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读了著名作家肖复兴写的《我教儿子写作文》一书,颇受启发。原以为作家指导作文,一定是满纸大道理,谁知竟是这样的朴实、扎实。虽然是肖复兴在二十多年前指导孩子写作文的方法,但在今天看来仍然熠熠生辉。
一、指导态度重鼓励
肖复兴在儿子肖铁刚学写作文时,让儿子对着录音机介绍印象最深的动物,至于怎么说,可没有要求。由于降低了难度,肖铁把它当成了游戏,对着录音机信口开河。在肖铁上学之后,“说”作文变成了“写”作文,但肖复兴还是没有什么要求,并在儿子写完后告诉他,这就是作文,让肖铁感觉作文不过仅此而已,没什么难的。同时不忘记表扬他,哪一句写得好。正是有了父亲的鼓励,肖铁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就丝毫没有畏难情绪。
反观如今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唯恐学生轻视了作文,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学生一听就觉得,那么重要的作文一定很难,心里首先害怕起来,谈何对作文产生兴趣!好不容易克服了重重困难写出了作文,教师这里改一下,那里删一下,一眼望去,满篇都是红色,仿佛无数的蚂蚁正在吞噬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拿到这样的作文,感觉自己的劳动全白费了,没得到教师的半点肯定,于是再也提不起兴趣写第二篇作文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对作文只有畏惧的情绪,说不定还要加上憎恶,与新课标提出的“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这些课程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二、内容选材重童心
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附了一篇肖铁的作文,取材广泛,有描写动物的,有描写风景的,还有写人的……细细读来,我发现他的文章不但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更突出的是所写内容极富童心。比如写《游无锡三个洞》,按照成人的写法,写“清风洞”当然要写风。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他会觉得风并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他感兴趣的是一块像小熊爬竹笋似的石头。肖复兴认为,那就应该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让他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由我们教师来指导学生写作文,也许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写动物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许教师会以权威强迫学生放弃写石头,告诉他“这是没有抓住特点来写”;也许教师还会好心地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参考”……也许教师们那“先见之明”的指导、那丰富的“教学经验”,恰恰扼杀了学生纯真的童心,毁灭了学生富有童趣的语言。于是,学生的作文本上,一派空洞虚伪的大话,一副大同小异的框架,仿佛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教作文,不正是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吗?如果为了所谓的“模式”“特点”而缺失了心灵的参与,作文再精彩,也只是一个制作精致而没有血肉和情感的木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珍视童心,把童真童趣放在首位,只有呵护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才能敢写、想写,真正做到乐于表达。
三、指导方法重修改
肖复兴在初三时写的一篇习作就得到过叶圣陶先生的细致修改,后来在插队时写的十篇散文又得到了叶至善先生的修改。这些经历使他的写作之路迈得更坚实,也奠定了他的写作教学理念——学作文就是学改作文,并将这种理念传授给了儿子。在肖铁上高中之前,可以说几乎每篇作文都经过了不止一次的修改。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修改,肖铁才逐渐掌握了写作的方法,领悟了写作的真谛。
我们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修改作文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不少教师觉得没有那么多时间指导学生修改,就替学生一改了事。这样誊抄到作文本上的作文虽然看上去不错,但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也不知道这样写好在哪里,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丝毫帮助。其实,修改作文的技能如同写作文一样,是需要教的,从检查有无错别字,到斟酌词语使用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再到思考选材是否合适、表达是否清楚、描写是否具体,都需要教师细致指导。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学生才会明白怎样的作文是好的,作文水平也才会逐渐提高。
四、写作训练重方法
怎样训练孩子写作文?肖复兴认为,单靠练习写作文还不够,一定要坚持记日记。只有天天练,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提高写作水平。肖铁从五岁起就开始记日记,一直坚持到长大。虽然刚开始时写的日记很简单也很幼稚,但却帮助他在作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通过记日记,增加了他的写作兴趣,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这比单纯地教他一些漂亮的词要有用。
可惜,我们的教师更愿意让学生每天做题,也不愿意布置学生每天写日记。试想,一学期仅靠写八篇大作、十几篇小作,怎么能练好作文呢?特级教师管建刚就很注重让学生写日记,在他的班上,学生不光上学的日子写,连放寒暑假都写。由于笔头练得熟了,再加上教师给予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进步飞快。并且通过记日记,学生养成了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素材,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除了记日记,肖复兴还有许多关于写作训练的具体方法,比如写人物要抓细节、表达情感用对比等等,这些方法都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细细研究,好好学习。不过,要在习作教学上有所长进,关键还要提高自身素养,转变习作指导的思想,掌握科学的习作指导方法,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写作。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21)
一、指导态度重鼓励
肖复兴在儿子肖铁刚学写作文时,让儿子对着录音机介绍印象最深的动物,至于怎么说,可没有要求。由于降低了难度,肖铁把它当成了游戏,对着录音机信口开河。在肖铁上学之后,“说”作文变成了“写”作文,但肖复兴还是没有什么要求,并在儿子写完后告诉他,这就是作文,让肖铁感觉作文不过仅此而已,没什么难的。同时不忘记表扬他,哪一句写得好。正是有了父亲的鼓励,肖铁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就丝毫没有畏难情绪。
反观如今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唯恐学生轻视了作文,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学生一听就觉得,那么重要的作文一定很难,心里首先害怕起来,谈何对作文产生兴趣!好不容易克服了重重困难写出了作文,教师这里改一下,那里删一下,一眼望去,满篇都是红色,仿佛无数的蚂蚁正在吞噬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拿到这样的作文,感觉自己的劳动全白费了,没得到教师的半点肯定,于是再也提不起兴趣写第二篇作文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对作文只有畏惧的情绪,说不定还要加上憎恶,与新课标提出的“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这些课程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二、内容选材重童心
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附了一篇肖铁的作文,取材广泛,有描写动物的,有描写风景的,还有写人的……细细读来,我发现他的文章不但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更突出的是所写内容极富童心。比如写《游无锡三个洞》,按照成人的写法,写“清风洞”当然要写风。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他会觉得风并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他感兴趣的是一块像小熊爬竹笋似的石头。肖复兴认为,那就应该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让他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由我们教师来指导学生写作文,也许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写动物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许教师会以权威强迫学生放弃写石头,告诉他“这是没有抓住特点来写”;也许教师还会好心地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参考”……也许教师们那“先见之明”的指导、那丰富的“教学经验”,恰恰扼杀了学生纯真的童心,毁灭了学生富有童趣的语言。于是,学生的作文本上,一派空洞虚伪的大话,一副大同小异的框架,仿佛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教作文,不正是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吗?如果为了所谓的“模式”“特点”而缺失了心灵的参与,作文再精彩,也只是一个制作精致而没有血肉和情感的木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珍视童心,把童真童趣放在首位,只有呵护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才能敢写、想写,真正做到乐于表达。
三、指导方法重修改
肖复兴在初三时写的一篇习作就得到过叶圣陶先生的细致修改,后来在插队时写的十篇散文又得到了叶至善先生的修改。这些经历使他的写作之路迈得更坚实,也奠定了他的写作教学理念——学作文就是学改作文,并将这种理念传授给了儿子。在肖铁上高中之前,可以说几乎每篇作文都经过了不止一次的修改。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修改,肖铁才逐渐掌握了写作的方法,领悟了写作的真谛。
我们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修改作文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不少教师觉得没有那么多时间指导学生修改,就替学生一改了事。这样誊抄到作文本上的作文虽然看上去不错,但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也不知道这样写好在哪里,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丝毫帮助。其实,修改作文的技能如同写作文一样,是需要教的,从检查有无错别字,到斟酌词语使用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再到思考选材是否合适、表达是否清楚、描写是否具体,都需要教师细致指导。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学生才会明白怎样的作文是好的,作文水平也才会逐渐提高。
四、写作训练重方法
怎样训练孩子写作文?肖复兴认为,单靠练习写作文还不够,一定要坚持记日记。只有天天练,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提高写作水平。肖铁从五岁起就开始记日记,一直坚持到长大。虽然刚开始时写的日记很简单也很幼稚,但却帮助他在作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通过记日记,增加了他的写作兴趣,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这比单纯地教他一些漂亮的词要有用。
可惜,我们的教师更愿意让学生每天做题,也不愿意布置学生每天写日记。试想,一学期仅靠写八篇大作、十几篇小作,怎么能练好作文呢?特级教师管建刚就很注重让学生写日记,在他的班上,学生不光上学的日子写,连放寒暑假都写。由于笔头练得熟了,再加上教师给予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进步飞快。并且通过记日记,学生养成了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素材,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除了记日记,肖复兴还有许多关于写作训练的具体方法,比如写人物要抓细节、表达情感用对比等等,这些方法都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细细研究,好好学习。不过,要在习作教学上有所长进,关键还要提高自身素养,转变习作指导的思想,掌握科学的习作指导方法,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写作。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