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要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从美学的角度深挖教材,使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变成栩栩如生的数学故事,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关键词】数学美 数学兴趣 学习效果
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数学学习则更因其对象的高度抽象而显得艰辛。在深奥枯燥的数学符号面前,要使学习者能长久地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内驱力,而这个动力的来源是数学知识所拥有的特殊美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美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 “创设情境美”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我在讲授“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数妈妈要到山那边去看外婆,七个数孩子0、6、12、15、24、38、55,都争着要跟妈妈去,数妈妈出了一道题说:谁做得又快又对,就带谁去。数妈妈的题目是0、6、12、15、24、38、55七个兄弟姐妹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七个数姊妹都认真地算了起来,当其他六个数姊妹只算好第一个数时,大哥哥55却交了卷。妈妈满意地批了100分,然后宣布带数55去。这时同学们群情激昂,胆大一些地问我:数55怎么一下子就算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规律?趁此机会,我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学完这课后,你们也会正确快速地判断。由于有人物、有情节、有讲述,以情景之美诱发了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了跃跃欲试的主动探索意识,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展示科学美 唤起学习兴趣
学生对你所任教的学科有了兴趣,才会不遗余力地积极思考,探究问题。而美具有形象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尤其是科学美,可以引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给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神舟五号”卫星发射的场面:只见科学家们在电脑里打出一串串复杂的数学公式,以及由各个数字组成的数。我及时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一场面,你们的心情是否也和科学家们一样高兴呢?你们发现没有,要发射卫星,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而计算就要用到数学,说明学好数学对我们很重要。我相信,你们也想学好数学,将来成为科学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吗?”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时地点头,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个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下定了学好数学的决心。
三、培养创造美 增强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存在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把创造引入数学课。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求图(一)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开始苦思冥想,计算起来较为麻烦。于是我启发学生:“能不能通过旋转变为我们所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呢?”在我的启示下,学生开始旋转、转化,结果学生以O为中心作180度的旋转,则得到一个半圆中间挖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见图二)。半圆的半径为10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也是10厘米,所以阴影部分面积=半圆面积-三角形面积。学生由于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自己发现知识,使解法最巧妙,同时在解答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因创造而倍感兴奋,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曙红.初中数学教与学[J].扬州大学初中数学教育学杂志编辑部,2004,(6).
[2]李春莹.小学数学教育[J].小学数学教育杂志编辑部,2002,(5).
作者简介:曾斌,江西丰城上塘四小,小学高级教师,邮编:331100
【关键词】数学美 数学兴趣 学习效果
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数学学习则更因其对象的高度抽象而显得艰辛。在深奥枯燥的数学符号面前,要使学习者能长久地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内驱力,而这个动力的来源是数学知识所拥有的特殊美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美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 “创设情境美”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我在讲授“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数妈妈要到山那边去看外婆,七个数孩子0、6、12、15、24、38、55,都争着要跟妈妈去,数妈妈出了一道题说:谁做得又快又对,就带谁去。数妈妈的题目是0、6、12、15、24、38、55七个兄弟姐妹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七个数姊妹都认真地算了起来,当其他六个数姊妹只算好第一个数时,大哥哥55却交了卷。妈妈满意地批了100分,然后宣布带数55去。这时同学们群情激昂,胆大一些地问我:数55怎么一下子就算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规律?趁此机会,我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学完这课后,你们也会正确快速地判断。由于有人物、有情节、有讲述,以情景之美诱发了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了跃跃欲试的主动探索意识,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展示科学美 唤起学习兴趣
学生对你所任教的学科有了兴趣,才会不遗余力地积极思考,探究问题。而美具有形象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尤其是科学美,可以引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给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神舟五号”卫星发射的场面:只见科学家们在电脑里打出一串串复杂的数学公式,以及由各个数字组成的数。我及时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一场面,你们的心情是否也和科学家们一样高兴呢?你们发现没有,要发射卫星,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而计算就要用到数学,说明学好数学对我们很重要。我相信,你们也想学好数学,将来成为科学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吗?”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时地点头,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个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下定了学好数学的决心。
三、培养创造美 增强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存在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把创造引入数学课。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求图(一)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开始苦思冥想,计算起来较为麻烦。于是我启发学生:“能不能通过旋转变为我们所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呢?”在我的启示下,学生开始旋转、转化,结果学生以O为中心作180度的旋转,则得到一个半圆中间挖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见图二)。半圆的半径为10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也是10厘米,所以阴影部分面积=半圆面积-三角形面积。学生由于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自己发现知识,使解法最巧妙,同时在解答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因创造而倍感兴奋,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曙红.初中数学教与学[J].扬州大学初中数学教育学杂志编辑部,2004,(6).
[2]李春莹.小学数学教育[J].小学数学教育杂志编辑部,2002,(5).
作者简介:曾斌,江西丰城上塘四小,小学高级教师,邮编:3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