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依托校院(企)合作平台,创新了“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出农村基层高素质的技能型卫生人才。
关键词: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在两年的示范校项目建设期内,我校大力推进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创新“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了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一、实施背景
1.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增设了农村医学专业,旨在为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执业助理医师(乡村)的卫生人才。我校肩负着培养农村医生的使命,要想把毕业生培养成为“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就必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构建具备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六位一体”的基层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课程体系,创新“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农村医学专业发展的诉求
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上岗后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现象,原因可以归结为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节等。因此,创新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主要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我校组织人员深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开展调研工作,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院(企)双赢。
2.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建立了基于基层卫生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研讨,我校还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撰写出理实一体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3.促进评价模式改革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校改革以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在教师评价方面,我校建立了学校、行业、医院(企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完善了教师教学评价制度。
三、建设过程
1.深化校院(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创新和农村医学专业“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是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延伸。具体来说,“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内涵是:
岗位准备期:学生入学后的前四个学期,由校内专任和兼职教师授课和指导。在此期间内,学生完成人文素质模块、医学基础模块、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模块。
岗位熟悉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前9周,我校邀请医院临床一线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授课和指导,学生在学校和南昌市级医院完成医学专业模块,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临床见习等。
岗位成熟期:第六学期后9周至第七学期20周,我校安排学生到县级医院及卫生防疫机构进行顶岗实习,由医院和卫生防疫机构的临床一线既具有丰富临床,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医生进行指导。
顶岗实习期:第八学期前12周,我校学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顶岗实习,由经学校培训合格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指导,让学生全面对接就业岗位,掌握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具备的“六位一体”基本理论和技能。
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期:第八学期后6周,学生返校,接受执业助理医师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试辅导培训,为获取资格证书做准备。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98家基层乡镇卫生院、6所卫生类学校,分别向基层医生、毕业生、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78份,邀请专家召开典型工作分析会,全面了解本专业对应农村卫生的发展趋势、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如图2所示)。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我校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医疗单位,调研人才需求状况、人才结构现状、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我校邀请行业、医院专家和专业教师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现场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并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基层卫生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两年来,农村医学专业组织了12位行业、医院专家担任农村医学专业校本教材主编、副主编或编者,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撰写了11部校本教材,其中开发了6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材,即《正常人体结构》《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与妇女保健》《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与儿童保健》和《遗传病与优生》。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我校实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模式,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理实一体、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四个教学实践环节。使得学生通过边学习、边参加职业活动验证自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实现了职业素养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5.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我校以助理医师岗位需求为标准,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通与衔接,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条件。
我校创新农村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教师讲业绩”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论能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评贡献”的学校评价体系。
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我校积极创设条件,按照医院的病房模式与要求“包装”模拟病房。如在教室、楼梯口等显眼位置悬挂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的寄语;在学校实训大楼的楼梯道、墙壁上张贴着医院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以及优秀标语、警言警句,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医院文化熏陶的作用。同时,我校还邀请成功的医学专家给学生讲课,提高学生的医学见识。
四、条件保障
1.制度保障
我校制订了农村医学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制度,以保证农村医学专业建设方案的顺利落实。同时,我校还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及阶段检查与分期验收自评制度,加强并完善了终期检查,确保了整个农村医学专业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
2.人员保证
为保障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教师大都是多年从事一线中等职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还培养了陈桃荣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胡玲主任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培养了张春燕等5名教师为骨干教师,罗国文等4名医院骨干担任兼职教研室主任,组建成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3.经费保障
两年来,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农村医学专业投入共计40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5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5万元,学校自筹45万元。我校按建设项目进行总体规划,专款专用,分年实施,由资金监督员负责定期向学校项目办汇报,并主动接受学校项目办监控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检查,以保障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完成。
五、建设成效
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务实”
我校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农村医学专业“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适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全面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全科医疗的观念,为病人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六位一体”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改革教学手段,采用由更加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讲授加演示的教学手段。
2.校本课程开发“一体”,教学评价体系“多元”
我校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创新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课程对接岗位为切入点,梳理出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并根据基层医院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开发校本教材。如我校邀请医疗单位12名骨干医生加入农村医学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小组,与教师一起撰写并出版了11部校本教材,保证了教材的适用性、先进性。
我校建立了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创新出“教师讲业绩、学生论能力、学校评贡献”的评价体系,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3.教学理念“转变”,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我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在两年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农村医学专业教师完成了2项国家级、7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获奖及交流论文34篇,撰写出版教材15部、校本教材11部,建成6门精品课程、6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校积极开展各种卫技人员培训达24229.5人次/两年,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其中,培养的94名来自西藏农村的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于2013年7月毕业,他(她)们返回西藏就业,对于提升西藏基层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就业率达98%,对口就业率达80%,使得农村医学专业在全省的影响力逐年提升,荣获了“江西省精品专业”和“南昌市重点示范专业”称号。
六、体会与思考
1.校院(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源动力
我校把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组建职教集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毕业生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2.专家引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智慧力
我校聘请博学多知的专家,组织内容丰富的培训,及时解决示范校专业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强化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加强学习。
3.全员参与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造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行业、医院、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办学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聚智凝力。
参考文献:
[1]冯国双,郭继志,周春莲.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7).
[2]任志安.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契合问题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
(作者单位:南昌市卫生学校)
关键词: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在两年的示范校项目建设期内,我校大力推进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创新“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了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一、实施背景
1.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增设了农村医学专业,旨在为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执业助理医师(乡村)的卫生人才。我校肩负着培养农村医生的使命,要想把毕业生培养成为“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就必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构建具备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六位一体”的基层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课程体系,创新“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农村医学专业发展的诉求
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上岗后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现象,原因可以归结为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节等。因此,创新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主要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我校组织人员深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开展调研工作,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院(企)双赢。
2.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建立了基于基层卫生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研讨,我校还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撰写出理实一体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3.促进评价模式改革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校改革以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在教师评价方面,我校建立了学校、行业、医院(企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完善了教师教学评价制度。
三、建设过程
1.深化校院(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创新和农村医学专业“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是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延伸。具体来说,“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的内涵是:
岗位准备期:学生入学后的前四个学期,由校内专任和兼职教师授课和指导。在此期间内,学生完成人文素质模块、医学基础模块、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模块。
岗位熟悉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前9周,我校邀请医院临床一线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授课和指导,学生在学校和南昌市级医院完成医学专业模块,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临床见习等。
岗位成熟期:第六学期后9周至第七学期20周,我校安排学生到县级医院及卫生防疫机构进行顶岗实习,由医院和卫生防疫机构的临床一线既具有丰富临床,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医生进行指导。
顶岗实习期:第八学期前12周,我校学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顶岗实习,由经学校培训合格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指导,让学生全面对接就业岗位,掌握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具备的“六位一体”基本理论和技能。
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期:第八学期后6周,学生返校,接受执业助理医师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试辅导培训,为获取资格证书做准备。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98家基层乡镇卫生院、6所卫生类学校,分别向基层医生、毕业生、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78份,邀请专家召开典型工作分析会,全面了解本专业对应农村卫生的发展趋势、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如图2所示)。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我校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医疗单位,调研人才需求状况、人才结构现状、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我校邀请行业、医院专家和专业教师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现场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并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基层卫生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两年来,农村医学专业组织了12位行业、医院专家担任农村医学专业校本教材主编、副主编或编者,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撰写了11部校本教材,其中开发了6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材,即《正常人体结构》《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与妇女保健》《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与儿童保健》和《遗传病与优生》。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我校实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模式,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理实一体、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四个教学实践环节。使得学生通过边学习、边参加职业活动验证自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实现了职业素养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5.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我校以助理医师岗位需求为标准,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通与衔接,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条件。
我校创新农村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教师讲业绩”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论能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评贡献”的学校评价体系。
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我校积极创设条件,按照医院的病房模式与要求“包装”模拟病房。如在教室、楼梯口等显眼位置悬挂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的寄语;在学校实训大楼的楼梯道、墙壁上张贴着医院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以及优秀标语、警言警句,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医院文化熏陶的作用。同时,我校还邀请成功的医学专家给学生讲课,提高学生的医学见识。
四、条件保障
1.制度保障
我校制订了农村医学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制度,以保证农村医学专业建设方案的顺利落实。同时,我校还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及阶段检查与分期验收自评制度,加强并完善了终期检查,确保了整个农村医学专业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
2.人员保证
为保障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教师大都是多年从事一线中等职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还培养了陈桃荣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胡玲主任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培养了张春燕等5名教师为骨干教师,罗国文等4名医院骨干担任兼职教研室主任,组建成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3.经费保障
两年来,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农村医学专业投入共计40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5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5万元,学校自筹45万元。我校按建设项目进行总体规划,专款专用,分年实施,由资金监督员负责定期向学校项目办汇报,并主动接受学校项目办监控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检查,以保障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完成。
五、建设成效
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务实”
我校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农村医学专业“五段递进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适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全面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全科医疗的观念,为病人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六位一体”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改革教学手段,采用由更加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讲授加演示的教学手段。
2.校本课程开发“一体”,教学评价体系“多元”
我校以农村医学职业技能操作为主线,创新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课程对接岗位为切入点,梳理出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并根据基层医院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开发校本教材。如我校邀请医疗单位12名骨干医生加入农村医学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小组,与教师一起撰写并出版了11部校本教材,保证了教材的适用性、先进性。
我校建立了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创新出“教师讲业绩、学生论能力、学校评贡献”的评价体系,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3.教学理念“转变”,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我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在两年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农村医学专业教师完成了2项国家级、7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获奖及交流论文34篇,撰写出版教材15部、校本教材11部,建成6门精品课程、6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校积极开展各种卫技人员培训达24229.5人次/两年,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其中,培养的94名来自西藏农村的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于2013年7月毕业,他(她)们返回西藏就业,对于提升西藏基层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就业率达98%,对口就业率达80%,使得农村医学专业在全省的影响力逐年提升,荣获了“江西省精品专业”和“南昌市重点示范专业”称号。
六、体会与思考
1.校院(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源动力
我校把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组建职教集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毕业生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2.专家引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智慧力
我校聘请博学多知的专家,组织内容丰富的培训,及时解决示范校专业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强化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加强学习。
3.全员参与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造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行业、医院、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办学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聚智凝力。
参考文献:
[1]冯国双,郭继志,周春莲.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7).
[2]任志安.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契合问题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
(作者单位:南昌市卫生学校)