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新的特征和趋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转移,不同产业间的转移甚至不同地区件的转移等方面,并且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5.0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城市、农村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入城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3%,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特征,需要从农民和农业两个角度,再结合发达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真分析,把握城乡转移和区域转移的特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掌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在1949-1957年,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劳动力就已经有所转移;在1958-1965年,由于“大跃进”运动的误导,工业发展规模空前,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急剧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产业中;在1966-1978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把控,1 600万城市青年被动员上山下乡,所以在国家的强制调控下劳动力又被再一次进行回流性转移,但这种转移只是弥补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暂时性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城乡自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现在农村的人口是以小孩、妇女以及老年人为主,青壮年基本都忘发达地区去挣钱;第二,区域之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各个地方的城市人口这些年来都在不同地程度上升,农村人口不断地往城市迁移,也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转移。
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呈现城乡转移、区域转移产业之间的转移等几种类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其转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
在我国,劳动力或人口在城鄉之间的流动是单向的,即农村往城市转移,也就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转移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一些问题,转移的劳动力也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孩子的上学问题、住房的问题、就业的问题等。农村人口不断往城市涌,实际上就是想赚更多的钱,国家目前只是在城市的发展上给出许多政策,并没有给农村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促使农村劳动力不专一也能很好地得到利用。
2.2 区域之间的转移明显
在中国,沿海城市的经济比内陆城市的经济要好很多,因此出现了西部人们往东部地区迁徙。近年来,东部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虽然给城市发展提供不少的人力资助,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发达地区需为转移劳动力人口解决住房和孩子的上学问题,让人们在城市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土地、劳动投入、资源以及环境的消耗,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变,由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也改变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变动。
3.1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劳动成本和土地租金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经济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更为廉价,也促使我国经济的不得不进行调整。农业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培训从而提高素质,同时提高劳动力的价值。
3.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趋势
综合来看,目前的转移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转移:一是传统型转移,即由农村的农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这种农村往城市的转移或跨地区的转移通常伴有兼职化,他们还没有放弃家里的田地,在农忙时会返回家里从事农活,这种转移方式依旧是主要的转移趋势;二是创业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学识,根据就业经验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来创业,这种转移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4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在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中,学者曾有过一次大讨论,核心是我国农业应该走兼业道路还是进行专业化道路,当时并没有得出一个公认的结果[2]。我国劳动力转移现已出现了两种道路,但并没有那么明确清晰。
就目前状况来看,农业劳动里的转移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劳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并没有为转移的劳动力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让规模化和专业化成为可能,也有可能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这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精神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贺振华.农业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2-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产业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5.0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城市、农村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入城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3%,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特征,需要从农民和农业两个角度,再结合发达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真分析,把握城乡转移和区域转移的特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掌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在1949-1957年,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劳动力就已经有所转移;在1958-1965年,由于“大跃进”运动的误导,工业发展规模空前,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急剧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产业中;在1966-1978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把控,1 600万城市青年被动员上山下乡,所以在国家的强制调控下劳动力又被再一次进行回流性转移,但这种转移只是弥补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暂时性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城乡自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现在农村的人口是以小孩、妇女以及老年人为主,青壮年基本都忘发达地区去挣钱;第二,区域之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各个地方的城市人口这些年来都在不同地程度上升,农村人口不断地往城市迁移,也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转移。
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呈现城乡转移、区域转移产业之间的转移等几种类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其转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
在我国,劳动力或人口在城鄉之间的流动是单向的,即农村往城市转移,也就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转移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一些问题,转移的劳动力也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孩子的上学问题、住房的问题、就业的问题等。农村人口不断往城市涌,实际上就是想赚更多的钱,国家目前只是在城市的发展上给出许多政策,并没有给农村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促使农村劳动力不专一也能很好地得到利用。
2.2 区域之间的转移明显
在中国,沿海城市的经济比内陆城市的经济要好很多,因此出现了西部人们往东部地区迁徙。近年来,东部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虽然给城市发展提供不少的人力资助,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发达地区需为转移劳动力人口解决住房和孩子的上学问题,让人们在城市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土地、劳动投入、资源以及环境的消耗,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变,由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也改变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变动。
3.1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劳动成本和土地租金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经济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更为廉价,也促使我国经济的不得不进行调整。农业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培训从而提高素质,同时提高劳动力的价值。
3.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趋势
综合来看,目前的转移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转移:一是传统型转移,即由农村的农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这种农村往城市的转移或跨地区的转移通常伴有兼职化,他们还没有放弃家里的田地,在农忙时会返回家里从事农活,这种转移方式依旧是主要的转移趋势;二是创业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学识,根据就业经验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来创业,这种转移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4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在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中,学者曾有过一次大讨论,核心是我国农业应该走兼业道路还是进行专业化道路,当时并没有得出一个公认的结果[2]。我国劳动力转移现已出现了两种道路,但并没有那么明确清晰。
就目前状况来看,农业劳动里的转移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劳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并没有为转移的劳动力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让规模化和专业化成为可能,也有可能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这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精神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贺振华.农业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2-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