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发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s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文化影响着周围国家的文化,中国与日本均是使用汉字的国家,纵观日语的发展历程,汉字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文字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两国之间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可看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发展。
  关键词:日本文字;中国汉字;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 名;文化接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的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丰富多采,灿烂辉煌。极大影响了周围的国家的文化,尤其对日本的文化影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日本文化中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影子,其中日本的文字从无到有,可以说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文字接受时间
  中日两国的文化语言学界一致认为,日本假名是受到了中国汉唐文化的强大影响和推动,才逐渐演变而来的。公元5世纪,随着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一些百济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经古籍推断,中国的汉字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进入日本, 随后经过秦代而迄至东汉时期,由于中国当时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已进入繁荣时期,因此,中国的货币及典籍在日本各地及日本皇室广为流传,使得中国的汉字真正传入了日本。
  二、文字的形成过程
  日本最初本无文字,中国的经书传入日本的汉字,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语独有的助词,日本使用者模仿中国僧侣通过经书的发音来读,让日语使用者可以依从日语的语法去阅读汉字写成的文章。一套称为“汉文”的书写系统开始得以发展。
  1.万叶假名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输入, 中国的诗歌也开始在日本朝廷流行。八世纪中叶,日本出现了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与和歌集《万叶集》。两本古籍均为汉字。但是不同而尤其重要的是, 其中所用汉字却大都丧失其原来的意义,它们只是被作为一种符号来表示日语语音。例如春、秋在日语当时口语中训读为ha ru(はる)、aki(ぁき),而该书中则被按训读音标写为“波流”“阿伎”。因《万叶集》中大量使用,后来将这种以汉字标读日语发音的方法体系称为“万叶假名”。
  2.平假名与片假名
  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假名与片假名都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在万叶假名即表音汉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表一、表二分别为日文的五十音图平假名及片假名。五十音图是一种表音文字,经表一可看出,除一两个平假名之外,均由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例如平假名的『あ』乃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的。平假名形成于公元9世纪,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随着紫式部所作《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性也开始接受和使用。而片假名则是佛教僧侣们读经典时用来做标音的,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如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一部分。片假名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
  3.和制汉字
  日本汉字中除了假名之外,汉字大多被日文所沿用。同时借用汉字及其偏旁,再仿照汉字的造字方法加以组合,多数直接借自中文汉字,同时亦有百余个汉字是由日本人根据中国汉字的六书自创的“会意”或“形声”汉字,造成新字。这些日本自家创造的汉字,不同于中国大陆通行的简化字,而是只限于日本语使用的汉字。这是一种汉字仿造字,日本历史上称为“楼字”,又称“国字”,1993年出版的《国字字典》共收此类字1453个。其中使用至今的有一百多个。汉字仿造字在日文中的创制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意义。它说明,历史上日本曾经有过创造汉字仿造字的尝试和努力,但因語言类型的差异,最后才选择了另外一种发展道路。
  除汉字仿造字外,日文还有增加汉字笔画或对汉字进行简化的造字法。有的简体字和我国的现行简化字相同,但大多数是日文自行简化的。这种字字数不多,是另一种类型的汉字变体字。
  这种类型的汉字变体字,多数字的结构变化不大。另有一些简化字在中日两国都完全相同,如国、回、尽、旧、体、虫、号、壮、声、乱等,很可能是直接从汉字借来的。这种情况,在老壮文、方块白文、字喃等南方型汉字系文字中也很常见。
  三、总结
  由以上可看出在日本的文字中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影子,很多日本文化也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日本人学习带回日本,经过日本的接受和发展,变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渊源。并且今天的日本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还脱离了中国文化的藩篱,在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进行接受、改造和发展,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注释:
  ①《日本语本科大事典》”日本语の表记の历史 ”部分。 大修馆书店,1988 年。
  参考文献:
  [1]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 中华书局,1986: 2554.
  [2]蔡凤林.试述汉字对奈良时代以前的日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
  [3]陆晓光.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4]薛一河.日语中汉字词汇的发展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本文为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研究--以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为例”(15G192)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设计“自助餐”式作业、设计开放性作业、设计绘画式作业四个方面,论述笔者在实践中是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  关键词:互联网;作业;有效;设计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着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以“道德引领,评价推动,军纪要求,习惯养成”要求为指导,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学习习惯养成为目标,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实现思想品德教育在高中日常管理的合理有效性,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人、教育人”的德育目的。  关键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过程;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三位一体;评价机制  自十八大“立德树人”目标的提出,如何在高中阶段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具体探讨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学科占据重要地位。数学学习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数学学习枯燥  与其他学
期刊
摘要:社会在快速的向前发展,服装也随之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服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审美情感,体现出一个特定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服装设计具有个性化和定制化,根据人们不同的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可以对服装的设计进行不断地丰富。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师必须深刻了解服装的整体形式,注重对于服装的美学设计,深刻了解服装的设计形式美。服装的形式美和内涵美两者相互融合,可以充分的构造成平衡的服装设计感,由此真正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革。以往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形成理论知识体系。而当前的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以往的理论教授方式自然不再适用,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小学美术作 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手能力是学生实踐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提高其动手能力成为小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及时引入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在交流、探究、思考中,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不受教师固化教学思维的束缚,任何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由选择,既能减轻教师的
期刊
课程改革的实施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和加工创造,让现有教材换发新的活力,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那么,如何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呢?  一、调用经验,让教材“近”起来  教材中有的内容“题材老化”,如归一应用题的例题:一台
期刊
摘要:樱花是日本民族和文化的一种象征。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在日本,樱花作为一种风景,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精神,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樱花;日本文化;文化符号  一、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樱花是春天的象征,是春的季语,因此,樱花对日本人自然观的折射体现在与自然和樱花, 以及樱花季节有关的许多词语上,如樱时雨、樱吹雪、樱前线、樱狩、樱田、樱茶屋、樱月、樱结、樱饭、樱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加,许多人追逐时尚、追求时髦,时尚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尚文化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文化之一。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发布现如今具有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在发布时装信息的同时,同样给观看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为人类创造了多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北京时装周;时尚文化;时尚;传播  引言  中国国际时装周于1
期刊
《网络无语》  整个城市被网络 切割成无数个碎片  抖音,微信,二维码 堵塞街道,堵塞亲情  堵塞生活,堵塞视线 然后,一种神秘的力量  又把城市的一切碎片 网络得全身麻痹  城市的神经末梢 粗鄙和高尚交替演绎着  真实的虚构情感 大多数时间里,我们  在虚拟的空间里美好 在真实的世界里挣扎  真实和虚拟又相互妥协 于是抽象得无语  于是静默得张扬 不在网络中苏醒  就在网络中消亡  《戈壁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