐僧等人一起顺利通过了火焰山西行而去。至今人们还能在火焰山胜金口上看到一个天然石柱,据说那就是当年唐僧过山歇脚时的“拴马桩”,在石柱不远处有一块巨石,传说中是唐僧上马时的踏脚石。唐僧一行在此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大难关,策马扬鞭,西行的信心更加坚定,火焰山的考验都经过了,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其实,真正造就火焰山的,是吐鲁番特殊的地质和气候。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褶皱带,本身就荒芜光秃,山色又是红里透青,在吐鲁番夏季长达半年的高温和70度以上的地温炙烤中,使人的视觉、感官、触觉都会陷入与“火焰”有关的无限联想之中。还有一个“促燃剂”是极具吐鲁番特色的“焚风”,在特殊的地热下,空气流动遇山受阻时出现爬坡或绕流,到达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因此,空气沿着火焰山的山坡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使人产生“命地为炉山作炭,热风烧空宵复旦”的慨叹。
如果想去火焰山寻找置身“火焰”的感觉,最好在夏季七八月间。穿过艳阳高照的茫茫戈壁,离火焰山越近,就会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火焰旁,当看到那绵延横亘的红色山体时,通常都会有“焚风”使你感觉到空气犹如燃烧着一般。等到你久久注视着那凝滞了亿万年的数不清的火焰褶皱带时,便会觉得自己的目光如引火索一般,带给自己一次终生难忘的燃烧。这时候黑色的路面烧起来了,绿色的田地烧起来了,寸草不生的戈壁上石头烧起来了,人们的气息也烧起来了,一切如在火中,在气焰灼灼中云蒸雾绕,火便隐形在风中。
火焰山一带是外国探险家们的考察圣地,也成为文物大盗们掠夺和破坏的重点地域
火焰山是吐鲁番古代文明和绿洲农业的摇篮。正如天山将新疆分为两部分,吐鲁番境内的火焰山也将盆地分为南北两段。横卧盆地中央的火焰山,使地下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个绿洲,形成了最适宜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吐鲁番因此而成为历代王朝开发新疆的重要屯垦基地和棉花、葡萄、哈密瓜种植的乐土,成为西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绿洲
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所说的“炎火之山”,正是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吐鲁番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贯的形如葡萄叶的山间盆地,其中心是极富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四周向外延伸处是戈壁砾石。从吐鲁番市区较高处或开阔地带向北望去,总能看到黛色的天山铺陈天际,同时,视线中还会有一道赭红色的山体异常抢眼,那便是名扬天下的火焰山。
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形如一条赤色巨龙的火焰山就横卧在吐鲁番盆地中间。它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坡前出带中一个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露出的地层以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沙砾岩层和红泥岩为主。火焰山山体平均高度约为500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高度812米。火焰山的整个山体不仅寸草不生,飞鸟不来,还因其由红色砂岩构成而在盛夏的阳光中显得火云缭绕,气焰烧空。明代陈诚西行路过火焰山时,曾有诗云:“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吐鲁番是全国著名的海拔最低、气候最干、气温最高、瓜果最甜之地,火焰山南盆地中的艾丁湖则低于海平面154.31米,夏天盆地内吸收的太阳能久聚不散,加上干燥少雨,气温居高不下,火焰山附近地表白天一般都在70℃,最高竟达到82.3℃的极端温度,吐鲁番因此而成为全国最热的“火盆”,并成就了“火洲”的美名,
火焰山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在吐鲁番民间,有一个关于火焰山的传说,给这座奇山更添了几分壮烈。当年天山深处有一条无恶不作的巨龙,使当地百姓备受伤害。一名叫哈拉和卓的维吾尔青年,受命为民除害。激战之中,恶龙负伤西逃,青年带伤直追,恶魔与英雄的血混合在一起,染红了整座山脉。恶龙身上的七条伤痕化做了七条山沟,七条山沟流出了七条清泉,这就是今天的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桃儿沟、连木沁沟、干沟和树柏沟。
在炎夏时节,走近火焰山,仰望其山势延绵,满目沟壑纵横,怪石嶙峋,令人慨叹造物的奇异。而在正午阳光的映射下,赤色山脉闪耀着灼灼红光,眼前恍若连天的火焰在燃烧,甚至在热浪蒸腾之中,真有被火焰灼烫的感觉。火焰山给人们留下的是终身难忘的奇特印象。
岑参的诗篇成了最早推介 吐鲁番火焰山的广告语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于唐天宝年间的公元749年、公元754年两度出塞任职,并在北庭(吉木萨尔)和西州(吐鲁番)生活了六七年,“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经常来往于天山南北,经行于吐鲁番盆地之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吐鲁番风物诗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岑参的诗篇成了最早推介吐鲁番火焰山的广告语。
第一次出塞岑参初见火焰山,写下了热风扑面的《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流汗,孰知造化功。”
后来在一个仲秋时节,岑参又来到了火焰山,写出了《使交河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其中有一段: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九月尚流汗,那真正的盛夏之热又是怎样的呢?吐鲁番的夏季从五月就真正开始了,长住于天山北麓北庭清凉之地的岑参这一次终于抑制不住自己,在《火山云歌送别》中喷发了被火点燃的激情: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前三句中竟然用了四个“火”字,每个字都在全力渲染着火焰山云气火盛,如同蒸腾的火云。在古诗中,这种不避讳字重词同的现象并不常见,想必岑参见到火焰山气焰炎炎时,那种强烈的震撼使得他出口成章,随性而发之际反而妙笔神来。无论是九月金秋,亦或严冬天气,还是五月盛夏,岑参在火焰山的感受到今天依然生动。
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当年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凭借的也就是大胆的想象,但那一句“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几百年来却给火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西游记》中,将火焰山的形成,归罪于当年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在他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飞身而出时,吴承恩便为其后的章回埋下了伏笔。后来便道出,火焰山是由孙大圣踢倒的炼丹炉中掉落人间的火炭而形成,从此长燃不熄,火焰腾腾。为了熄灭火焰,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智斗铁扇公主,巧借芭蕉扇,终于扇灭了八百里火焰,与唐僧等人一起顺利通过了火焰山西行而去。至今人们还能在火焰山胜金口上看到一个天然石柱,据说那就是当年唐僧过山歇脚时的“拴马桩”,在石柱不远处有一块巨石,传说中是唐僧上马时的踏脚石。唐僧一行在此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大难关,策马扬鞭,西行的信心更加坚定,火焰山的考验都经过了,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其实,真正造就火焰山的,是吐鲁番特殊的地质和气候。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褶皱带,本身就荒芜光秃,山色又是红里透青,在吐鲁番夏季长达半年的高温和70度以上的地温炙烤中,使人的视觉、感官、触觉都会陷入与“火焰”有关的无限联想之中。还有一个“促燃剂”是极具吐鲁番特色的“焚风”,在特殊的地热下,空气流动遇山受阻时出现爬坡或绕流,到达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因此,空气沿着火焰山的山坡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使人产生“命地为炉山作炭,热风烧空宵复旦”的慨叹。
如果想去火焰山寻找置身“火焰”的感觉,最好在夏季七八月间。穿过艳阳高照的茫茫戈壁,离火焰山越近,就会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火焰旁,当看到那绵延横亘的红色山体时,通常都会有“焚风”使你感觉到空气犹如燃烧着一般。等到你久久注视着那凝滞了亿万年的数不清的火焰褶皱带时,便会觉得自己的目光如引火索一般,带给自己一次终生难忘的燃烧。这时候黑色的路面烧起来了,绿色的田地烧起来了,寸草不生的戈壁上石头烧起来了,人们的气息也烧起来了,一切如在火中,在气焰灼灼中云蒸雾绕,火便隐形在风中。
火焰山一带是外国探险家们的考察圣地,也成为文物大盗们掠夺和破坏的重点地域
火焰山是吐鲁番古代文明和绿洲农业的摇篮。正如天山将新疆分为两部分,吐鲁番境内的火焰山也将盆地分为南北两段。横卧盆地中央的火焰山,使地下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个绿洲,形成了最适宜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吐鲁番因此而成为历代王朝开发新疆的重要屯垦基地和棉花、葡萄、哈密瓜种植的乐土,成为西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